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用油抽检 苯并芘含量超标

 haosunzhe 2015-04-03

食用油是2015年国家食品安全治理的重点商品之一。短短三个月,食药监总局三次公布全国范围抽检结果。

上一次黑榜,付出的代价巨大:媒体穷追不舍,消费者避之不及。与其事后亡羊补牢,花大钱上央视做广告去正名,不如防患于未然,实实在在把力气投入到质量控制中。

三期抽检分别有47批次、21批次、17批次产品不合格。

油讯将今年三次抽检的不合格项目,进行了统计。雷区及高危项目一目了然,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食用油抽检,为何多见苯并芘含量超标?

2014年末举行的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学术年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粮油专家就此现象讨论,认为这是有些企业为了迎合市场对油脂香味的追求,采用极高的温度炒籽导致的。

事实上,浓香型的油脂并不是越香越好,使用极高温度处理原料极有可能导致部分增香型油脂中3-4苯并芘含量超标,这需要引起产业内的高度重视。

以多出现苯并芘超标的茶油为例

目前我国茶油的生产主要采用物理压榨法和化学浸出法两种方式。尽管采用物理压榨方式可从油茶籽中提取到质量较好的压榨茶油,但压榨后的油饼内往往尚有残余油脂。而再通过化学浸出方式对油饼进行处理,就能将残余油脂充分提取出来。

任何有机物在高温下都可能产生苯并芘,茶油的生产自然也不例外。为了提升出油率,茶油生产过程中通常会有高温蒸炒的流程。在蒸炒过程中,一旦温度过高,烧焦的茶籽中的脂类、胆固醇、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就会发生热解,并形成大量苯并芘。

湖南省一家机械制造公司的技术人员称,此类现象多见于普通农户和小型作坊式企业。这些生产者通常凭个人经验进行生产,蒸炒过程中可能出现温度过高现象。

这些生产者会将压榨后的油饼销售给规模型企业,供后者以浸出法再次提取茶油。在浸出过程中,企业通过向被打碎的油饼中注入易挥发的食用级有机溶剂,利用溶剂与油的亲和力,将残余的油萃取出来,但与此同时,残留在茶籽上的苯并芘也一并被吸纳到溶剂中。

根据我国《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规定,食用油中苯并芘含量的上限为10微克/千克(欧盟标准的上限是2微克/千克)。在历年国家质检总局对部分茶油的抽检中,有茶油产品中的苯并芘含量高达60微克/千克,是规定上限的6倍。

在食用油加工领域,业界共识是:国内现有的精炼技术能非常有效地降低苯并芘的含量,完全可以将其含量控制在10微克/千克的国家标准之下。

实际上,不只是茶油,在大多数食用植物油中都可能存在苯并芘。

武汉工业学院与河南工业大学曾对此进行过共同研究,他们认为,避免上述油脂品质安全隐患的方法主要是严格规范原料的选用,也即加工此类油脂时,必须规定采用新鲜、品质优良的原料,可以在油料酸价、过氧化值、黄曲霉毒素和3、4苯并芘含量等卫生指标上提高要求。

此外,在加工过程中,要规范加工条件,比如焙炒温度、焙炒时间等,在这些油脂的精炼过程中采取相应强制工艺措施,比如对生产工艺研究改进,减少焙炒油籽的比例等。

来源:中国食用油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