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幌子(幽默笑话)

 随寓而安2010 2015-04-03

来源:一品故事网/ 作者: 随寓而安

世间百态(84

“幌子”一词乃是古语,原本是酒肆用布旗写上店名或其它惹眼的文字,高高地挂在门前一侧招徕顾客的。

后来,由于经商的、甚至政客们渐渐地学滑了,就时常出现那些“挂着羊头卖狗肉”的事件,所以幌子就有了另外一种含义:糊弄人的东西,显然是贬义。而且,长此一来,“幌子”多在有贬义的文字或话语里出现。

大的咱不提,单说说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幌子”。

那天,俺去菜市场买菜,看见红红的西红柿、绿绿的黄瓜都挺好,就是贵了一些,都在两块钱以上。偏偏俺有点儿抠门,看看这个摊儿、再看看那个摊儿,却舍不得买。

走了一段儿,看见一家商贩的黄瓜前戳着偌大的一块纸板,上书:黄瓜1.5/斤。俺立时来了兴趣,疾走过去问摊儿上的女老板:“一块五一斤的是那种?”因为我看见她摊儿上的黄瓜有两堆儿,就有些自知之明地问道。

“板儿后面的。”她的答话有些出乎俺的意料。于是,俺靠近纸板往后看了一下,是几根儿又小、又蔫儿的黄瓜。

女老板已然看出俺不想买的意思,就抢白了一句:“一块五一还想买多好的?好的都得两块钱以上。”

虽然俺承认她说的没错儿,但是对其这种摆虚“幌子”的方式却并不认可,她还不如别的摊儿,直接标出高价,起码给人一个诚实的感觉。

从那个摊位走开以后,俺不由得想起了朋友讲的一件事儿,也是挺糗的。

有一个衣服卖场,商品多是男式上衣,价钱从100/件到数百元一件不等。唯独有一家在衣服架子旁边戳着一个大牌子——“幌子”,上面写着“十元一件”四个大字。这个牌子绝对惹人眼球,走过的人不禁驻足问道:“哪件衣服是十块呀?”

“是这个。”摊儿主答道,随手掂出了一个袋子,原来是裤衩!

如此“幌子”,真不知人家是怎么创意出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