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化石——水杉

 东方竹马 2015-04-03



  科学上的惊人发现——1亿年前称雄世界但后来却消失了2000万年的东方红杉,在中国内陆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仍然活着!”这是1948年3月25日美国《旧金山纪事报》上登载的一条头号新闻。这里所说的“东方红杉”或叫“黎明红杉”就是水杉。


  根据古植物学家的研究,水杉是一种古老的植物。远在1亿多年之前的中生代上白垩纪时期,水杉的祖先就已经诞生于北极圈附近了。当时的地球气候非常温暖,北极也并不像现在一样全部的覆盖着冰层,以后,大约新生代中期,由于气候的、地质的变迁,水杉逐渐向南迁移,分布到了欧、亚、北美三洲。根据现在发现的化石来看,几乎遍布了整个北半球,可说是繁盛一时。

  到新生代的第四纪,地球上发生冰川后,水杉因抵抗不住冰川袭击,从此绝灭无存了,只剩下化石的遗迹。可实际上它并不是真正的全军覆没。当世界各地水杉被冰川消灭时,中国却有少数的水杉躲过这场浩劫。原因是第四纪时,中国虽也广泛分布着冰川,但中国冰川不像欧美那样成为整块的巨冰,是零星分散的“山地冰川”,这种“山地冰川”从高山奔流直下后,盖住附近一带,却留下不少无冰之处,一部分植物可以在这样的“避难所”中继续生存。我国少数水杉,就是这样躲进四川、湖北交界一带的山沟里,活了下来,成为了旷世的奇珍。

  这些幸存“活化石”像隐士那样,在山沟中默默无闻地生活了几千万年,到公元20世纪的40年代被人发现了。


  水杉是乔木,高达35米,胸径达2.5米;树干的基部常膨大;树皮灰色、灰褐色或者暗灰色,幼树裂成为薄片脱落,大树裂成为长条状脱落,内皮呈淡紫褐色;枝斜展,小枝下垂,幼树树冠尖塔形,老树的树冠广圆形,枝叶稀疏;一年的生枝光滑无毛,幼时绿色,后渐变成淡褐色,二、三年生枝呈淡褐灰色或褐灰色;侧生的小枝排成羽状,长度 4-15厘米,冬季凋落;主枝上冬芽卵圆形或椭圆形,顶端钝,长约4毫米,径3毫米,芽鳞宽卵形,先端圆或钝,长宽几相等,约2-2.5毫米,边缘薄而 色浅,背面有纵脊。叶条形,长0.8-3.5(常1.3-2)厘米,宽1-2.5(常1.5-2)毫米,上面淡绿色,下面色较淡,沿中脉存有两条较边带稍宽的淡黄色气孔带,每带有4-8条的气孔线,叶在侧生小枝上列成二列,羽状,冬季与枝会一同脱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