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探秘:对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的形式分析-头条网

 自由自在新闻 2015-04-05

书法探秘】

对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的形式分析

梁三日

这两天有空,翻出“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觉得当时王慈他们这帮人对的形式敏感远胜于今人,说胜于今人是小看王氏兄弟了,应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才对,怪不得细柳营经常拿这个来作练习,看了这个再看九届国展作品,普遍显得苍白、混乱,法度含量太少了。

现在试着把自己的分析拿出来,给坛子上诸位方家过过眼,本人水平极其有限,武功又不正宗,诸位高才肯定有不同意见,看了千万要打击报复为盼。

用的理论,基本上是我所理解的张三形式构成五要素,当然了,只是我想当然的张三法,不对的地方,正好求山斋、东甫、红棉诸兄给我指正,上面是从“对齐”角度来分析的,下面,看线方向。

线方向,我个人觉得是五要素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因为涉及到笔势,笔势凡不对,笔意凡不对,都可以先从线方向上找找原因,线方向准确了,笔势肯定对,笔意也肯定对,甚至于笔法也肯定做对了(——当然前提是你的线方向是否真的每个细节都对了)。很多时候是,线方向准了,力度也出来了,味道也出来了。有的人写字很强调用气,用意念,唏嘿哈哼龙飞凤舞,表演起来很象那么回事,但笔画不一定有力度,因为连基本的线方向都没做好。

分析线方向,最好是按横、纵、斜方向分组单独来看,比较容易看得出相互的关系,这也是参考科学实验的方法,排除其他条件的干扰。如果开始时一下子全部所有的方向都同时研究,脑子和眼睛都不够用。

我觉得对线方向的研究,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会过份。我们看兰亭八柱,不管是冯摹,褚临褚摹,虞摹,有的人说互相不太象啊,各有各的风格,这是看外形,你要从线方向去看,那真是唯妙唯俏,每一个表情都丝丝入扣,一招一式都不含糊啊——只有赵临本最不象。李邕的字个人风格很强烈吧,但从线方向角度去看,简直就是大王圣教的翻版。王铎写行楷,八大那种鸟字,整个就是照搬圣教序。不过王铎把它写得肥些,让人以为是颜真卿(忠臣啊),八大夸张空间,但还是王字那个线序。山斋我说的对否?

布白,即空间的追求,晋人布白,我的理解,一是白的完整性,尽量做到完形(基本几何型状),越接近完形越具有视觉张力,越具有技法的意义;二是白的简约性,常常用复笔、重垒等方式合并空间(王铎是涨墨法),换取更大面积的可充裕呼吸的空间;三是白的大小对比,在意味上,即是空间的扩张与收缩:扩张者,有辽远、宏阔、旷朗的审美感受,收缩者,有紧张、凝炼、逼迫、神聚的感受。

就连这几个小字也不简单,古人的脑子显然比我们好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