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山详解

 南宫藏文 2015-04-02

40、登日观,俯黄河,水荡荡,山峨峨。
清   魏源
此四句诗摘自魏源《岱岳吟》上。
魏源(公元1794—1857年),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二十五年进士,官至高邮知州,和龚自珍齐名,思想也相近,虽然他“以经济名世”,不以诗人或文章家著名,但他的山水诗仍很有特色,显得形象飞动、生机勃勃。
魏源熟于政典章故,精通史学、文学、地理学、佛学,著作甚多。他所处的嘉靖、道光之时,清朝已入衰世,他以天下为己任,讲求经世之学,力图以此谋求国富民强,从而成为晚清学术的开风气者。他曾主持《皇朝经世文编》的纂辑事宜,对海运、水利诸政多所建言。又遵友人林则徐嘱托,编辑《海国图志》100卷,率先介绍西方各国的历史地理状况,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行者之一。
从诗中可以看出,魏源至少三次登泰山,他的诗主要写了泰山周围河流分布的状况,以多变的河流衬托泰山的坚毅、高大、稳固,并希望减少黄河决口的危害。

其诗曰  岱岳吟上
呜呼岱宗之脉胡来哉,或言辽东渡海来。不然中原莽荡数千里,何以#起平地雄崔嵬。
丙子之冬登日观,大雪茫茫无所瞰。辛巳之春寻石峪,摹拓摩崖游太促。
壬午之夏偕游侣,未极峰巅愁酷暑。三度登岳未悉岳真形,搔首岳读惭山灵。
齐鲁阴阳今踏遍,始识禹#非漫经。熊耳外方桐柏及陪尾,中干横行屡伏起。
始由淮北分干来,每过一峡辄分水。为峄为蜀徐沛间,初峡吕梁穿泗水。
再峡阴平起东蒙,亦犹少室少华争华嵩。 三峡为陪尾,遂起徂徕峰。
再过莱芜原岭峡,始瞻东岳插天雄。正干西尽东平麓,回顾葱岭如转毂。
怀抱邹鲁肘腋间,乾转坤旋灵淑育。不有旷平不显岌隋(山字底),不有纡回不显变化。
东南横行逆西北,直于昆仑遥揖迓。宜乎封禅朝百灵,掉尾神龙殿区夏。
七十二泉汶泗源,旺湖水匮(木字旁)渟其间。运河黄河一再截,遂疑地脉亡其元。
但见中原渡海为岛屿,几见岛屿又复登中原。登日观,俯黄河,水荡荡,山峨峨,
沧桑陵谷何其多。登岱岳,俯齐鲁,川渎中条传自古。稽首黄河决北勿决南,川渎洪荒还大禹。

此诗主要写泰山周围水脉山势,与其他的诗颇有不同。
诗人首先说的是泰山的脉络,清康熙帝写过一篇《泰山龙脉论》的长文,认为泰山为龙,其脉发于长白山。他说,长白山南麓分二支,其一支蜿蜒而南至旅顺口的铁山入海,其龙脊在渤海中时隐时现,形成海中诸岛。至登州的福山登陆后,向西南延伸八百余里结为泰山。
以下说了自己几次登泰山的情况,接着介绍了中原大地的山水分布。其中熊耳山(伊河、洛河分水岭)、外方山(嵩山古时曾称其名,此处非指嵩山,长约200余公里,伊河、颍河分水岭)皆在河南省西部,为秦岭东段的支脉;桐柏山在河南省南部,主峰为淮河源头;陪尾山在山东泗水县,是泗水的源头。这些山都是江河的发源地。
诗中所谓“中干”、“分干”之“干”,指山间的涧谷。中干即淮河源头,始于桐柏山,东流经河南、安徽到江苏省入洪泽湖,再由江都县入长江,全长约一千公里。淮河下游原有入海河道,黄河夺淮后,河道淤高,遂逐渐开始注入长江。
东蒙山也在山东泗水县,与陪尾等四山同为泗水源头,因其四源并发,故得其名。泗水西流历经泗水县、曲阜、兖州,再南折经济宁市鲁桥镇入运河。古泗水自鲁桥以下又循今运河河道至南阳湖、昭阳湖,至江苏沛县东,再南至徐州市东北循淤黄河东南流至清江市西南,注入淮河,全长数百公里,是淮河下游第一大支流,所以过去往往淮泗连称。金以后,自徐州以下一段,为黄河所夺;元后,鲁桥、徐州间一段又为南北漕运所经,成为大运河的一部分,泗水之称,从此即只限于上游鲁桥以上部分。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北迁,金、元以来为黄河所占夺的一段故道淤为平地,古泗水下游即不复存在。这一历史时期,水灾频仍,人民深受其患。诗中的“蜀”,即蜀山,在山东省西南的蜀山湖中。诗中“为峄为蜀徐沛间”即概括了泗水流域。
莱芜原岭峡是汶水的发源地。此水西流注入东平湖。徂徕山之阴、泰山之阳的涧水均流入汶河。
少室山,在嵩山。嵩山有三山,东为太室山、中为峻极山、西为少室山,嵩山是其总名。少室山主峰玉寨山(1512米),为嵩山最高峰。少华山,亦称小华山,在陕西华县东南,因其东有太华山(华山)得名。
转毂,指载运货物的大车。此处指远看一座座的山就像一辆辆满载的大车。
邹鲁,代指孔孟。邹为孟子故乡,鲁为孔子故乡。
决北勿决南,决北指在黄河北岸决口;决南指在黄很南岸决口。黄河决口历史上多发生在河南省濮阳、兰考一带,凡北决河水皆归大清河,最后在河北静海或天津附近入海,这条水道基本属大禹治水时的黄河故道。凡南决,河水多入涡河夺淮入海,造成极大灾害。魏源称黄河“决南勿决北”,就是祈求黄河能循故道流入大海。

