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豚的日记-豆瓣社区(手机版)

 彼岸流火 2015-04-05

自毁型人格的人总在自毁行为—自责—反省期—平淡期—继续自毁的循环中进行下去。同时伴有拖延、抑郁、焦躁、精力分散,疲惫的表现。喜欢通过对自己身体或精神的极限来挑战自己,比如明明已经困到不行但就是盯着手机不睡;或者很期待恋人的电话,明明接到电话很喜悦但要先装作不在乎的态度。

他们会无休止的逃避本来必须去做而且很容易的事,有一种暗中期望最差结果的表现。他们会对一些无法改变的事产生一种极端的想法,将自己陷在痛苦中无法自拔。

自毁型人格的人大都希望时间某个时刻可以静止。无需思考无需有任何主动的行为。一些小事也会体现,比如买了一堆自己爱吃的水果,但是就是不去吃它们,把它们慢慢放到腐烂,最终只能扔掉。买了一件很喜欢的衣服,但是一直没有穿它,并不是场合不对,总之就是没有穿过它,甚至吊牌都没有拆。

明明知道该吃得清淡,多吃蔬菜和水果,不该喝咖啡,但还是吃辣,吃油腻的食物,喝咖啡,晚睡晚期……一边难受一边埋怨自己,不知道自己干嘛非要这样,内心十分的纠结。

自毁型人格的人可能工作或者学习在他人看来还算是成功的,但是他内心却非常的不快乐。这种痛苦的根源一般来自别人不知晓的原因,他也完全避免与别人谈论自己内心的痛苦经历。

容易失眠、不能专心,记忆力变差,无休止地重复犯一些重复性的错误。

和朋友同事会有一些小摩擦,在当下情绪失控气的肺都要炸,有时自己拼命忍住,有时就会出口伤人说一些伤害对方感情的话。但是睡一觉或者隔几天,又觉得对方其实人不错,也帮助过你,并为自己的行为后悔。

自毁型性格的人内心专一,对恋人的依赖程度很高。而同时他的完全依赖和控制欲会使对方产生压力,他害怕对方的变心和离开,但是他的一些行为却反倒会使得对方离开自己,比如他会经常说:这样你是不是就满意了?既然你和我在一起这么不开心那就再不要联系我了。

自虐可能是自毁型人格的一种表现,但它并不等同于自虐型人格。自虐型人格在自虐完行为后会有一丝心理上的快感,而自毁型人格则对自己的自虐行有一种愧疚和悔恨,希望自己再也不要这样做,但是没多久,这种行为又会出现。

自毁型人格会有些轻微的人格分裂。而自毁型人格的终极之路就是抛弃那个人格分裂中已经不爱的自己,如电影《黑天鹅》、《搏击俱乐部》,要么重生,要么毁灭。要么身体上的毁灭带来思想上的重生,要么身体和思想一同毁灭。

当然大多数自毁型人格的人的症状只是轻微的,并不会对生活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它绝对曾经影响过你的生活,所以,仍要保持注意。



这是网上对自毁型人格的一些补充定义。

有一种人格叫做“自毁型人格”,是一种极端的偏执,常常为了逃避或者忘记宁愿陷入无法自拔的毁灭境地;

    自毁型人格会用“不信任”来看待世界,以此伪装,以此抵抗,以此期望能够在有朝一日足以承受假设之中所珍视之人之物必定离弃自己的命运;

    自毁型人格对伤痕万般痴迷,从不恐惧疼痛,爱向伤口撒盐;

    自毁型人格和黑暗情愫相依,彼此像无止无尽的缠绕;

    自毁型人格恰恰自恋,那个自我是个迷宫也是迷狂,需要抛弃,却屡屡失败;

    自毁型人格经常扮演受伤者的角色,能轻易的自伤、自厌,用恨做恶毒的伪装,堕入伤痕累累的迷局;

    乐观者建立信念也许一天,悲观者也许一年,自毁型的人也许用尽一生也未尝如愿……

    自毁型人格却往往天真,往往敢爱敢恨,往往无所顾忌,往往珍惜,往往执着;

    自毁型人格会常常产生极致的反面效应——自我保护;

可是,他们有个秘密,他们想要痊愈,某一天,也许他们真的能克制自我敞开心胸学会无保留的快乐,那一天,那段自我毁灭的代码也随即关闭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