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日背诵

 尤里蒙提 2015-04-05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牧童”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在古时,因为农业是人们从事的主要产业,繁忙的农耕生活中,农村的孩子往往会成为父母的小助手而牵着家里耕田的牛到野外去放牧,这一情景在农村非常普遍。因此,很多诗人都有对于牧童的描写。

  这首诗言简意浅,似大白话,与诗中描写的场景与人物相契合。题为“所见”,写的就是诗人在江南乡村中偶然见到的一幕,虽信手写来,但妙趣横生,如在眼前: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穿越了整片树林。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

  诗人袁枚,是清朝“乾隆三大家”之一,也是性灵学派的代表,他的“书非借不能读也”等名言都对后人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的诗主要特点是抒写性灵,表现个人生活遭际中真实的感受、情趣和识见,追求真率自然、清新灵巧的艺术风格。“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在寻常的你我看来,看不出什么惊天地的事情来。最多掩口一笑。你看全诗都写啥了,不就是一个牧童想去抓一只知了嘛。这也能成为诗的题材?是的,在袁枚甚至很多诗人的眼里,这些生活中的最普通最寻常最不起眼的小事,恰恰是最真实的,最宝贵的写作素材,就看你能不能捕捉到那灵光之一闪了。

  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奇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忽然闭口立”,“闭口”的原因交代了,至于“闭口”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都留给我们自己去想象了。这一个“闭”字,“闭”住的是声音,但留下的是孩童那天真烂漫的永恒瞬间。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译文】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钓鱼,
  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
  唯恐怕鱼儿被吓跑他不敢大声应答。
  诗人的这首《小儿垂钓》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他笔下的这个一千多年前的小孩至今仍焕发出迷人的童真,仿佛就在眼前。
  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由此亦可想见小儿不拘形迹专注于钓鱼的情景。  “草映身”,不仅是在为小儿画像,在结构上,也为下句的“路人借问”埋下伏笔。因为路人之向他打听,就因为看得见他。当然,三、四句更为传神,特别是那一个“遥”字,既写清了两人之间的方位关系,又点明了诗中两位人物的动作“借问”与“招手”的妙处来:路人远远地问路,势必要大声;而小孩在远处钓鱼,怕惊跑鱼儿,势必不做声,于是自然而然地出现了“遥招手”这个小小的动作,而且就此戛然而止,意味无穷。
  想起杜牧的《清明》诗中也有个小孩,“牧童遥指杏花村”,他也是在远处做出了一个动作——“指”,却使诗人心领神会、豁然开朗,这小小的一“指”也因为进入了杜牧的诗一起成名而成为经典的动作。胡令能的这首诗里也是如此,而且这里的“遥招手”更为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此时无声胜有声,丰富的体态语言,形神兼备地勾勒出了一个充满艺术生命力的孩童形象,无声的动作有时的确能胜过千言万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