   诗的大意是:
泰山之脉从何处来?有人说从辽东渡海来。否则中原浩荡几千里,泰山为何独崛起?
丙子年冬登岱顶,大雪茫茫无所见。辛巳之春去游经石峪,欲拓大字未能及。
壬午夏天偕友来,天气太热没登顶。三次登山不识山,面对山神生愧意。
泰山南北都游遍,才知大禹登山乘*不为虚。 熊耳、外方、桐柏以及陪尾山,涧水穿越群山中。
水由淮北开始分,每过一峡又分流。初经峄山、蜀山徐沛间,好比泗水穿过吕梁山。
流水再发东蒙山,就像少华、太华争高低。主流源于陪尾山,徂徕之峰在其北。
汶水南下莱芜原岭峡,始见泰山高高柱天地。汶河西入东平湖,回眸苍翠之山一座座。
孔孟之乡邹鲁之间何其近,扭转乾坤把美德培育。没有迂回就不显变化,没有平凡则不显峻极。
泰山位于华夏东南延伸至西北,直与昆仑相迎揖。最宜祭天封禅朝天神,神龙显灵祐九州。
七十二泉及汶、泗,多少湖塘在这里。运河、黄河再三决,莫非地脉失了元气?
只见过大陆游移成岛屿,没见岛屿重又回陆地。登上泰山顶,俯视黄河流,唯见河水荡荡,高山巍巍,
沧桑高山、河谷多密集。登岱岳,看齐鲁,河川自古存大地,我求黄河决北勿决南,就如大禹治水时。

41、岱宗尚有六朝松,凌汉峰下青未了。慎勿雷雨化龙去,折取一枝度群峭。   清  康有为
此诗是康有为的《普照寺六朝松》,诗已全录。
康有为(公元1858—1927年),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海南人。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进士。初年学习传统儒学,但国家的危亡,现实的刺激,使他对旧学产生怀疑。1879年,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和当时的改良思潮,开始揉和中西之学,改良政治。他曾七次上书光绪皇帝,要求变法,并组织强学会、圣学会、保国会,办报纸,鼓吹改良主义理论。1998年依靠光绪皇帝发动变法维新运动,受到慈禧太后镇压,逃亡国外。1912年组织孔教会,发起“定孔教为国教”的活动。1917年参加张勋复辟活动,不久失败。一生著述甚多。
康有为于1916年(民国五年)曾登泰山,岱顶留有其题名刻石,次诗亦当作于此时。诗中“慎勿雷雨化龙去”说的是五大夫松被龙卷风卷走,人皆传松化龙而去的典故。此诗以六朝松自喻,颇有“留得青山在”的意思。
诗的大意为:
泰山还有六朝松,凌汉峰下青葱葱。
千万莫被风卷去,折取一枝度险情。


42、际天碧海浮云卷,入塞黄河落日圆。   清   毛 
此两句诗摘自毛澄的七律《日观峰》。
毛澄(公元1843—1906年),字蜀云,清四川仁寿人。光绪四年进士。曾先后三次出任泰安知县。他心地慈善,居官正直,关心民生,犹重视文教,修和圣墓以尊先贤,建学校以育青年,山东巡抚周馥称“所办高小学校为全省之冠”。

其诗为:日观峰
逸兴何人似谪仙,醉骑白鹿过山前。际天碧海浮云卷,入塞黄河落日圆。
路古旧闻松化石,池空曾见藕如船。安期老去文成死,谁见元君入道年。
安期,即安期生,先秦时期方士,后被道家传为仙人。《史记·封禅书》记汉武帝曾遣使去蓬莱寻他。老去,指年老去世成仙。文成,指齐方士少翁,他以鬼神见汉武帝,被拜为文成将军,后因方术不灵,乃造假帛书,被汉武帝识破杀死。由此可见毛澄对“神”的看法是很鲜明的。


