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一座避世小岛,追求宁静和纯朴民风的旅行者...

 关山123 2015-04-03

都说去一座小岛避开喧闹,可曾几何时,那些已然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的海岛,同样人声喧闹,景点雷同,海滩拥挤如集市。

追求宁静和纯朴民风的旅行者,不妨将脚步走得更远一些,也许,就在离热门岛屿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些小岛,静处世外,依然保持着海岛原有的模样。



南丫岛 港埠的慢活离岛


香港的乡下 发哥的老家

从中环码头随便跳上一艘去往榕树湾的港九小轮,半小时后,快节奏香港的浮华渐远,一座“丫”字形小岛慢慢浮现。

上岸,右拐,一边崖壁峭立,一边港湾帆影,再走几步,便是中西混血的榕树湾大街,戴斗笠荷担的婆婆与开着拖拉机去菜地的金发小伙交错而过,写满洋文店招的有机超市和散发着腥鲜味的海货摊比邻。

这个小小的离岛曾是香港的乡下,这里有史以来最有名的本地人可能就是周润发。如今越来越多的作家、艺术家和外国人搬到岛上,在发哥从小长大的鱼市、菜摊和海鲜大排档间,洋气地慢活着。


拿杆钓竿度一天

总有很多热爱钓鱼的人乘渡轮来南丫岛,日出日落,度过等待与收获并存的一天。岛上最常见的就是渔具店和海鲜店,略有所得,便提着去找相熟的店家活杀现烹,独斟小酌,心满意足。

岛上的索罟湾,是垂钓的好地方,也是体验南丫岛传统的好地方,渔排、三桅渔船、摇橹舢舨和龙舟以及古旧渔具和生活用品,依稀可见昔日繁荣小渔港的风情。

在渔民示范下,我织网结绳、起桅升帆,认真享受岛上劳作的清苦和愉悦。南丫岛特产虾膏和咸鱼,渔民们至今坚持传统制作方法,并相信这些能够传世的技艺才是最可靠的。以前,渔民出海时找不到医生,祖祖辈辈传袭下来的经验之一,就是如何在周围的自然环境中寻找可以药食兼用的原材。

亚热带气候,为这里带来了丰沛的降雨和阳光,万物滋长。岛上人擅长腌渍,新鲜采下的果蔬,吃不完便腌起来,比如青柠,腌成咸柑橘,既可以当零食止渴和风浪引起的恶心,又可以清热解火,喉咙痛时取两到三粒,放入杯中轧碎,注入水和蜂蜜,化痰润喉。

南丫岛海货店里随处可见的花胶,其实是从各种鱼腹中取出的鱼鳔,切开晒干后而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胶质,岛上人相信食花胶能令人迅速消除疲劳,对产妇和术后体弱者有巨大的复原作用。

绿色生活成为时尚

许多人来南丫岛的真正目的只有一个:找好吃的!

岛上饮食文化新旧交替,中西混合。建兴亚婆豆腐花、天虹、蔡记、棠记、森记、寿记、仁记、林记、威记……这些大大小小的老馆子里永远不缺人气。

与此同时,住在南丫岛的洋人们带来了咖啡馆、酒吧、披萨店、素食餐厅和健康环保的饮食观念。

岛上这么多餐厅,产生的废弃食油也多,人们自发形成了“绿南丫”项目小组,通过社区合作,将这些厨余废油循环再造,变成绿色清洁皂,极易被大自然生物分解,毫无公害。而收益所得,全部用于继续教育、支持和推广岛上绿色生活和饮食方式。

在慢生活中活着的南丫岛人,把自己也变成了绿色岛屿的一部分。


如何到达

渡轮:

[中环-榕树湾]从中环4号码头出发,大约需要35分钟。

[中环-索罟湾]从中环4号码头出发,大约25分钟。

周末船票会比平时稍贵一点。岛上任何景点都不用门票,全部免费。从渡轮下来后,可以一直步行到海滩,非常惬意。



可可亚岛 马尔代夫的秘密岛屿


诗一般的白沙滩

四面环海的船屋,窗外月影浮动,屋内涛声如歌。探险家伊本·班图塔1343年第一次登陆这个印度洋上的小岛,脱口而出的话,被老式打字机用斑驳的油墨打在水纹纸上:“上帝啊,我嫉妒拥有这座岛屿的人!我幻想它是只属于我的,属于我那想要归隐的灵魂!”

可可亚岛(Cocoa Island)真的很小,从岛的一头到另一头不过十分钟,然而霞光乍泻中,世上最美的景象横空出世:

粉到幼蓝的海水退了潮,裸露出绵延开去的洁白沙滩;细小的寄居蟹是海滩上醒得最早的的生物,它们通体透明,四下掘洞,像风一样迅速地奔跑;海鸟一定刚刚来散过步,沙地上还留着一串纤细的足印;一些珊瑚和贝壳被潮水遗忘在了岸边,奇特的地方在于,它们统统是白色的,白得没有一丁点杂质。

白沙之上,棕榈树下,落满大朵大朵橘红的花。这种海边野生的木芙蓉,盛放时是黄色的,然后慢慢转成红色。它们在夜里掉落到沙滩上,太阳出来后,橘红的一片,衬着白色和蓝色的海景,仿佛诗。


