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中的难点

 文山书院 2015-04-03
中国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中的难点
2015-04-03 供应链金融

  1.供应链观念淡薄

  

  据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对北京、上海、天津等11省市200多家不同行业的企业调查,我国大部分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不理解。被调查的企业中,900/0以上的企业对供应链概念不理解,从行业情况看,零售业(89.6%)的情况要好于制造业(92.2%),制造业好于批发业(93.7%)。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目前供应链观念在国内企业中的接受程度还很低。

  

  2.信用体系不健全

  

  供应链管理追求的目标是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效益的优化,而不是组成供应链的单个企业的效率和效益的优化。这就要求供应链的各成员企业加强合作,信息共享。企业之间的关系已不是传统的“输赢”的敌对关系,而是“双赢”的合作和战略联盟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必须以企业之间的信任为前提,因此,完善的信用体系是供应链管理成功实施所必需的。

  

  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契约型信任,指相信对方将遵守诺言并按照协议执行,否则违约方将会遭到诉讼;第二种是能力信任,指相信对方所承诺的事情是会兑现的,这种信任可以免去商品的验收工作;第三种信任是信誉信任,是指双方都相信对方会对双方关系负责,双方都会愿意做超出契约所期望的事,并且并不期望得到对方的回报。这三种信任对企业都很重要,建立企业之间的信任应包括这三种形式的信任。

  

  诚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诚信度高的企业在融资、维系客户等方面具有优势;诚信还可以使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提高竞争力。西方发达国家由于有比较系统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90%的商业贸易采用信用结算方式,而我国目前信用交易的比例仅占20%。据有关专家分析,由于中国市场交易缺乏信用体制,使得国内生产总值的10%~20%为无效成本;企业之间“三角债”高达1.5万亿元;每年因为逃避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还有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有2000亿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