 其诗大意是: 
谁有脱俗的雅兴像谪仙李白,醉后骑着白鹿经过泰山。东海上空浮云翻卷,一轮红日落入黄河显得格外圆。
旧时传说泰山古松化为石,藕池干后其藕极肥大如船。安期成仙文成受死,谁知碧霞元君出家修炼是哪年?
-------------------------
四十二首诗文读完了,从这些作品中,我们特别强烈地感受到,透过来自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信息,泰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分明已深深地植入到中国精英阶层的意识潜层。在这些诗中,我们看到几乎没有一首是纯粹写景、无感而发的,诗人以泰山作比兴,面对泰山直抒胸襟,几乎全都表达了一种关于自身对历史、现实、社会命运、朝政时弊、民众苦乐的关心与见解,无不洋溢着一种磅礴的气度 。在泰山的这一独特环境的感召之下,人的情感倾向于豪壮、激荡甚至热血沸腾,泰山给我们这个一度沉闷的民族,以呐喊的力量,以抖擞的精神。它,就是这样,不断地唤醒着民族的灵魂,滋润着民族的情感,陶冶着民族的进取意识;同样,也是它,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我们人们的目光,它对于我们民族最终形成具有独特价值的文化精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大概正是因为如此,泰山才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才成为了世界人类的共同遗产。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还看到了泰山给与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影响是广泛的,我们可以提取出其文化精髓,并将这些由泰山而发的的思想情感、由泰山所悟出的人生哲理称之为“泰山精神”,那么此处至少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不断进取勇于超越的精神。泰山通天拔地的雄姿,激发了人们登攀向上的渴求。“登泰山而小天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等,无不反映了中国人的超越意识。就犹如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一样,具有了这种精神,人们便更强烈地认识到了自我的作用与责任,从而促使人努力向上,自强不息,去实现更高的人生理想。
 二是捍卫尊严永保正气的精神。司马迁把人生的价值以泰山作尺度来衡量,“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长期以来规范了中国人对人生价值的认识,使得中国历代的知识分子及民族精英有着不可动摇的人生价值观:“达则兼济天下”,而一旦壮志未酬,甚至落难,也不甘堕落,“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污浊势力同流。甚至有“舍生取义”者,有“杀身成仁”者,做到了“重于泰山”,也维护了自身尊严。正是具有了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成为古今中外最成功地抵御了异族势力的侵略和同化的民族,成为虽历尽坎但最终昂扬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民族。
 三是积极入世乐于奉献的精神。泰山同人相伴的各个时代,始终与人息息相通,最能体现出每一时代的进步精神,鼓励人去参与、奉献。表现在人的精神历程上,则显示了这样的一条轨迹:在远古,人们想象出泰山神话来作为自身力量的象征;先秦哲人则把登泰山之路喻为实现自己理想的道路;文人笔下的仙境,则是打破时空界限、神人共处的美好境界,其用意仍在追求自己的理想;民族危难时,泰山又总是唤起人的匹夫之责,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泰山时时反射出人的主体意识和奉献精神,这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关心国事,关心民众,所谓“恨君不上东封顶,夜看金轮出九幽”不正是这么一种情结吗?中国优秀人士的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振奋入世的精神在泰山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是善于吸收和勇于扬弃的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各式各样的意识形态都曾为泰山所吸收,然而大浪淘沙,只有正面的内容保存了下来并得到了弘扬,而那些有悖于人民利益,违反科学精神的东西则最终地被摈弃了。泰山兼容博收,不让土壤,数千年间,积累了我们这个民族众多的优秀品质,但是另一方面,那觅神、天书、封禅又是上演得何等煞费苦心、轰轰烈烈,但是在古人的眼里这一切却是“秦封汉禅成丘土,留与人间不尽愁。”“秦汉旧封悬碧落,乾坤胜概点浮沤”……早已经失去了历史的意义。与之相反,几乎所有的登岱诗文都在歌颂攀登、日出、青松以及挺拔的峰、不朽的石、飞动的云……都在歌颂孔子、孟子、太史公等一批在泰山留下了不朽印迹的巨人。泰山精神永远是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
当然这还仅仅局限在这些有数的诗中,很不全面,随着我们游览的继续进行,我们将会对泰山了解得更多,泰山精神也会更丰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
好了,很久了。让我们离开方形广场,去往圆形广场吧。

-------------------------
圆形广场直径108米,广场中间是由松柏、山石组成的直径达36米的绿岛;围绕绿岛的是车行道,道旁可同时停靠12辆旅游车,即使旅游旺季游人乘车也不虞拥挤了。车道内沿,有泰山景点的信息展示台,以巨幅照片的形式,向游人介绍了泰山最著名的景点30多处。
方、圆两座广场之间有一条长约30米的连廊将二者联结了起来,连廊两侧为石阶,中部是一幅巨型石雕,石雕长27米、宽3米,由众多的人物组成,表现了开元盛世唐玄宗东封泰山的宏大场面(图)。据史书记载,唐玄宗的封禅队伍十分浩大,“六甲按队,八阵警跸。孟冬仲旬,乘舆乃出。千旗云引,万戟林行。霍获灿烂,飞焰扬精。原野为之震动,草木为之风生……万方纵观,千里如堵,城邑连欢,邱陵聚舞……尧云往,舜日还,神华灵郁,烂漫乎穹壤之间。”队伍中的马匹,按不同颜色以千匹为一方队,远远望去犹如彩锦。封禅队伍中有少数民族“戎、狄、夷、蛮、胡朝献之国”的首领,还有外国如日本、新罗、朝鲜、昆仑等数十个国家的国王、使者、陪臣等。其登山的人员“仗卫罗列岳下百余里”,阵容之巨可见一斑。
连廊外侧耸立着12根高达7.2米的九龙盘旋石柱(图)。每根石柱有三部分组成,上端为圆形的云头纹饰,中部是5.4米高的深浮雕九龙柱,下部是1.5米高的方形基座。12根龙柱代表了曾到泰山举行封禅祭祀大典的12位帝王;黄帝、舜、周成王、秦始皇、汉武帝、东汉光武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以及康熙、乾隆等。
每一根龙柱基座上均镌刻有四幅表现这个帝王登封泰山的浮雕图案,如代表黄帝的龙柱讲的是黄帝“会鬼神于泰山”的故事。第一幅雕刻黄帝出行,风伯、雨师、凤凰、蛟龙皆来护卫;第二幅是黄帝乘坐大象驾辕,六马拉着的龙车与木神毕方并行,龙、凤、虎、狼前后簇拥,巡守泰山;第三幅是黄帝会鬼神于泰山之巅;第四幅是九天玄女向黄帝授密法战书。
而代表汉武帝的龙柱讲的则是武帝“封泰山铸神鼎”的故事。汉武帝刘彻是一位被史家称作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曾8次来到泰山,5次登顶修封。汉武帝多次封禅,其中尤数第三次最为壮观,据史书记载是“山上举火,下悉应之”,惊天动地,很有些远古时代“柴望”的味儿。传说那时西王母自天而降,赠武帝“五岳真形图”,武帝大喜,将宝图带回长安,并铸大鼎一只,号称“神鼎”,鼎上铸有四句话“登于泰山,万寿无疆,四海静谧,神鼎传芳”。石雕还表现了汉武帝在泰山立“无字碑”,在岱庙栽植柏树的事儿。龙柱每幅图案的下部还刻有当时所处朝代的钱币和典型的纹饰图样,以期勾勒出中国各个朝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历史。
广场四周为绿化地带,广植松柏、青藤和各种花草,有条条石子铺就的小路贯穿其间,并点缀以奇石、清流,使广场具有了一种有别于城市的山野情趣。是啊,古人把此地取名为“天外村”,正有着渐远城市、暂离红尘之意,不可太热闹,如今广场秉承此意,追求古拙、清纯,修建得可谓得体。

