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窝笋

 左手665 2015-04-03
          青笋又称莴笋,一二年生蔬菜,原产地中海沿岸,由唐代传入我国。青笋发脆,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维生素,含糖量少,纤维素多,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常食具有利五脏、通经络、利大小便之功效。  莴苣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100cm。茎粗,厚肉质。基生叶丛生,向上渐小,长圆状倒卵形,长10-30cm,全缘或卷曲皱波状;茎生叶互生,椭圆形或三角状卵形,基部心形,抱茎。头状花序有15个小花,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圆锥花序;舌状花黄色。瘦果狭或长椭圆状倒卵形,灰色、肉红色或褐色,微压扁,每面有纵肋7-8条,上部有开展柔毛,喙细长,淡白色或褐红色,与果身等长或稍长,冠毛白色。花果期5-7月。  1.抗菌作用 莴苣汁对白色念珠菌生长具抑制作用[1]。 2.保肝作用 大鼠以莴苣提取物1.0g/kg剂量腹腔注射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血清AST(天冬氨酸转氨),ALT(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显著改善肝小叶脂肪性病变及细胞坏死[2]。 3.免疫生物学作用 从莴苣汁分离的莴苣凝集素(prickly lettuce agglutinin,PLA)可使大、小鼠红细胞凝含有。可调节鼠类脾脏B细胞的免疫生物学反应[3,4]。 4.毒生 莴苣丙核武器提取物,诱变试验阴性[5]。     药性 味苦;甘;性凉 归经 归胃;小肠经 功效 利尿;通乳;清热解毒 功效分类 通经药 主治 小便不利;尿血;乳汁不通;虫蛇咬伤;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捣敷。 用药禁忌 1.《本草衍义》:多食昏人眼。 2.《滇南本草》:常食目痛,素有目疾者切忌。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①治小便不下:莴苣捣成泥,作饼贴脐中。(《海上方》)②治小便尿血:莴苣,捣敷脐上。(《纲目》)③治产后无乳:莴苣三枚,研作泥,好酒调开服。(《海上方》)④治沙虱毒:敷莴苣菜汁。(《肘后方》)⑤治蚰蜒入耳:莴苣叶一分(干者),雄黄一分。捣罗为末,用面糊和丸,如皂荚子大。以生油少许,化破一丸,倾在耳中,其虫自出。(《圣惠方》)⑥治百虫入耳:莴苣捣汁,滴入自出。(《圣济总录》)。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利五脏,通经脉,开胸膈。 2.《日用本草》:利五脏,补筋骨,开膈热,通经脉,去口气,白齿牙,明眼目。 3.《滇南本草》:治冷积虫积,痰火凝结,气滞不通。 4.《纲目》:通乳汁,利小便,杀虫蛇毒。 5.《医林纂要》:泻心,去热,解燔炙火毒。 6.《随息居饮食谱》:利便,析酲,消食。 考证 出自《食疗本草》。《本草衍义》:莴苣,今莱中惟此自初生便堪生啖,四方皆有,多食昏人眼,蛇亦畏之。                                                                                                                

                                                               

吃窝笋有什么好处?              
它的学名叫莴苣
莴苣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低,而无机盐、维生素则含量较丰富,尤其是含有较多的烟酸烟酸是胰岛素的激活 剂,糖尿病人经常吃些莴苣,可改善糖的代谢功能。莴苣中还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锌、铁,特别是莴苣中的铁元素很容易被人体吸收,经常食用新鲜莴苣,可以防治缺铁性贫血。莴苣中的钾离子含量丰富,是钠盐含量的27倍,有利于调节体内盐的平衡。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具有促进利尿、降低血压、预防心律紊乱的作用。

莴苣还有增进食欲、刺激消化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等功能。但是,如果过多地或是经常食用莴苣,由于莴苣中的莴苣生化物对视神经有刺激作用,会发生头昏嗜睡的中毒反应,导致夜盲症或诱发其它眼疾,故不宜多食。多食莴苣引起的夜盲和眼疾只须停食莴苣,几天后就会好转

