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隙原子C、N对IF钢的织构、r值与时效特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固溶的C、N原子不利于{111}织构的形成,r值急剧降低。此外,C、N含量高还将会明显增大IF钢的时效硬化倾向。Nb、Ti等元素可以将C、N间隙原子从基体中清除出来,从而获得较纯净的铁素体钢,有利于{111}织构的发展和r值增大,并且保证了IF钢的非时效性。因此IF钢必须具有超低碳氮、铌钛微合金化等特点。IF钢的成分特点是:①为了获得良好的深冲性能,钢中的[C]、[N]、[Si]很低;②为Al脱氧钢。除了脱氧作用以外,Al对冷轧钢板的织构控制有重要作用;③对[S]和[P]控制要求相对宽松;④为了保证良好的表面质量,对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要求严格。日本企业提出IF钢冷轧板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尺寸必须小于100μm。从IF钢的性质可知,钢中最有害的元素是间隙原子C、N,为保证钢的深冲性能、表面质量、镀锌性能以及生产顺行,对钢中其他元素和夹杂物也有一定要求。根据对钢的有害程度,对钢中有害杂质排序如图1[11]:C:严重影响钢的深冲性能,必须尽可能去除,对于钢中残余的C,采用加Ti的方式加以固定。
N:对钢的有害作用与C类似,但因炼钢一般能将N控制在40ppm以下,而脱氧残留的Al能与N生产稳定的AlN,能将N完全固定,因此,N对IF钢的有害作用基本上得到控制。
夹杂物:对钢的表面质量和深冲性能有一定影响,应使钢中夹杂物尽可能少,尺寸尽可能小。
Si:一方面增加钢的强度,减少钢的延性,对钢的深冲性能有害;另一方面影响钢的镀锌性能。应尽可能减少钢中的Si含量。
S:在一定程度上(约0.005~0.006%)有利于C的析出,对提高钢的深冲性能有利。但是S过高则对钢有害。
P:对IF钢的延性、低温塑性有很大影响,要求IF钢中磷含量越低越好。在某些高强IF钢中作为强化元素提高钢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