山天地广场的12根龙柱代表那12位来泰山封禅的皇帝? 

分别代表在中国历史上来泰山祭祀或封禅的12位帝王,即:黄帝、大舜、周成王、秦始皇、西汉武帝、东汉光武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守真宗、清康熙、清乾隆。其二,寓意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至清朝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帝王。

 

龙柱右侧排列自下而上:

第一根龙柱表现黄帝“会鬼神于泰山之上”黄帝出行,风伯、雨师、凤凰、龙护卫而行,龙、凤、虎、狼前呼后拥,黄帝坐着大象驾辕,六囚蛟龙似的骏马拉车与木神毕方并行,巡狩东岳,会鬼神于泰山之上。九天玄女向黄帝授玄女秘笈、玄女真经及玄女战法。

第二根龙柱表现周成王巡狩岱宗建明堂;成王坐着用黄金作挽车横木的车子,巡狩岱岳,商周牧野大战。定夺江山,(公元前684年前后)成王在明堂大会诸候,“柴而望祀”。

第三根龙柱表现汉武帝“得宝鼎封泰山”;汉武帝得“宝鼎”后从东溪坐用山羊拉的车登封泰山(现东御道);在岱顶汉石表“无字碑”(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以示功高文不能表,在岱下建东岳庙,并手植柏树,万世流芳。

第四根龙柱表现隋文帝(大业七年611年)“登泰祈雨,敕建四门塔”时年天下大旱,民不聊生,隋文帝在泰麓设坛祭青帝(青帝为泰山最早的神之一,后被碧霞元君代替),求降甘露,并在山阴建四门舍利石塔(今济南四门塔)。

第五根龙柱表现唐玄宗于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御马登山祭天帝”,浩浩荡荡的御马封禅大军,沿途向群臣公开宣示登泰山封禅玉牒,玄宗撰书“纪泰山铭”,刻于岱顶大观峰,同时刻“丈人峰”于山顶。

第六根龙柱表现康熙“祭祀东岳大帝,御笔配天作镇”,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月,康熙祭祀泰山,宣讲《泰山龙脉论》;康熙从刚完工的岱宗坊前御马登泰山,在东岳庙内祭祀东岳大帝,御笔为历时十年重修的东岳庙天贶殿匾额“配天作镇”。

左侧龙柱自上而下,

第一根龙柱:表现乾隆御制《古登封台碑》。“祭祀碧霞元君,赠泰山三宝”,乾隆十二年(1747年)奉母命登山、在岱顶祭祀碧霞元君御笔“兹府灵光”匾;赠“泰山三宝”(三宝为后来分三次所赠)。

第二根龙柱:表现宋真宗“封泰山敕建天贶殿”。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真宗宣天书步行登泰山,敕建天贶殿,同时展示了真宗赐丞相王旦珠宝欲行登封之典。王钦若在奉高宫向真宗献泰山仙草灵芝。

第三根是唐高宗“帝后同封禅、敕建双束碑”,显庆六年(661年)高宗同皇后武则天乘车来泰山封禅;高宗同武后在社首山降坛共祀地神,在朝觐坛接受百官、诸候和各国使臣朝贺,在老君堂敕建双束碑,俗称鸳鸯碑。

第四根龙柱:是表现汉光帝得“河图会昌符”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光帝东巡,张纯奏请封禅,并撤吕雉在宗庙之牌位,登封泰山至中天小憩;汉光帝禅地后,凤凰集聚泰山脚下,遂建凤凰台。

第五根龙柱:表现秦始皇“御封五大夫松”,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乘坐銮驾,登封泰山,在岱顶登封坛祭天,玉女池旁颁布诏书,命丞相李斯篆书刻石,以记功德;下山途中遇雨,在大松树下避雨,因松树护驾有功封此树为“五大夫”。

