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王宝钏戏文探秘(3)

 文化龙乡 2015-04-02

[三原刘恩沄在儿子搀扶下到楼上的秦腔资料馆

陕西三原县高渠乡刘恩沄老人的家中,珍藏着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珍贵的秦腔戏曲资料。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倾注了这位80多岁老人毕生的精力。

张永民:“你把那李正敏的事说一下。”

刘恩:“党甘亭本来是易俗社教练,中途和易俗社发生矛盾,这时正俗社毛雨声社长,招聘他任教练,一年多时间,培训出了李正敏。正俗社是李正敏的母社,但他不忘母社抚育、教导,因此他的正艺社,就是‘正’和艺华的‘艺’字结合。

上海百代公司,大部分是易俗社,民间班社,三意社都没有,蓁苓社都没有,单单的挑选出正艺社的李正敏。”

陈彦:“李正敏,百代公司在三十年代给他灌制了一批唱片,这个把他的声音原汁原味的保留下来。”

(李正敏唱“老娘不必泪纷纷”

这一段《五典坡·探窑》中的唱腔,是1935年上海百代公司所录制的秦腔戏曲之一。那一年,已经红遍整个三秦大地的李正敏刚刚20岁。在那一次的轰动的录制唱片之后,李正敏就被冠以“秦腔正宗”的美誉而蜚声海内外。

 

几个世纪以来,《五典坡》历尽沧桑,虽然在剧作内容上还被后来的人不断诟病,但是它仍然掩饰不了王宝钏动人爱情所释放出来的光彩。这出秦腔大戏,素以青衣重唱而出名,它的前后两本十二折戏中,就有七折以唱功见长,同时这些折子戏也可以独立演出,在数以千计的传统剧目中,它是以单本演出最多的一部著名的戏。

那些脍炙人口的精彩唱段,不仅历代舞台上,那些青衣正旦久唱不衰,而且也在百姓口头上哼唱不已。在中国许多地方戏曲之中,大凡一些著名的青衣正旦,有一多半是因演王宝钏而久负盛名。

杨志烈:“秦腔风格最能表现苦音唱腔,和苦音打板,这个戏正好符合秦腔特点,受观众欢迎,因此在民间很受观众欢迎。在清代就有陕西出了随靼子,三斗金,出山红,西安地区二十多个著名演员。所以这个戏演的很红。”

 

在这本民国时期的著名戏剧家王绍猷的《秦腔记闻》中,记载了自晚清以来到民国初年,以演《五典坡》等剧驰名三秦的青衣十多人,他们是:声震渭北的高陵娃“龙得子”、号称秦腔青衣第一的“随鞑子”、被称为西秦青衣泰斗的“王喜儿”、主以唱工驰名的“船户娃”、善以咬牙行腔的“咬牙旦”赵杰民、最擅唱工的“兴业儿”、艺盖陕西的“长命儿”、以苦腔取胜的“齐娃子”、唱腔善于咽泪如诉的“二宝儿”、声调绝佳的“出山红”、唱工金声玉调的“三斗金”、调高清扬的“季海儿”、声叶羽商的安鸿印、调擅悲婉凄凉的“四海儿”,等等。

由于有了这些著名青衣的成名演出,《五典坡》一剧,无不以催人泪下的艺术功力而为广大群众所赞赏。

王志直:“‘这一锭银子三两三,拿回家去安家园,给你娘吃给你娘穿,把你娘吃的害伤寒’,骂薛平贵呢,唱词那唱到群众心坎上了,感到《五典坡》真好,本身就是民间的东西,群众很受欢迎,特别关中,妇女一听王宝钏,二月二庙会,都去看了。”

 

群星汇集的演员阵容,形成了秦腔艺术依稀可辩的流派线索,但是久已沉浮民间的古老剧种,它的流派痕迹,模糊而不清晰。

陈彦:“秦腔界有一个特点,就是传承关系不像京剧那么明显,他是哪一个流派,他有好多学生不断地向下传承。秦腔在传承方面做的不如京剧,他的历史非常悠久,但在传承方面不如京剧。”

除过辛亥革命时期建立的这座新式剧团易俗社之外,秦腔青衣的传承也只有到一代宗师李正敏先生那里,这种传承的关系才有些显现。

陈彦:“李正敏,他的这种改革,因为他过去也办过艺校,做过艺校的领导,把他的东西传下来,加上百代公司又录了他的唱片,因此,他的东西传下来比较多。正宗的说法是各种各样的,主要是他对秦腔当时的主要唱腔,行腔呀,更朴素更纯粹,有些过去秦腔也是带着咿咿呀呀的,这种声音很多,我觉得他有时候,是非常大气的,而李正敏处理这些唱腔时,注意吸收其他唱腔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大的革新,他的唱腔出来后,非常大气、流畅,同时,把这个一些过于小巧的东西,由于他是男演员扮旦角,自身的男性天质的东西融汇进去,形成秦腔正宗,从字面来理解,秦腔演唱方式的自然淳朴方面,迈进了一个认同。”

