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批评有利于强化监督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15-04-02 星期四对官员的公开批评不可阻挡。不平则鸣,民众不满意官员的表现,并据此提出的批评意见,如果找不到公开表达的主流渠道和平台,那么就会通过非主流途径自发传播扩散。在互联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借助各种信息化手段,民众的不满情绪和批评意见传播的范围更加扩大,方式更加多样,速度更加快捷。但是,自发传播的信息,可能会使批评意见变形失真,乃至混入谣言,解构批评的力量。既然无法阻挡民众的批评,那么因势利导,创造条件使批评公开,更为有利有益。 对官员的公开批评是切实解决问题的保障。公开批评可以满足民众维护知情权的需要,引起民众共同关注和参与,并保证批评意见送达被批评者耳中,使被批评者无法回避。由此形成的压力,使被批评者无论是否愿意都必须面对和公开作出回应,于是可以督促官员重视批评,切实克服缺点纠正错误,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对批评意见的回应,还可以沟通情况辨明事实,避免误伤无辜。 对官员公开批评有利于强化监督效果。权力需要民主权利的监督和制约,公民进行公开批评的权利,是民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表达权等民主权利的基础和内容。公开批评可以直接为正确评价、恰当任用官员的工作提供事实和民意信息,由此形成的民意压力,有利于促使心系民众的官员保持谦虚谨慎,坚持严格自律,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制约贪欲强烈的官员遏制对权力的任性和放纵,不敢无所顾忌地突破廉政红线,滥用手中权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