第六根龙柱:表现舜“东巡泰山,行柴望之祭”,舜帝骑麒麟东巡泰山,在泰山极顶行“柴望”之祭;招见东方诸候和百岁老者,昭告天下,统一日历。

 


  如果不选择从此处乘车上山,可步行循小路北去至中天门,这是一条左拐右拐,始终穿行于丛山中的小道,在此等大山里作这等攀缘,只要心静气平,那真是最好的享受。
倘你不想去主峰,那么,请去傲来峰作一日游。


由西溪谷中的“大众桥”溯溪而上,行不远即见一高坝立于谷间,坝中之水如镜,尽收峰峦秀色----水中的倒影似乎又是一幅天然的泼墨山水画。大坝修成于1942年,上刻“龙潭水库”(图),为顶溢式,每当多雨季节,库水从坝顶溢出,形成一道50多米宽、20多米高的白瀑,人工造景造得十分大气。
  水库北,又有一桥横跨溪谷, 这座桥是建国后林业工人所修。60年代初,绿化荒山的任务基本完成,林业工人为了进一步发展生产建成了这座桥,并取名为“建岱桥”----建设泰山之意也。桥也修得十分大气,沿西路通往中天门的游览客车就从桥上通过,它是当代泰山建设者的一座丰碑。

---------------
建岱桥北溪谷中,有碧水一池,曰“白龙池”,池不大,但水长年不涸。关于白龙池,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说东海龙王有一幼子,心地很善良,一次龙王命他在泰山降一场暴雨,但他不忍心降暴雨冲毁百姓的房屋及庄稼,便降了一场绵绵细雨。龙王知道后怒其违迕,就把他贬为一条小白龙困在这里受苦。小白龙被贬人间却并不以为苦,变成了一个英俊少年到岱南田家做工,田老汉见他勤劳忠厚,把自己的女儿许给了他,爱情使小白龙幸福,日子过得甜蜜和美。小白龙白天干活晚上浇田,每次都浇得畦满地透,但没有一人听到辘轳声,邻人怀疑,就暗中窥视,竟见数丈白龙入井吸水,吐入畦内,窥者惊骇呼喊,白龙只得现形含泪与妻子告别说:“我事已泄,我家住在傲徕峰百丈崖下……这个故事很久远了,但人们喜欢这个有人情味的小白龙,便把它一直讲到了今天。

----------------------
白龙池北有巨石,像古代测日影的圭表的底座,有人在石上题“玄圭石”,每逢山洪涌来,激流从巨石两侧泻下,如白龙呐喊,因此人们总也忘不了小白龙。附近石上多题刻,也大多与龙有关
池畔有白龙祠,自古就是祈雨的地方。据宋代碑碣记载,自汉唐至宋,历代皇帝都派重臣都到这里投金龙、玉简,焚香求雨。宋元封五年(1082年),宋神宗曾封白龙为“渊济公”,并建神龙祠一座。明代泰安知州袁枪(禾旁)曾在此题写白龙颂歌:“白龙之潭,渊渊莫测。有祷则应,沛降甘泽。粒食生民,四境即宅。灵承神庥,永祀功德”。这一带题刻多为宋人所为,清初史学家顾炎武曾在此考得米芾等宋人题名石刻15处,后又有人考得16处,现大部尚存。

---------------
  白龙池北半公里,就是西溪最负盛名的“黑龙潭”(图)了。潭北有一高近百米的断崖叫“东百丈崖”。瀑布挂于崖上如千尺银练急垂直下,跌入中间一个潭中,这个潭俗称“老龙窝”;接着又从“窝”中涌出,像是集聚了更大的力量,再跌进下面的一个潭即黑龙潭中。千百万年前,泰山形成的时候,这里肯定没有什么窝什么潭,而流水年复一年地冲刷、日复一日地淘旋,竟把坚硬的泰山花岗岩冲出了两个几丈深的大坑,造出了一个有名的景观。
黑龙潭瀑布的西边,还有两道山崖,人称“中百丈崖”、“西百丈崖”。雨后,3个百丈崖俱不示弱, 争相把它们收集到的雨水还给大地,场面壮观极了。擅长形容大自然的古人把这叫做“云龙三现”。天旱时,中、西两个百丈崖瀑布涸了,而唯黑龙潭瀑布源头甚长,它依然在流着,依然在不懈地从事着它千万年来从未止息过的穿石之作。
从黑龙潭向北望去,一座石桥横跨在东百丈崖之上,桥长60余米,中间为单拱,单拱左右各有两个水大时泄洪的肩拱,明显仿赵州桥。桥栏为铁制,漆成红色,既显轻巧又格外醒目,造型十分生动,这就是长寿桥。长寿桥与飞瀑,一静一动,一红一白,一横置一竖挂,为西溪山水倍增情韵,像是在这幅旷远的山水画上加了一笔重彩。