刘恩:“李正敏生平最佳拿手戏,《五典坡》中的《赶坡》,也是他的成名戏,所谓敏腔的来说,他创的独树一帜的唱腔,而取得最大成效。李正敏在《赶坡》中的出场,也是苦音慢板带唱的,‘适才间大嫂对我言……’,而且是花腔、彩腔,一般演员都不可能带彩腔,因为彩腔,没有良好的嗓音基础,根本就拉不上去,可是李正敏在好多拿手佳作中运用了彩腔。”

王志直:“敏家比较熟悉,三部曲,其中之一就是《五典坡》,敏家在敏社成立了以后,又托人把这个《五典坡》重新打造了一下,根据他的声腔特点,把这个重新改了一下。”

秦腔《五典坡》一剧的最终定名也是缘于李正敏先生难以匹及的演出成就,他所创造的王宝钏形象,自那个时期直到现在,依然口耳相传,倾倒万千观众,他为艺术奉献出了全部身心,也深深的影响了后来的人。

王志直:“李正敏艺风艺德很好,他是很认真的,在解放初期,5几年,在蓝田曳湖演出,唱王宝钏,戴金牙,那是野台子,正唱着,有个老汉,当时就说,王宝钏都穷成那样了,还补金牙?当晚,他就把金牙取掉了。我现在不知是9几年,现在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又到蓝田演出,当时有些观众,问敏家还在不在?后来说不在了,那人说,老汉好的很,把我刚才说的这个事又说了一遍,就说明李正敏的认真。”

余巧云:“我唱《五典坡》,特别受李老师,小时候,在李老师同台演出,坐个轿子车,‘女子,来坐’,我唱的路子,基本走的是李老师。”“10岁学戏,第一次登台就教的《别窑》,11岁登台把全本都能演。”

1943年,年近十一岁的余巧云,在正艺社登台演出,她的第一出戏就是《五典坡·别窑》一折。

余巧云:“《五典坡》最受欢迎,不论哪里的群众,人都喜欢看,王宝钏,是真是假,人应当歌颂,不嫌贫爱富,过艰苦日子,和薛平贵……挖菜和我生活有一点关系,小时候家贫才学戏,挖菜的动作都熟悉。过了东门就是野菜地,在城河边扫树叶,有感情,跟我不言而合,同情之泪。”

她把自己的经历融入到演出之中,融入到全部的艺术生涯之中,受到观众的好评!在那一时期,李正敏、晋福长、孟遏云等老一辈子艺术家的悉心培养下,崭露头角,从而被誉为新的“秦腔皇后”,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腔风格。

余巧云:“她还是相府小姐,”

在这出折子戏《算粮》中,她把一些行当不同但却气质相近人物的身段、气韵糅合在一起,扮演了丈夫十八年归来后,王宝钏内心的喜悦以及正义,塑造出一个多种心情交织的复合气质的旦角风采。《算粮》中的王宝钏,过去秦腔多以正旦行当演出,装扮也是青衣行头,演员以正旦身段做工,以突出她守节寒窑一十八载的清苦坚贞性格,而余巧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忘王宝钏虽然守节一十八载,但毕竟是丈夫归来,夫妻团圆,加上王宝钏正处少妇风华年龄,于是她在化妆上,大胆的将以往青色头帕改为浅蓝色,在表演上以正旦的沉稳端庄功架为为主,但又恰如其分的融合进较为舒展轻逸的小旦身段,表现王宝钏内心无尽的喜悦,《算粮》一折,充满机智的斗争,王宝钏,淡妆素裹透出一股不可冒犯的正气。

余巧云:“在华县张家山,后本,下了雨,土台子,帆布搭的,观众打伞,不走,我就演,台子上面,泥不行,彩鞋,换雨鞋,硬是大雨里把后本唱完,观众不走,你没办法,”

 

