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日花神:古人与花的鸳鸯谱

 骑着毛驴游世界 2015-04-03

文:陆英  摘自《青年文摘》

桃、杏、李、梨、海棠,这些春日繁盛的蔷薇科花朵,在古诗文中各具寓意,或高洁、或香艳。到了明清时,民间流行“花神”之说,在诸多历史人物中,为这些花朵各找了“代言人”——其人或有与花相关的逸事、或有描绘此花的名句、或与此花的精神品性相通……传说版本各异,一种春花,往往有数位花神。选人作为花的代表,也是古人对花的一种玩赏方式,可谓独到的“花神文化”。

▍“桃花男神”崔护:一面结欢好,诗成覆死生



注:桃花单朵开放,花瓣略尖

清明时节,独自踏青的崔护叩开了小院的柴扉,讨一碗水喝。应门的妙龄少女取了水来,便斜倚院中桃树,含情偷望。夭桃灼灼,花下少女竟比它更多一分娇媚。

次年清明,崔护忆起少女,循旧路前往探访。却只见院门紧闭,杳无人声,唯余桃花纷纷。他心中失落,留诗于门扉:“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数日后,崔护再访山村,只听小院中哭声哀痛。一老者出来问道:“你就是那薄情的崔郎?你杀我女!”原来少女对他一见倾心,只盼他再度造访,苦等一年,却因举家外出,恰与崔护错过。回来看到题诗,以为缘分已尽,竟抑郁而亡。

崔护见到少女遗容,悲呼道:“崔护在这儿!”这一哭喊,少女竟悠悠转醒,死而复生。天公作美,崔护与少女终成眷属。

晚唐崔护确有其人,也的确留下了“人面桃花”的神来之笔。但他与桃花少女的纠葛,出自笔记小说《本事诗》——更像由桃花诗而展开的文艺联想,未必真实。不过,因为这段传奇,崔护还是被后人选作了桃花之神。

▍“桃花女神”严蕊:春花皆不似,总赖东君主

南宋年间,一桩诽谤案轰动朝野。案中最受瞩目的角色,是一位名为严蕊的弱女子。

她本是江南名妓,琴棋书画皆精,尤善作诗词小令。台州知府唐仲友惜才,为她赎身脱籍,放她还乡。不料这桩好事却引出了大风波。其时适逢理学大家朱熹至台州巡查,唐仲友是朱熹学说的反对者。一代鸿儒朱熹,也不知是误解,还是公报私仇,竟借着巡查权柄,上疏弹劾唐氏。他罗列的“罪名”中,就有“唐仲友与严蕊私通,有伤风化”一则。严蕊遭此横祸,被捉拿下狱、严刑逼供,却宁死不肯承认那捏造的“罪状”。

此事惊动了皇帝,他降旨将朱熹调任,转由岳飞后人岳霖负责此案。岳霖让严蕊陈情自辩,她作了一首《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神灵“东君”掌管百花开落,暗指严蕊命运全系岳霖抉择。最终,严蕊冤情昭雪,无罪获释,世人皆称赞她的气节。

除了这一语双关的小词,严蕊还有一首著名的《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非梨非杏,却有红白之色,还用了陶渊明“武陵人入桃源”的典故,所咏的正是桃花。到明清时,桃花品种“洒金碧桃”风靡,一枝花红白交映,更应了严蕊词中的描绘。人们便将这位风骨、才情并佳的奇女子,封作“桃花女神”。

▍“杏花神”董奉:妙手回春尊杏林


注:杏花单朵开放,花瓣十分饱满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江东吴国出了一位名医董奉。彼时正有名满天下的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为曹操隔空诊脉。董奉从未给大人物看病,却能与华佗并称“建安神医”。他所医治的大多是寻常百姓,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常怀仁心。

董奉隐居在福建山区的家中,找他看病,不用花钱、送礼,只需种树当诊金。重病治愈者,需在后山栽植五株杏树;轻病治愈者栽杏一株。如此十年,董奉居所周遭,成了一片蔚为壮观的杏林,有杏十万多株,春日繁花,夏日硕果。杏子成熟时,人们可以用谷子交换,董奉再拿所收的谷子去赈济贫民。