莴笋

時間2015年4月3號
[摘要] 莴笋

莴笋 图片别名:莴苣、春菜、生笋、千金菜、茎用莴苣、青笋、莴菜、香马笋使用提示:每次约100~250克

莴笋知识介绍:

Lettuce莴笋为菊科,属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约在七世纪初,经西亚传入我国,各地普遍栽培。莴苣分茎用和叶用两种,前者各地都有栽培,后者南方栽培较多,是春季及秋、冬季重要的蔬菜之一。
茎用莴苣是由叶用莴苣经长期长工选育而成,食用部分主要是花茎,嫩味也可食用,其茎肥如笋,肉质细嫩,故又名“莴笋”。
莴笋的品种,根据其叶片的形可分为圆叶和尖叶两个类型。圆叶莴笋,叶长倒卵形,茎粗大,中下部较粗,两端渐细,品质好。尖叶莴笋,叶披尖型先端尖,茎似棒状,下部粗上部渐细,品质不及圆叶莴笋。
莴笋一般应以粗短条顺,不弯曲,大小整齐;皮薄,质脆,水分充足,笋条不蔫萎,不空心,表面无锈斑;不带黄叶、烂叶、不老、不抽苔;整修洁净,无泥土者品质最佳。
莴笋茎部肥大而脆嫩,味鲜美有香气,其茎叶均可做菜
莴笋日感鲜嫩,色泽淡绿,如同碧玉一般,制作菜肴可荤可素,可凉可热,口感爽脆。它还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

莴笋营养分析:

1. 开通疏利、消积下气:
莴苣味道清新且略带苦味,可刺激消化酶分泌,增进食欲。其乳状浆液,可增强胃液、消化腺的分泌和胆汁的分泌,从而促进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对消化功能减弱、消化道中酸性降低和便秘的病人尤其有利;
2. 利尿通乳:
莴苣钾含量大大高于钠含量,有利于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促进排尿和乳汁的分泌。对高血压、水肿、心脏病人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3. 强壮机体、防癌抗癌:
莴苣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其所含有机化含物中富含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对有缺铁性贫血病人十分有利。莴苣的热水提取物对某些癌细胞有很高的抑制率,故又可用来防癌抗癌;
4. 宽肠通便:
莴苣含有大量植物纤维素,能促进肠壁蠕动,通利消化道,帮助大便排泄,可用于治疗各种便秘。

莴笋补充信息:

莴笋含钾量较高,有利于促进排尿,减少对心房的压力,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极为有益。含有少量的碘元素,它对人的基础代谢,心智和体格发育甚至情绪调划都有重大影响。因此莴笋具有镇静作用,经常食用有助于消除紧张,帮助睡眠。不同于一般蔬菜的是它含有非常丰富的氟元素,可参与牙和骨的生长。能改善消化系统和肝脏功能。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促进食欲,有助于抵御风湿性疾病和痛风。

莴笋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老人儿童更适合;
2. 莴笋中的某种物质对视神经有刺激作用,古书记载莴苣多食使人目糊,停食数天,则能自行恢复,故视力弱者不宜多食,有眼疾特别是夜盲症的人也应少食。

莴笋食疗作用:

莴笋味甘、性凉、苦,入肠、胃经;
具有利五脏,通经脉,清胃热,清热利尿的功效;
用于小便不利、尿血、乳汁不通等症。

莴笋做法指导:

1. 莴笋适用于烧、拌、炝、炒等烹调方法,也可用它做汤和配料等。以它为原料的菜肴有“青笋炒肉片”、“烧笋尖”“炝辣青笋”等。
2. 莴笋怕咸,盐要少放才好吃。
3. 焯莴苣时一定要注意时间和温度,焯的时间过长、温度过高会使莴苣绵软,失去清脆口感。
4. 莴笋是传统的丰胸蔬菜,与含B族维生素的牛肉合用,具有调养气血的作用,可以促使乳房部位的营养供应。
5. 莴苣下锅前挤干水分,可以增加莴苣的脆嫩。但从营养角度考虑,不应挤干水分,这会丧失大量的水溶性维生素。


中国吃网温馨提示: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中国吃网

加入收藏   |   

  • 莴笋 的做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