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铁生:生与死、残缺与爱、苦难与信仰。

 华山论剑802 2015-04-05

青春记忆

邢仪画《史铁生》

史铁生说:“生命本无意义,是‘我’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了意义。”

震撼《通向众冥的自由之路》史诗般警世巨作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生于北京。2010年12月31日凌晨,他向人间告别的时候,离他的60岁生日只差4天。他18岁下乡插队,那个地方就是陕北延安的清平湾。3年后,21岁的他生了一场大病,被剥夺了走路的权利、奔跑的权利、跳跃的权利。他瘫痪了,躺在床上,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

史铁生:生与死、残缺与爱、苦难与信仰。

史铁生在放牛

    1974年,史铁生被安排到北京一家街道工厂工作,在这里,他开始了文学写作的生涯。他很快就“碰撞开一条路”,他的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得了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也成为中国当代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开始思考自己为什么写作,得出一个很朴素的结论:写作是为了活着。我活着所以我写作,我写作所以我活着。这是生命的辩证法,也是写作的辩证法。

史铁生:生与死、残缺与爱、苦难与信仰。

     史铁生长篇哲思抒情散文《我与地坛》里,史铁生说:“死是一件无须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的存在,是一种生命意义的象征,是一种生活姿态的象征,更是一种测量社会的象征,史铁生的一生为我们做出了深刻探究与精彩阐释。我们相信,摆脱了肉体苦难的美好心灵会在人间得到永恒

史铁生:生与死、残缺与爱、苦难与信仰。

      史铁生的长篇哲思抒情散文《病隙碎笔》,就是写于重病之中的人生感悟。他写道:“关于往日,我能写的,只是我的记忆和印象。我无意追踪史实。我不知道追踪到哪儿才能终于追踪到史实;追踪所及,无不是记忆和印象。”“我们生来孤单,无数的历史和无限的时间因而破碎成片断。”

史铁生:生与死、残缺与爱、苦难与信仰。
史铁生与妻子陈希米

    一个伟大的作家是活在读者心中的,由于读者的参与,他的生命得以恒久地延续。史铁生就是这样的一位作家,他属于读者,属于朋友,属于我们大家,也属于未来。

史铁生:生与死、残缺与爱、苦难与信仰。

濮存昕陈希米留电话,嘱她多保重。

    卓别林主演的《城市之光》将史铁生从“渴望死亡”的精神压力中彻底拯救了出来:片中的女主角想死,她把煤气打开了,卓别林扮演的男主角发现后,关掉煤气救了女主角。女主角对他说:“你为什么要救我?我想死,这是我的权利。”这时,男主角只说了一句话:“你急什么?大家早晚不是都要死吗?”

史铁生:生与死、残缺与爱、苦难与信仰。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史铁生:生与死、残缺与爱、苦难与信仰。

史铁生夫妇在邢仪的画室与邢仪夫妇合影

史铁生:生与死、残缺与爱、苦难与信仰。

    史铁生长篇哲思抒情散文我与地坛》;写地坛的古朴、宁静,写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光辉、写雨燕的高歌、写苍黑的古柏、写一个郁闷的人在古园中的徘徊、写对母亲的思念与歉疚……都能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史铁生:生与死、残缺与爱、苦难与信仰。

     在《病隙碎笔》中,史铁生说:“有一回记者问到我的职业,我说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
史铁生:生与死、残缺与爱、苦难与信仰。

    我与地坛》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与母亲的后悔,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地坛”是史铁生精神家园

震撼《通向众冥的自由之路》史诗般警世巨作 

史铁生:生与死、残缺与爱、苦难与信仰。

永在·扶轮问路

                              史铁生

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

  坦然赴死,你能够

  坦然送我离开,此前

  死与你我毫不相干。

  

  此前,死不过是一个谣言

  北风呼号,老树被

  拦腰折断,是童话中的

  情节,或永生的一个瞬间。

  

  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

  入死而观,你能够

  听我在死之言,此后

  死与你我毫不相干。

  

  此后,死不过是一次迁徙

  永恒复返,现在被

  未来替换,是度过中的

  音符,或永在的一个回旋。

  

  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

  历数前生,你能够

  与我一同笑看,所以

  死与你我从不相干。

震撼《通向众冥的自由之路》史诗般警世巨作 

史铁生:生与死、残缺与爱、苦难与信仰。

    我与地坛》中的那句名言:“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似乎史铁生有着超然于生死的天性。但人们未必知道,他这份迎接死亡的宣言看似洒脱,却是经历了多少痛苦思考才做出的。史铁生:生与死、残缺与爱、苦难与信仰。

    尼采的有句名言:“只有经历过地狱磨难的人才有建造天堂的力量。”这句话在卡夫卡那里也引起回响:只有那来自地狱深处的声音才是最美妙的歌声。史铁生在创作上取得的非同凡响的成就,正是他用生命建造成的天堂。让我们列队护送他步入这庄严的、象征精神财富的天堂吧。

震撼《通向众冥的自由之路》史诗般警世巨作 

【注】史铁生(1951.1.4-2010.12.31),北京人,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1969年赴延安乡村插队务农。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务虚笔记》,短篇小说集《命若琴弦》,散文随笔集《我与地坛》、《记忆与印象》、《灵魂的事》、《病隙随笔》、《扶轮问路》等。另有电影剧本《多梦时节》、《死神与少女》、《妄想电影》等。

震撼《通向众冥的自由之路》史诗般警世巨作 

 

电影《秋日传奇》主题曲-无限的苍茫与空旷 

 
电影《秋日传奇》主题曲-无限的苍茫与空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