---------------------------
长寿桥桥下是巨大石坪,石坪的边沿上有一天然白色石纹,宽近1米,长约40米,人们把它叫作“阴阳界”。有趣的是,阴阳界南为悬崖百丈,界北则石平如砥,人们不能越过界限半步,否则必不能生还----大自然在这里居然用它的特殊语言在给人们上着哲理课,告诉人们什么是“极限”、什么是“分寸”,并且告诉你中立也不行,倘若你站在白线中间,虽可保一时无恙,但终须小心翼翼,一动也不敢动。这造化真叫人叹为观止!更引人思索的是,过去硬是有人不理睬大自然的法则,坠入深渊了,于是人们沿着阴阳界又修起了一道坚固的铁栅----这就像人间的法律。

  不过长寿桥径直往东北去,可循石阶山道至中天门;过桥往西北去是旷区著名的傲徕峰景点。
桥西有路北去,先见一座小庙,为民国年间建的“无极庙”。庙址原是西溪著名古刹“竹林寺”遗址的一部分。古刹创建年代甚早,现已莫知其始,但在唐时就已颇有名气。元代元贞初年,固陵僧法海重修;明代永乐年间,高丽僧满空拓建。《岱览》载:“泰山竹林寺者,名冠天下。”明代后期,该寺毁于一场大火,明代御史肖协中曾在《泰山小史》中记其事说:“寺遭回禄(火灾),佛入石洞,门闭而不可得。迄今云雾烟雨时,犹能遥见旧日楼台“。历史上竹林寺曾是一处有很大影响的北方重镇,为禅宗之临济宗在山东的十方丛林,梵宫林立,高僧辈出,罄声佛号,响彻入云。其后又有高丽名僧满空禅师携徒航海而来住持竹林寺达10年之久。可惜,至建国前这里只剩青竹万杆,而寺庙早已踪迹俱无了。2000年,为恢复泰山历史遗存原貌,根据《泰山总体规划》,经过专家多方考察,反复论证,竹林寺终于得到了修复。新修的竹林寺北倚钟锣峪,南临西溪,为仿唐建筑,大木架结构,占地4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多平方米;以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为中轴线,两侧辅以雷音堂、文殊楼、钟鼓二楼和禅房,以爬山廊连接主体建筑,形成二进院落,是目前泰山复建的最大一处唐代建筑。
  由无极庙西北行,小道穿过山居人家。山民的生活和很富裕,很悠然,鸡刨于树下,犬缩在门前,一派山情野趣。