“敏腔”艺术,影响广泛,而且以它华美的风格哺育出许多优秀演员。这个当年被李正敏先生从家里拽到训练场上的著名秦腔演员杨凤兰,在她生前以惊人的毅力,为了拍摄戏曲电视片《王宝钏》耗尽心血。1988年起,杨凤兰谭兴国夫妇就有心把李正敏先生堪称绝唱的《五典坡》拍成电视。他们夫妇为此历尽磨难,几度风波,拍摄期间,丈夫含恨去世,杨凤兰又被诊断患上甲状腺癌,但再大的困难并没有难倒这位顽强与病魔做斗的人,为了艺术理想,她用手术后的一侧声带终于唱出凤鸣之音,创出人间奇迹,把《五典坡》前后两本大戏浓缩成《三击掌》《探窑》《赶坡》三个段落,最终完成艺术夙愿。

 

 

这是演唱王宝钏最为出名的著名秦腔演员郭明霞,整个西北地区,自建国以来的青衣名角,层出不穷,唯有咸阳市人民剧团的郭明霞,以其独特的弹音歌唱宝钏之哭音,独步一时。

王宇雄:“原来7几年,在长安县,一张戏票两毛钱,为啥给她起个一毛八,群众给她取的,还是喜欢看她的戏。”

弹颤音是她长期以来,为使秦腔传统唱腔和发声更加优美动听,刻苦钻研,大胆创新出的独具一格的发声方法,她以此演唱,塑造人物饱满、激情,爱之深厚,恨之切肤,爱恨交织,形象生动,她唱腔被观众誉为郭派。

王宇雄:“她当时在高陵县冬季会上演出,还怀孕着,怀的老大,才七个月,当时群众叫她演她就演,算演着,肚子疼,演完后,在高陵县早产,娃生下来后,不会吃奶,拿个滴管喂,这说明,只要群众喜欢,她就演。”

这出《赶坡》,郭明霞一唱就是几十年,至今仍不绝于耳。看她戏成了城乡群众的一种享受,人们送给她这样的称赞:“听了郭明霞的唱,三年五年不能忘;看了郭明霞的戏,十年八年不看戏。”

 

这张照片是陕西咸阳大众剧团张虹在20多年前与恩师郭明霞的纪念照片,那时候她已正式拜这位秦腔著名表演艺术家为师,刻苦钻研磨练,在老一代艺术家的精心指导培养下,终于走出郭派唱腔的风格,得到了专家和戏迷的认可。在舞台上,她的动作招式,一点一滴,细致大方,显出极深的功底。在舞台上,她扮演的王宝钏,俊美尊贵,气质高雅,虽然苦守寒窑十八载,吃糠咽菜,但尊贵的身份没有改变。

张虹:“郭老师这段唱的特点,‘单丢下苦命的宝钏女’,另外还有好多唱段,《赶坡》中,‘端来了菱花镜’,在照照自己,看看十八年自己成了什么样子,好多观众看《赶坡》时候,专门听这段。”

“我要学习郭老师,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

 

一出《五典坡》,一个王宝钏,有多少演员为她付出辛苦努力,洒下真情泪水,而“王宝钏”又托起了多少名声传诵久远的演员。这是这一出秦腔大戏所创造的奇迹,100多年以来,由赵杰民、李正敏、何振中、孟遏云、杨金风,到郭明霞、余巧云、王晓玲、王玉琴、熊月玲、张惠霞、申水琴、杜彩霞、肖玉玲、马友仙、杨凤兰,再到如今仍活跃在舞台之上的窦风琴、李梅、侯红琴、张虹、齐爱云、李娟,一代一代,他们依然坚守秦腔艺术舞台,以努力创造的精神打动时代、打动观众。

 

《五典坡》从问世以来,已跨越国界,超越时代,随着陕西回民,随着梅兰芳而流传海外,它被译成多种文字,深入到那些挚爱、真情的内心之中。

杨志烈:“梅兰芳带带欧洲,陕西回民”

这位一直致力于中国神话、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俄罗斯汉学家,年轻时期曾多次聆听吉尔吉斯陕西回民讲起王宝钏的故事,1985年岁末,他专程来到西安寒窑参观,这位著名的学者兴致勃勃,欣然题词留念。 

杨志烈:“民国记者,出于爱好,带记者到寒窑采访,最早的寒窑不在这个地方,而在五典坡那个坡上,当时有人写文章,西安北大街有个王家巷,后裔住在这里,总有真人,但查到历史,没有这个人。”

从诞生至今,戏曲《五典坡》从舞台延伸到历史和现实之中,寒窑的故事已不辩真伪,艺术在这里和生活交织在一起,一个传诵百年的长相守,超越历史,超越时代,在不同的地域久远流传,它是中国戏曲百花苑中一朵娇艳的花枝,将永久不懈的开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