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驿路明珠——驻马店

 文山书院 2015-04-04

    一篇“看看你家乡改名前曾经多风雅”的网帖中,驻马店位居榜首,忍不住要说说驻马店地名的来源以及它和汝南的历史渊源。

    驻马店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地处淮河上游的丘陵平原地区。因明代起在这里设驿站而得名。

    史料记载,自明代起,这里就成为中原地区连接南北的重要官道驿站。如今在城区北看冷水河南岸,一座古官道石桥——三里桥还保存完好,成为驿站官道物质遗存。

    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有人类在驻马店这片土地繁衍生息。在境内的确山县刘店后胥山、驿城区柴坡村打石山等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证明这个时期已有早期人类在这里生活。

    驻马店城区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成为经济、文化、社会的区域中心,是从明代开始的。据《汝宁府志》、《确山县志》及清末安增《重修延禧明弘辛酉碑记》、全履愫《重修东岳庙碑记》记载,驻马店最初形成于明朝天顺元年(1457年),有安姓、张姓等开始在练江河北岸毗邻官道处建房,做小营生,因毗邻一个种植苎麻的地方而形成“苎麻”的名字。

    明朝成化十年(1474年),崇简王朱见泽就封汝宁,出于交通和政治需要,在这里设驿站,供文书传递、官员差役来往及商人歇脚、中途补给、住宿和换马。驿站的设立使这里开始成为人群的集聚活动中心,依托驿站,在周边开设马店,供商人投宿,使这一带人气兴旺,渐渐地,“苎麻”被其谐音“驻马”替代,成为驻马店的地名。

    城北五里堡村西古官道的青石条上有深深的车辙,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还保留完好。2006年,驻马店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市区南3公里大全庄村南的月亮湾,发掘出大片墓穴和一处建筑遗址,发掘出马厩、钱窖,考古人员根据宋代钱币、马镫等物品推断,这就是让驻马店人苦苦寻找的驿站遗址。更重要的发现是距遗址100米处的一处烽火台遗址,遗址高出地面1米,直径3米,中间有明显的火烧痕迹。这让考古人员异常激动,因为驻马店作为古驿站,只有文字记载而没有最直接的实物证明,这一发现是驻马店作为古驿站的最好佐证。遗憾的是,因为一些原因,发掘没有继续,遗址被夷为平地。

    虽然后来驻马店的隶属发生多次变化,“驻马店”三字却没有变化。但说驻马店属于汝南,也有其历史依据。

    在中国历史上,秦统一六国,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今天的驻马店归属颍川郡(今禹州市),后归属陈郡(今淮阳县)。西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置汝南郡,郡治汝阳(今汝南县),隶属豫州刺史部,辖汝阳(今汝南县)、阳城(今平舆县西北)、慎阳(今正阳县)等37县,两汉时期,汝南郡成为这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国时期,驻马店属于魏,为汝南、南阳分辖。明清时期,驻马店分属汝宁府和南阳府。1974年10月,驻马店市力车厂发掘一古墓,墓砖上刻有“明弘治元年河南汝南府确山县驻马店”字样。弘治元年即1488年,这个墓砖证明两点,一是驻马店的名称由“苎麻”而来至少是在1488年以前的事;二是驻马店在当时和汝南、确山的隶属关系。明清以来,随着驻马店的归属和管辖变化,先后更名为驻马店驿站、驻马店镇、驻马店人民公社、驻马店镇、驻马店市、驻马店地区等,但 “驻马店”这个名字没有再变化。

    多年来,包括很多外地人都认为驻马店这个地名很“土气”,一向自信的驻马店人也想让自己的城市名字更气派、响亮且显历史文化内涵,曾经形成要改驻马店名字为“天中”的舆论。2003年,驻马店市政府曾向河南省政府申请改名为“天中市”,专家经讨论认为,驻马店的名字代表此地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又加上特殊的原因,最终未获批。

    如今的驻马店早已经从500多年前的苎麻村和驿站,发展为辖8县1区、人口875万、面积15083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市,是国家和河南省重要的粮油、禽畜生产基地。厚重的历史文化,使驻马店拥有中国盘古圣地、中国嫘祖文之乡、中国重阳文化之乡、中国冶铁铸剑文化之乡、中国车舆文化之乡等民间文化品牌和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驻马店,犹如一颗古驿道上的文化明珠,散发着历史深处的光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