--------------------
循石阶继续西行,山势变得险峭,有巨石如门把守山隘,巨石上有金代贞礻右年间题刻的“寨门”2 字,这就是历史有名的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赤眉军”的泰山根据地“天胜寨”了。
  王莽当政时,频繁发动战争,加重人民负担,逼得人民无法生活,爆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大起义,赤眉军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支起义队伍。新莽天凤五年(18年),琅邪(山东诸城)人樊崇在吕母海曲起义的影响下, 在莒县率领百余人起义,扎寨泰山,转战黄河南北,队伍迅速扩大。吕母死后,其队伍也并入樊崇起义军,人数达到数万。这支队伍作风淳朴,纪律严明,颇有战斗力。王莽惊恐了,他派心腹更始将军廉丹和太师王匡,搜罗了10万人,向樊崇反扑,妄图一举消灭这支起义队伍。樊崇军为了同官军相区别,每人都用赤色涂眉,因此人称为赤眉军。结果赤眉军在成昌(泰山西南东平一带)大胜王莽军,杀死廉丹,王匡逃脱。成昌大捷后,起义军乘胜向西发展,人数达10万人,王莽在东方的统治从此崩溃。
  走入寨门,山势变得开阔。起义军的遗迹在这里仍依稀可寻,据说那一一可指的柱窝、栈孔、石臼、房基石等均为赤眉所为;附近还有一洞,因洞中有3孔透光,人称“三透天”,传说是起义军的暗堡,洞前有开阔平地,称为演武场;西南山岗处有相传是起义军练马的地方,称作“跑马场”。从“三透天”向北又见一洞,叫“刘王洞”,洞可容数十人,内有天然石几、石床等。“刘王”名刘盆子,泰山人,原为牧童,参加起义后仍为义军牧牛,为“牛吏”,后因他是西汉远支皇族,起义军攻占长安后,被拥为皇帝,年号建世,起义军有了自己的政权。但最后,他们终未能斗过豪强地方武装,失败了,樊崇等惨遭杀害。巍巍泰山记住它所造就的英雄豪杰,长期以来百姓一直称为傲徕峰为“穷汉峰”,就是以其巍峨的身姿来形容那些虽穷但有铮铮铁骨,且意志坚强的英雄们。除了赤眉军之外,以泰山作为起义根据地的,据史载还有春秋末年的奴隶起义领袖柳下跖,东汉末年与黄巾军相呼应的东郭窦、公孙举,以及唐末黄巢等,他们活动的地点至今仍依稀可以辨认。历代农民起义英雄们的正气与泰山共留天地之间。
天胜寨西北有一峰,兀自独立,东西宽而南北窄,像一把扇子,故名“扇子崖”(图),传为赤眉军的了望台。扇子崖三面峭立如壁,唯西南稍有斜坡,但块石累立,人多不敢上,1990年,泰山迎胜村居民委于崖壁上架设了扶栏和铁索,人们始得以登上其巅。扇子崖顶尚有明代房屋遗迹,真不知当时人们为何要在此处建房,也不知房是如何建成的。站在崖顶四望,其北有青桐涧,因涧中古时多青桐而得名,又因青桐可炮制女儿茶而闻名。明代中期李曰华《紫桃杂缀》说,“泰山无好茗,山中人摘青桐芽饮之,号称女儿茶。”明代查志隆在《岱史》中也说,泰山人于青桐涧采制青桐芽制女儿茶,“异于南茗”。《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写道,“闷了一茶缸子女儿茶,已经喝过两碗了。”可见女儿茶在当时已经很有些名气了。而现在稍有些年纪的人都记得,泰安人以前喜欢用蜜饯青桐籽冲水喝,不知那又叫什么茶。
青桐涧北为壶瓶崖,崖上一巨石状若古瓶,也像一人昂首站立。北面再远处有山峰状如龙角,即泰山有名的72峰之一的龙角峰;其东,山峰半腰有山似柱,上有树丛,古称“九女寨”,志书载柳下跖带领奴隶造反“掠人妇女”于此,但既是“掠人妇女”,寨如何能以“九女”称之呢?当是起义女兵扎寨的地方。西为傲徕峰,为泰山西溪最高大的山峰。站在扇子崖上才知道,到此来只有天胜崖一条路,其他三面崖陡千丈概莫能攀,难怪起义英雄选中了这里。
  扇子崖西侧,有始建于明代的庙宇一座,庙依山势而建,山门朝东,内由穿堂、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殿前有3间卷棚,中间开门,后为“无梁殿”, 卷石拱顶,全部石作,顶上履以瓦。殿内神龛供奉元始天尊莲花座像一尊,前有金童玉女捧桃侍于两侧,四周塑有黄天化、殷洪、哼哈二将等18尊塑像,皆为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的天兵天将。殿前门额上有明代王无欲所题“天尊殿”3字。元始天尊是道教的最高神灵“三清”之一,常与另两尊大神共同供于“三清殿”中。据道教的说法,元始天尊生于混沌之前,化生为天宝君,居 清 微天玉清境 ,所以称作玉清,元始天尊常以手持混元珠像居于大殿神像之中位。另一位是上清灵宝君,又称灵宝天尊,居禹余天上清境,灵宝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于元始天尊的左侧 。再一位是太清神宝君,又称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居大赤天太清境,道德天尊常以白须白发老翁、手执羽扇之像居于元始天尊右侧。此三位天尊在泰山却并未守在一处,原始天尊在此地,太上老君在王母池之东的老君堂,而灵宝天尊则不知何往了。       
院内西有古松一株,探枝东南,荫蔽半个庭院;东有银杏,其姿亦古。西配房为穿常式,穿越西上,又有一溜排开的3座殿宇,中双层者为“吕祖祠”,内有重塑吕洞宾像,西是“太阳宫”,东是“地母宫”。地母宫东北有自然洞一处,前为条石砌厅,上书“圣贤祠”。西面3组建筑因受地形限制,体量不大,但是背依高峰,前临深豁,且视野开阔,倒也耐人寻味。此处所供奉的俱是道教的神,泰山的道教有着源远流长发展历史。
古老的原始崇拜,帝王的封禅,给泰山提供了道教发展的沃土。泰山崇拜、封禅与祭祀都与道教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宇宙观十分契合;而中国古代求仙访药、长生不死的人生期冀,又推动了帝王纷纷东巡到泰山祭祀天地,因此泰山逐渐成了道教势力的重要基地。
泰山作为“神山”的早期地位的确立,与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泰山之所以被称作五岳之一,就是五行学说得产物,这对后来的道教发展影响很大,因此泰山道教起源很早。前面说过,据传早在战国时期,方士黄伯阳就修隐于岱阴的鹿町山岩洞,后人称之为“黄伯阳洞”,而秦皇汉武,结合封禅大肆寻药求仙,更使方士往来于泰山,进一步加重了泰山的道教色彩。
