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圣珠江,与美丽同行·之三

 昵称22434031 2015-04-03

作者:王海军

刘三姐,你的家到底在哪里?
 
    说起刘三姐,恐怕每个人都会马上想起阳朔的大榕树,都会认为那里才是刘三姐的故乡。我一向也深以为是的。然而此行却有点让我迷糊了:刘三姐到底是哪里人?
    第一天,我们在封开国家地质公园参观时,导游小姐告诉我们,刘三姐是他们那里的人,不过名字叫做刘三妹,现在还有相关的建筑为证。只是后来,刘三妹到了广西,才改了名叫刘三姐的。这个说法,随行的人差不多都是第一次听到。
    第二天到了阳朔,刘三姐的品牌不光打得响,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阳朔旅游局领导介绍,刘三姐这个品牌每年要将阳朔的GDP拉动1到2个百分点!我以为,刘三姐的文章做得最好的非阳朔莫属了。
    没想到第三天到了河池,却惊奇地发现,这里的刘三姐品牌也打得震天价响。河池人宣称,刘三姐的故乡就在河池,而我们从河池经过的时候,的确发现河池有一个乡就叫刘三姐乡。宜州市(河池市的一个县级市)副市长向我们介绍,他们目前正大力发展旅游事业,尤其在大力推广刘三姐品牌!
    一路走来,一路都是刘三姐的影子,颇叫人惊奇。不过,我很快就释然了:如今是市场经济时代,只要能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东西,大家都在争取。这张牌打得好,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收获:一是进一步擦亮了刘三姐品牌,推广刘三姐文化;一是推动当地的旅游事业,提高当地的知名度,进而发展当地经济。当大家都在争打刘三姐这个品牌的时候,“刘三姐”实际上又成了联系珠江流域这几个地区的一条纽带,随风飘逸,优美而又轻灵。
    不过,此行真正让我对山歌大饱眼福和耳福的,还是在河池。
    进入河池的第一站,是一个名叫“壮古佬”的地方。这是一个具有浓郁壮族特色的山寨,应该是专为旅游开发出来的。在这里,我们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壮族同胞以他们独特的民族方式击节欢迎我们的到来。山寨脚下的小河,水平如镜,绿波不兴。两岸绿树林立,青翠欲滴。12位佳丽乘船在河上拍外景,让小河又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随行的摄影摄像工作者,个个忙得一塌糊涂。
    “壮古佬”为我们准备了一台带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篝火晚会。身穿节日盛装的壮族小伙和姑娘亮开嗓门为我们表演了精彩的山歌对唱。12位佳丽现学现唱,也与小伙子对起歌来。以前只在电影中见到的情景终于展现在眼前,原来山歌就是这样对唱的!
    广西是一个山歌的王国。广西的山歌源远流长。据介绍,至少在唐代,广西各地就形成了“歌圩”,四方歌手汇聚一地,搭起歌台,你盘我答,唱起那雅俗共赏、亦庄亦谐的民谣来。这些民谣中,有令人捧腹的风趣、诙谐;有催人泪下的辛酸、悲怆;有世态的炎凉;有爱情的悲欢……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传递出的实际上是民族的心声。
    广西人民爱听这样的山歌,爱唱这样的山歌。只要哪里有歌圩,哪怕几十里、上百里路远也要赶过去,一听为快、一唱为快、一睹为快。这种对山歌的执著热爱和追求,正是广西山歌、歌圩代代相传、历久不衰的原因。在山寨的展厅中我看到,广西文化部门对山歌也十分重视,举办了多届山歌大赛,产生了56位“歌王”。据说,“歌王”对歌时,往往歌逢对手,曲尽佳音,即兴对答,连唱几昼夜,热闹非凡。
    山歌其实是一条流动的民间艺术河流,河中的水始终保持着活力。昨晚在阳朔逛街时,看到一户人家办丧事,所唱的山歌中就融入了许多现代元素,包括党的政策方针给人们带来的好处等。这显然就是山歌新唱了。当地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山歌的路子越唱越宽。而我看到,有些山歌不知道是什么年代流传下来的,但显然彰显着现代观念。比如《再婚歌》:
               独木桥上生灵芝,
               妹无夫来哥无妻;
               有锅无盖难煮饭,
               热罐生蛆太背时。
               公鸡带仔怕仔病,
               母鸡带仔怕鹞鹰;
               不如合拢一笼住, 
               两边负担都减轻。
               妹在妹村当寡妇,
               哥在哥村当寡公;
               母鸡带仔容易过, 
               公鸡带仔难进笼
                ……
    篝火晚会结束的时候,12位佳丽与壮族姑娘小伙围着篝火跳起了壮族舞蹈。而我的脑海中却一直环绕着山歌。山歌,这一特殊的民间艺术形式,实在是广西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              
                                  ( 2006年12月23日星期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