坐拥杏林、悬壶济世,董奉被尊为杏花神再恰当不过。而世人对医者的尊称“杏林中人”,也正是由他的事迹衍生出的。

杏的风评,也有与桃相似的演变过程。春秋时孔子杏坛讲学,“杏”曾是十分雅正的意象。宋朝叶绍翁写下“一枝红杏出墙来”纯属描绘春景,断然想不到后人会用“红杏出墙”指代女子不贞。然而人们欣赏杏花“轻红”、娇柔之态,宋朝后渐渐流行用它比拟美女。到明清时,杏花已成了风流女子的代称。因此,除了董奉,杏花神也有女性人选。例如阮文姬,此女名不见经传,仅有艳情笔记《钗小志》中提到她“插鬓喜用杏花”。如此杏花神,不但牵强,格调也差远了。

▍“梨花神”谢道韫:梨花冰雪质,轻絮寄才思


注:梨花成簇开放,花蕊带点红色

梨花、瑞雪、柳絮,皆是洁白轻盈之物,古人常用它们相互比拟。正是这种联系,让后人选出了一位才华横溢的梨花女神:谢道韫。

这位东晋才女最出名的,就是“谢家轻絮”的典故:名士谢安为本家子女讲解诗文,天降骤雪,谢安欣然问:“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子用“撒盐”来形容,侄女谢道韫却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赞赏不已。

后来谢道韫嫁入门当户对的豪族王家,东晋末期时世动荡,她的夫婿子女都被乱军杀死。谢道韫怀抱三岁的外孙,亲持兵器,带领家中女眷奋起反抗,终因寡不敌众被俘。乱军首领久慕其才,更敬佩她的骨气,当即释放她并派人保护。谢道韫便隐居起来,平静度过余生。

谢道韫既有“咏絮”名句,又有如雪高洁的品性,所以与轻絮、白雪相通的梨花,便请她做花神。

▍“李花神”韩愈:连天雪花当长歌



注:李花成簇开放,花朵小而细碎

李花洁白,理应为喜爱高洁品性的士大夫们所赞颂,无奈它总与桃花同时开放,人们往往将桃李并称,久而久之,单独观赏、赞颂李花之人也少——都是桃花惹的祸,抢了李花的风头!

然而总算还有人懂得李花之妙。“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就不惜辞藻,力赞李花。他有数首咏李花的长诗广为传诵,最知名的《李花赠张十一署》开头便道:“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只看李花,不看桃花,可谓不同俗流。

另一首诗中则说:“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素雅壮阔,颇得李花神韵。于是后人评选花神,都认为韩愈配称李花的知己。

南宋诗人杨万里还专门思度过:何以只见李、不见桃呢?一天他偶然夜观桃李,只见红艳的桃花晦暗不清,雪白的李花格外醒目。原来韩愈都是夜赏李花啊!

▍“海棠花神”孙道绚:误传春花信,何必醉春风


注:右图为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杨贵妃与艳压枝头的海棠花确实神似,可惜流传较广的花神“榜单”中,贵妃并没有占到海棠花神的位置

海棠花趣谈,有著名的“海棠春睡”——唐玄宗召见杨玉环,她宿醉未醒,被搀扶到天子面前,双颊晕红、钗横鬓乱,别具美态。玄宗便笑道:“这是海棠花没睡醒啊!”

还有苏东坡的一桩逸事。说是歌妓李宜(一说李琦),屡向他求墨宝而不得,一次酒宴上又敬酒求诗,苏子先卖关子:“东坡居士文名久,何事无言及李宜?”然后在众人诧异中续道:“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意思是:蜀地海棠有盛名,久住西川的杜甫却没写过海棠诗,我对着你这样海棠花般的美女,也只能赞叹,写不出文字来夸你啊!

杨玉环、李宜、杜甫、苏东坡,都与海棠颇有渊源。然而明朝人评出的海棠花神,却是一位不太出名的女子:孙道绚。

孙道绚是宋代才女,三十丧夫,终生守节。宋代又恰有一首“孙氏女”追忆亡夫的海棠花词《忆秦娥》,便有人误传为她所作,继而推她做花神。海棠娇艳易落,寓意或为红妆、或为伤春,怎么看都与孙道绚无关。她大约是众花神中,最稀里糊涂当选的了。■


(《青年文摘·快点》,摘自《博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