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鉴识青铜器

 学习学习学习77 2015-04-04

看皮壳、辨锈色

  锈色是真伪辨别关键之一。真锈是经数千年自然形成的有绿、蓝、红、黑等多种颜色,深沉致密,有金属光泽。铜锈一般可分几层,在贴骨处是黑锈,其上层是红锈,再之上是蓝或绿锈。铜锈的结晶斑多发生膨胀,会使底锈外翻,锈面上呈现褐、红、黑相间的凸斑。仰光侧视可见细碎晶体光闪,手摸有凸感。若锈色与器体合一,深浅一致合度,坚实匀净,其光泽显得柔顺、内敛,莹润而古朴,则为自然生成的锈色。若锈色浮在器表,色淡浮薄,结构松散,绿而无莹,缺润泽,就是伪锈。有三类铜锈可疑:(1)疙瘩锈:锈色深浅不一,呈较均匀的小块状,施于器物之某一部位,多为作伪者用涂料、油漆和树脂所做的假锈,多呈此状。(2)粉绿色锈:此锈多为浮锈,是急于求成的作伪者用酸、碱腐蚀而成。而真器多由内向外生成。(3)单一锈色:真器其包浆锈色应当层次丰富,坚硬而有光泽,斑斓可人。凡锈色单一,没有层次和金属光泽,并且质地疏松,一抠就掉,或用酒精一擦就掉,一般都是“速成”赝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