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朝青瓷莲花尊

 陶斋333 2015-04-05
青釉莲花尊.jpg

     青釉莲花尊,高67cm,口径19cm,足径20cm

青釉莲花尊1.jpg

       青瓷尊侈口,束颈,腹部硕大,腹下渐收,圈足外撇。釉色青绿。周身遍布纹饰,以莲花为主题。从口部到颈部的纹饰以弦纹分隔为三层,最上一层贴印6个不同姿态的飞天,中间一层饰宝相花纹,下层贴印团龙图案。颈肩部饰6个条形系。腹部装饰上覆下仰的莲瓣,上部覆莲分为三层,层层叠压,依次延伸,其中第三层莲花瓣尖向外翘起,第二层与第三层莲瓣之间贴印菩提叶一周。下部仰莲分为两层,莲瓣丰满肥硕。足部也堆塑覆莲瓣两层。

       这是1948年河北景县北魏封氏墓群出土的四件青釉仰覆莲花尊之一。形体高大,气魄雄伟。它综合了雕刻、刻划、模印贴花等装饰方法,特别是腹部,采用堆塑的手段,以仰覆的莲花瓣吻合而成,叶脉清晰可辨,将莲花完整、丰腴的姿态在这一仰一覆之中完美地表现出来,既是装饰,又是器身结构的一部分,毫无牵强之意,同时也避免了纯粹摹仿自然的作法,是装饰艺术的成功之作。

      北朝时期佛教盛行,这件仰覆莲花尊使用了飞天、宝相花、菩提叶、莲花等佛教装饰题材,反映了佛教艺术对北方陶瓷的影响

      中国南方也出土有类似的莲花尊,只是胎、釉化学组成差异较大。这种相同的时代风格,表明了南北之间陶瓷艺术的相互交流。



2、国家博物馆藏品--南北朝青瓷莲花尊

南北朝青瓷莲花尊.jpg
61573b19gx6CblFRX2t8d&amp.jpg
南北朝青瓷莲花尊 国家博物馆藏品


   青瓷莲花尊系北朝(386~581年)时期制作,尺寸:高59.5厘米,口径12.2厘米,底径20.2厘米。1948年河北省景县封氏墓出土,现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青瓷莲花尊是南朝时期青瓷的代表佳作。出土一对,大小、纹饰相同,造型雄伟庄严,装饰富丽华贵,是目前发现的最大、最精美的六朝青瓷器,受到国内外考古界和史学界的广泛瞩目,赢得了“青瓷之王”的美誉。
    青瓷莲花尊在我国南北朝时期非常流行,从留存至今的十余件器物来看,均是器形高大,釉色青绿,整器将刻划、浮雕、堆朔、模印、粘贴等多种技法施于一体,纹饰繁缛、上下辉映,它们代表了南北朝时期制瓷的最高工艺水平。浮雕莲瓣是莲花尊的重要造型特征,俯视时向外伸展的层层莲瓣宛如盛开的莲花。青瓷莲花尊大多出自墓中,应是带有宗教意义的随葬品,很可能是替代死者灵魂的栖息物谷仓罐。用于安放灵魂,而且加入了浓郁的佛教色彩,能超度死者亡魂,使其免受轮回之苦。可以认为莲花尊是佛教与中国古代灵魂观念结合的产物。
   此青瓷莲花尊长颈直口,外沿饰一对桥形耳,流肩,颈、肩部有六个双系环耳。贴塑六团花,六兽面纹,器身以多层仰、俯莲瓣堆雕,釉色莹润,积釉处呈浅绿色。器盖雕饰莲瓣纹,由于受佛教影响,青瓷上盛行莲花纹装饰。这件北朝莲花尊器型为早期北方青瓷的代表作。



下面这张就是故宫北朝青瓷莲花尊的实景图
它高67cm,堪称瓷中男儿,雄伟、庄严。

高55_8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