西汉中期以后,泰山的道教活动变得频繁与普遍。西汉末年,樊崇率赤眉军驻扎泰山,借到教巫术来维系军心,发布号令。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军起义,是以太平道为组织工具,号召民众相应。黄巾军主力曾在泰山一带与曹操作战,为太平道在泰山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东汉顺帝时,天师道徒崔文子在泰山采药炼成“黄散赤丸”,于瘟疫流行时救人万计,更使道教在泰山建立起深厚的民众基础。
魏晋时期,以长生、修仙为本的神仙道教在帝王和士大夫中十分流行。当时封建统治者对知识分子实行严厉的思想控制,迫使部分士大夫脱离仕途,隐逸山林,炼丹服药,以求摆脱险恶的现实,的道成仙。曹植曾长期徜徉泰山,写下了不少著名的游仙诗,他在《仙人篇》写下了“东过王母庐,俯观五岳间”的句子,这证明当时泰山就已有了专门供奉西王母的祠宇。西王母是道教中第一女神,泰山王母庐是文字记载最早供奉西王母的宫观,可见泰山在当时道教中的地位已是相当高了。
唐高祖李渊称帝后,以为得天下是道教始祖老子佑助的结果,于是认老子为李唐的祖先,并封其为“太上玄元黄帝”,大力推崇发展道教。唐高宗、玄宗接连封禅泰山,高宗、武则天在泰山建起供奉老子的岱岳观、老君堂,斋醮造像,祈求神仙保佑。据说此时,作为道教神灵之府的泰山经常出现“仙迹”:相传唐玄宗时,泰山女道士张炼师居岱顶玉女祠。而早先张炼师曾与李某同至泰山学道,后来李某以家有妻妾为由辞别而归,官至大理丞。安禄山叛乱时,李携妻至襄阳,后又独去扬州,途中与张炼师相遇,张邀其至家中。李见张炼师家门庭壮丽,殿宇巍峨,颇生感叹。又见堂前舞妓婆娑,中有持筝者酷似家妻,越发感到奇怪。歌舞毕,张炼师呼来持筝者,赏以沙果,并系于裙带之上,遂散去。第二天,李某再到这里来,只见一片荒地,没有人迹。他赶忙回到襄阳寻找其妻,竟她的见裙带上果然栓着沙果。问其故,妻子说:梦中曾有舞妓追我,说张大仙唤你去拨筝,我便同去,临别时仙人以沙果系于我的裙带之上。李某这才知道张炼师已经得道成仙。唐代宗大历八年,张炼师曾陪京都大臣朝拜岱岳,据说至今万仙楼东侧桃花涧断崖上,还存有张炼师的题刻。(查查有没有?)
宋真宗封禅泰山后,封泰山神为“天齐大生仁圣帝”,并建殿供奉,每年三月二十八日都要举办盛大的庙会,庆贺泰山神生日,使得大规模道教活动成为泰山定制。金、元之际也是泰山道教的全盛时期。道教在金代之前通称“天师道”,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 ),王重阳在山东宁海(今牟平)创立了以道教为主,兼融儒释的全真教,也称“全真道”、“全真派”。其教旨以“澄心定意,抱元守一,存神固气”为“真功”;以“济贫拔苦,先人后己,与物无私”为“真行”。功行俱全,故名全真。此后,道家正式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派别。正一派道士一般不出家,称做“火居道士”或“俗家道士”;全真派道士须出家。泰山道教以全真派居多。
王重阳的众多弟子中,以年轻的丘处机修行最苦,道行最高,影响最大。丘处机19岁拜王重阳为师,以穴居乞食度日。后来他携弟子来到泰山长春观,人称“长春真人”。据《元史·释老传》载,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丘处机率领十八弟子,朝见成吉思汗。当时元兵大肆杀伐,丘处机极力加以规劝,说欲得天下者,必不能嗜杀人。他的努力得到了明显效果,元军杀戮大为收敛,使得全真教在灾难深重的民众中声威大振,而且,此举在新崛起的蒙古贵族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全真教受到了元代统治者的青睐。丘处机被成吉思汗称为“丘神仙”,元世祖忽必烈也赐号丘处机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泰山小史》载:“泰山南址有长春观,丘以全真为教,元时赐‘无为演道大宗师’,别号‘长春’,后去峄山遂仙。”《岱史》也说,长春观内有丘神仙牒牌,刻成吉思汗皇帝敕旨。后来,丘处机的女弟子訾守慎主持长春观,元帝赐号“妙真”。前面我们多次提到过的全真教著名道士张志纯, 12岁入泰安城会真宫学道,不久即道行超群,引度道徒,并发愿募捐,创建南天门,重修蒿里山神祠,被元帝赐号“崇真保德大师”,授东岳提点监修官。张志纯96岁“羽化”后,元代文坛盟主元好问亲为其作墓志铭。
明、清两代,道教命运江河日下,但民间道教组织,如白莲教、罗教等却如洪水泛滥,渗透于各地,规模较大的民间结社进香活动也成为风气,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的信仰在中国北方广大地区形成,几乎出现了一统天下的格局,成为了道教以民俗形式的延续。实际上,民国以后,道教组织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民间信仰均以民俗形式出现了。
道教作为多神教,其神谱系统“杂而多端”,既有天神、仙人、真人,又有从佛教中搬来的神祇,还有志怪小说、民间传说中的圣贤人物、历史英雄、高人逸士,以及如碧霞元君一类的民间诸神。如前面我们提到的元始天尊、玉皇大帝、西王母、斗姆、三官、吕洞宾、铁拐李、何仙姑等等都在泰山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道教在泰山绝非一花独放,泰山不仅没有跻身于道教十大洞天之列,甚至在三十六小洞天中也只是名列第二,是三十六小洞天的蓬玄太空洞天。泰山的宗教文化是多元的,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很快就在泰山发展起来,魏、晋、南北朝时,一度十分兴盛;而到了隋、唐、北宋时期,封建统治者对儒、释、道“三教并用”,泰山融三家为一体, 其的“神山”内涵也由此变得更为丰富。
 
  再向西便到了傲徕峰(图)。先有“月亮泉”隐于高阔各数丈的垂壁下,泉呈半月状,终年不竭,泉旁有爬山虎一株,已长得粗若杯口,爬满了泉上的石崖。
傲徕峰位于泰山主峰的西南,从城里看它,觉得很高,但当地有句俗语:“远看傲徕高,近看不及奶奶 (指泰山主峰)腰。”其实站在它近旁仍然觉得它高。 要想上傲徕峰,不能像登泰山主峰那样“登”,而必须攀爬。有兴趣并有能力者,不妨手足并用,上去看一看。


泰山详解---旷美的西溪风光(4)  泰山详解---旷美的西溪风光(4)泰山详解---旷美的西溪风光(4)泰山详解---旷美的西溪风光(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