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殿朱林、石渠宝笈钤印图解 故宫博物院 文保科技部 王赫 中国书画中诗书画印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历来被人们称道。自元代以来,这种艺术形式迅速发展,并在明清两代达到高峰。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历代书画作品上钤盖有“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秘殿珠林”等字样的印玺。如今这些印玺已经成为书画作品的一部分,诉说着自己不平凡的经历。可这些大大小小,或圆或方的印章难免会让书画爱好者们在初次接触时迷茫困惑。它们到底是如何组合,搭配使用的,其中又有什么规范和故事呢?所谓一图胜千言,笔者试图通过图形化的表达,揭示其中的玄机。 《秘殿朱林石渠宝笈》初编: 《秘殿朱林》初编始自乾隆八年(1743)十二月,成于乾隆九年(1744)五月,《石渠宝笈》初编始于乾隆九年二月,成于乾隆十年(1745)十月,初编将书画作品分为上等与次等。贮藏地的殿座章(初编包括“乾清宫鉴藏宝”,“养心殿鉴藏宝”,“重华宫鉴藏宝”、“御书房鉴藏宝”四枚择一钤盖)。被定为上等的书画会另外加盖“三希堂精鉴玺”、“乾隆鉴赏”、“宜子孙”三枚印玺。 《秘殿朱林石渠宝笈》续编: 《秘殿朱林石渠宝笈》续编,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正月开始编纂,书成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长至。初入选的书画钤盖“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秘殿朱林(或石渠宝笈)最终著录于书中的书画加盖“秘殿新编”、“朱林重定”(或“石渠定鉴”、“宝笈重编”)二玺。另外贮藏于养心殿、乾清宫、重华宫、御书房、宁寿宫五处的书画加盖相应的殿座章(“养心殿鉴藏宝”、“乾清宫鉴藏宝”、“重华宫鉴藏宝”、“御书房鉴藏宝”、“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即所谓的“八玺全”。 《秘殿朱林石渠宝笈》三编: 《秘殿朱林石渠宝笈》三编,于嘉庆二十年(1815)编纂,至嘉庆二十一年(1816)闰六月完成。其中古今臣工书画钤盖“嘉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嘉庆御览之宝”、“宜子孙”、“秘殿朱林”、“朱林三编”(或“石渠宝笈”、“宝笈三编”)共六枚。 嘉庆御书、列朝宸翰涉及释道方面内容的钤盖“朱林三编”、“秘殿朱林所藏”二玺,其他内容的书画钤盖“宝笈三编”、“石渠宝笈所藏”二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