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春意盎然。踏青郊游遂成为清明节的重要习俗。
“后生踏青,攀个好亲。”春天是春情萌动的季节,所以踏青时节总会有一些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发生。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佳话。清明踏青时,人们还乐于进行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拔河等多种户外娱乐活动。
除了扫墓祭祖、踏青游戏等习俗活动以外,清明节还有一些农事和饮食活动。前者与清明节气相关,而后者则体现了中国节日重饮食的一般特征。清明节气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饲蚕春耕、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所以民间有祀蚕神、禳白虎、请蚕猫、买桑叶、饭牛等与农事相关的活动。而中国节日文化的一个特征是伴随着特定的饮食习俗,清明节亦不例外。在许多地方,清明食品被赋予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我国历来以农业立国,清明节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关口,因此,许多地方的清明饮食活动就表达着祈盼丰收的良好意愿。对于清明节日食品,各地的人们不仅自己享用,还在亲戚朋友之间互相馈送,并用来作为祭祀祖先的供品。比如在山西南部地区,人家通常要蒸一个很大的象征全家团圆幸福的总“子福”,上坟时,将其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