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玻璃网】1.真空玻璃定义 从原理上看真空玻璃可比喻为平板形保温瓶,其与保温瓶的相同点是两层玻璃的夹层均为气压低于10-1Pa的真空,使气体传热可忽略不计。两者内壁都镀有低辐射膜,使辐射传热尽可能小。两者不同点:一是真空玻璃用于门窗必须透明或透光,不能像保温瓶一样镀不透明银膜,镀的是不同种类的透明低辐射膜;二是从可均衡抗压的圆筒型或球型保温瓶变成平板,必须在两层玻璃之间设置“支撑物”方阵来承受约10t/m2的大气压力,使玻璃之间保持间隔,形成真空层。“支撑物”方阵间距根据玻璃板的厚度及相关力学参数设计,在20~50mm之间。为了减小支撑物“热桥”形成的传热并使人眼难以分辨出支撑物的存在,支撑物直径很小,目前产品中的支撑物直径在0.3~0.5mm之间,高度在0.1~0.2mm之间。 由此可见,要减小因温差引起的传热,真空玻璃和中空玻璃都要减小辐射传热,有效的方法是采用镀有低辐射膜的玻璃(Low-E玻璃),在兼顾其他光学性能要求的条件下,膜的发射率(也称辐射率)越低越好。两者的不同点是真空玻璃不但要确保残余气体传热小到可忽略的程度,还要尽可能减小支撑物的传热,中空玻璃则要尽可能减小气体传热。为了减小气体传热并兼顾隔声性及厚度等因素,中空玻璃的空气层厚度一般为9~24mm,以12mm居多;要减小气体传热,还可用大分子量的气体(如惰性气体:氩、氪、氙)来代替空气,但即便如此,气体传热仍占据主导地位。 真空玻璃最基本的品种是标准真空玻璃,即一块浮法玻璃加上一块低辐射镀膜玻璃(Low-E玻璃)。北京新立基公司的半钢化标准真空玻璃的产品参数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仅是标准真空玻璃K值就可以达到1.0W/m2·K以下,如果使用辐射率0.06的双银Low-E玻璃标准真空玻璃K值可达到0.5以下。目前,Guardian、ST.Gobain和Interpane等厂商生产的钢化Low-E玻璃的辐射率已达到0.02~0.04,如果使用该性能的Low-E玻璃,真空玻璃的性能会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