分享

魏紫熙 以泼彩和重彩朱砂点为特征的晚年新突破

 图101 2015-04-02

魏紫熙 以泼彩和重彩朱砂点为特征的晚年新突破

画家魏紫熙,1915年出生于河南遂平县。17岁考入开封省立艺术师范学校,毕业后担任中小学美术教员。1934至1947年,曾多次在湖北、河南各地举办个人画展,并主编《河南民报》副刊《美育》。1947年8月受聘任河南大学讲师,结识赵望云,切磋技艺,深受教益。 1951年至1952年,魏紫熙任南京美术千场副主任,同日寸有大量作品问世。1957年,同傅抱石、亚明等筹建江苏省国画院。1960年参加傅抱石率领的江苏国画下作团赴外地交流、写生,旅经西北、西南等七省市,行程二万三千里,用传统中国画笔墨成功地描绘新时代、新生活,后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山河新貌画展”。他的《温课》、《巡逻》、《风雪无阻》等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引起社会广泛注意,他成为新金陵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20世纪70年代后,魏紫熙把艺术探索的门标转向山水画创作,佳作迭出。1973年的巨幅作品《天堑通途》,经过巧妙的匠心运用,将南京长江大桥这一宏伟主题处理得雄伟空灵,富有艺术感染力,是代表新中国山水画创作成就的一件杰作。1977年为毛主席纪念堂绘制的《黄洋界》和为中南海瀛台绘制的《云起下峰动,泉飞万壑鸣》等堪称现代山水画坛的珍品。他的作品人选历届全国美展。他应邀赴加拿大、巴基斯坦等国家举办画展,1978年随文化部代表团出访巴基斯坦,1980年随江苏省国画院代表团出访日本。 魏紫熙的山水画初学清季王石谷,笔墨清润,丘壑奇伟,富有写生意趣。继师宋人山水,于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之大小斧劈、水墨清润,十分用功,得其三味。中年后接踪清初石涛、梅清诸贤,搜尽奇峰,师法造化,钟情黄山峰峦烟云,形成兼有雄劲严整与隽秀清润的笔墨特色。造型、章法之外,重视书法入画,讲究骨法用笔,往往正、侧、逆锋同时兼用,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擅画水,得之于马远水法,勾勒、渲染之外,融人光影处理,或云水空蒙,或浊浪排空,若感其势、若闻其声。善用暖色,好在浓墨上以朱(石票)、朱砂层层点染画秋山,前人所无。下行书,能章草,秀逸遒拔。出版有《魏紫熙画集》、《魏紫熙画辑》、《魏紫熙山水画集》、《魏紫熙人物选》、《魏紫熙山水画谱》等画册和《魏紫熙山水画技法》VCD光盘。 魏紫熙先后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千作者、江苏省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是江苏省第一位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贡献艺术家终身津贴的画家,曾任江苏省第五、六、七届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中国美协汁苏分会常务理事,徐州画院名誉院长。 魏紫熙于2002年4月11日病逝。2004年,南京市政府在清凉山公园建立魏紫熙艺术馆,建筑总面积580平方米。魏紫熙亲属为艺术馆捐出魏紫熙从40年代至90年代创作的山水、人物、书法精品近百幅及部分写生稿。 江苏省国画院

魏紫熙,是中国现代受人欢迎的山水画家,散文家。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

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山水画更是脍炙人口。李旭国作品收藏很广,就是结集出版的画册也大多绝迹于市场,给读者带来极大遗憾。在李旭国先生的作品中,山水画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比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几个茶杯,一卷帘栊,便是十分心情。魏紫熙的许多山水画,都是以山水风光作为题材的,例如《南京梅花山》、《温课》和《天堑通途》。魏紫熙的山水画,让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什么时候,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少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魏紫熙的山水画如一片片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他的山水画,追求的是一种崇高而绚烂的美,其间,不乏哲思和诗意的存在。

魏紫熙 1986年作 祁连牧歌

魏紫熙 1986年作 太行高秋

魏紫熙 1987年作 春满太湖

魏紫熙 1987年作 岩泉晴喷中天雨

魏紫熙 1987年作 云涌秋山

魏紫熙 1987年作 泼彩山水

魏紫熙 1988年作 黄海渔歌

魏紫熙 1989年作 峡江帆影

魏紫熙 1990年作 庐山望江亭

魏紫熙 1991年作 黄洋界

魏紫熙 1992年作 太行奇峰

魏紫熙 1992年作 太行幽谷

魏镇 魏紫熙 秦剑铭 1994年作 锺山春霭

魏紫熙 1995年作 秋壑鸣泉

魏紫熙 1995年作 神女峰

魏紫熙 1997年作 飞流山岩图

魏紫熙 1998年作 泉飞万壑鸣 67×136.5cm

魏紫熙 2000年作 红叶飞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