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渊造像之辛亥人物(二十):廖仲恺

 华山论剑802 2015-04-03
文渊造像之辛亥人物(二十):廖仲恺 - 奚文渊 - 海上绿蠡轩
奚文渊    廖仲恺造像 (2011年) 100x50厘米
 
文渊造像之辛亥人物(二十):廖仲恺 - 奚文渊 - 海上绿蠡轩
奚文渊    廖仲恺造像 (2009年) 100x50厘米
文渊造像之辛亥人物(二十):廖仲恺 - 奚文渊 - 海上绿蠡轩

       廖仲恺(1877-1925),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恺,广东归善(今惠阳县)人,生于美国旧金山华侨家庭,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国民党左派领袖

1902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入早稻田大学经济预科、中央大学政治经济科,并与有志青年相互激励,萌发了反清革命思想。1903年9月廖仲恺与何香凝访问孙中山,向孙中山表示“想参加革命工作,愿效微力”。随后遵照孙中山指示, 在日本“物识有志学生,结为团体,以任国事”,成为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积极追随者。 次年往天津筹设革命机关。1905年9月1日加入同盟会,任同盟会总部外务部干事、外务部副部长、会计长。随后曾奉孙中山命回国秘密进行革命活动。以“屠富”、“渊实”笔名在《民报》发表译作《进步与贫乏》、《社会主义史大纲》等,是最早介绍和探索社会主义问题的中国人之一。

武昌起义后在广州就任广东军政府财政部副部长。1912年5月任广东军政府财政司长,实行地税换契法、整理财政和税收等措施。宋教仁案发生后赴北京运动国会议员反袁。1913年8月,“二次革命”失败后亡命日本,1914年 协助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被任命为财政部副部长,继续为讨袁筹措军费,致力于反袁斗争。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是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和捍卫者。1925年8月20日,遭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右派所指使的暴徒残害而牺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