33间船屋一座岛

这座位于马尔代夫南马累环礁的私密岛屿,与世界顶级的潜水点仅数步之遥。岛上只有33间船屋,被栈桥整齐地串联在一起,一直延伸到温暖的礁湖,这些以古老捕鱼船为灵感设计而成的船屋被当地人称为“Dhoni”,看起来不大,里面却是空间十足。

船屋外,木栈道将岛的两端连接,一头看日出,一头看日落,中间还有一段木桥,通向岛的另一侧,那边花影扶疏,暗香浮动,珊瑚石筑起的海边小屋里,有人正在竹帘后随着雨点和涛声练习瑜伽。


珊瑚重生计划

听岛上的人说,库达吉里珊瑚礁那一带的海底沉没着一艘钢质的商船,残骸位于海平面以下2035米处,现在已经成为许多细小鱼类的聚居地;断裂的横梁碎屑吸引着海中那些黄色的“清道夫”们,还有漂亮的蓝色鳍的鳓科鱼四下游曳。

这个消息很是令人神往,起码我已经开始蠢蠢欲动起来,甚至想像手去触摸粗糙的彩色珊瑚的特别感觉。潜水中心的教练却对我说,马尔代夫的深海藏着世上最美的风景,然而这里的美是脆弱的,需要小心保护,最好只用眼睛见证,不要随便触碰。为此,可可亚小岛启动了一项珊瑚保护计划,将天然礁上获取的破损的珊瑚碎片移栽到海底的金属架上,两三周后,它们便开始形成新的珊瑚架。岛上客人若资助珊瑚架,离开后每六个月便会收到重生珊瑚的照片,随时了解生长情况。等到他们再次光临小岛,便可由教练带领潜到海里,近距离观察因为自己而重获新生的珊瑚架。而即便是没有光临海岛的客人,亦可参与到此次环保计划,所得收益将作为环保基金用于可可亚岛海洋保护研究项目,并回馈当地社区建设。


如何到达

与首都马累相距30公里,乘坐快艇至马累国际机场只需30分钟左右。岛的面积很小,非常私密,度假村的专属游艇会到机场迎送;村民也会关怀备至,嘘寒问暖,甚至可能你回到家了,还能收到问候的邮件。



四千美岛 老挝的花之群岛


迷宫般的沙洲小岛

对于东南亚唯一一个没有海岸线的国家来说,老挝最南端却神奇地拥有一片四千美岛(Siphandon)!这些在水一方的岛屿,与外界几乎不大发生联系,至今交通也不太方便,但那些真正的旅行家仍会不远万里涉水而来。

四千美岛其实是湄公河中下游一段开阔的河面上散落的一系列沙洲,有的彼此靠小桥连接,有的则只能靠船;雨季时河水上涨,从空中俯瞰看犹如网状迷宫。

只有“日出”和“日落”两条滨河土路和临水客栈的东代小岛(Don Det),俨然已是其中的一个大岛,但放眼四望,这里一片乡村景象,既没警局、邮局、供电所、电信局、银行,也没有游客中心、收费站,只有一所小学校,黝黑的孩子追逐打闹;高脚屋下,红脸母鸡正在孵蛋,水牛不紧不慢地嚼草;油绿稻田中,荷花开得正美。


世外小村无景点

东代岛从来就是个世外小村,所以没什么惊天动地的景点,也省却了许多参观拜访的时间,可以赤脚坐在湄公河畔的露台上,从日出坐到日落,喝茶、吃冰、读书,看夕阳下的大河奔流,万物如此静谧,无人打扰,真好。

次日清晨醒来,便沿日出大道一路向前,过十三孔拱桥,就到了另一座小岛东孔(Don Khone)。这里一样静美,几乎看不到人,却能望见唯一一座佛寺,立着门神和吐红舌的双龙。在雨水中斑驳的古老舍利塔,安放无名高僧的骨灰,边上一树白色鸡蛋花,老挝的国花,落英缤纷。


乡居人生最是悠闲

东孔岛虽小,却有不少值得一看的地方。比如“捉魂瀑布”,当地人相信人和动物死后,瀑布会抓住他们的魂魄将之留在这里--这里有许多岩石形成的险滩,我没遇到游荡的魂魄,却看到岛上人设置的拦鱼栅,运气够好的话,一天就能捕到半吨鱼。

除了瀑布,岛上还残留着一节当时法国人修造铁路遗留下来的蒸汽火车头--因为四千美岛河段的险滩太多,法国殖民者当时试图将一些小岛用铁路连接,绕开这些急流瀑布,打通一条绵长的贸易之路。这个设想没有成功,令四千岛至今保有静处世外的乡居人生,没有多少抱负。虽然外来的旅行者为这里带来了旅游的商机,但人们似乎也不太关心这个,既没招揽也没叫卖,懒洋洋地躺在鸡蛋花树下,眯觉。

有当地人会骄傲地告诉我,四千岛可出过惊天动地的人物,就在东空岛(Don Khong)那边,曾有个邮递员后来成了老挝国家主席,Khamtay Siphandone,他的姓就是“四千岛”的意思。


如何到达

可乘坐飞机前往巴色(Pakse),然后班车前往四千美岛。巴色每天有两班客运卡车到孟孔村,120公里,2.5美金,3-4个小时。孟孔村对岸的哈夏昆(Hat Xai Khun)距老柬边境35公里,有车到老柬边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