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工艺再生契机:找回生活的热情与价值

 九日图书1976 2015-04-06

传统工艺再生契机在于找回生活的热情与价值

传统工艺不是非遗保护的概念,传统工艺是一种找回个体生活价值的热情与价值观。

当代中国的经济快速起飞,在很短的时间内,价值观被彻底改变,金钱成为人们的唯一价值,那些累积千年的手工艺,储存在民间的艺术及文化,那些属于全人类的文化资产,都在很短时间迅速凋零甚至灭绝。

这一代人的富裕生活,付出的成本其实是巨大的,付出了祖先千年留下来的环境与文化资产。换得的又是什么呢?换到了昂贵没有品味的居家环境,包括污染的土地及建筑形式,丢掉了千年资累优美的器物及民间艺术,换回来那些巴洛克洛可可繁复欧洲品味的仿作家具。拆光了城市中美丽的共同记忆,换回来那些所谓四合院名称的新建筑空间或者是从未真正做过社区访谈,文化调查的所谓明星建筑师作品。这一代的中国因为急功近利,抛弃一切,奔向一个空洞令人害怕的生活方式,他们很快的就会明白,失去的是什么。

这种失落感,只有在某天,当身处于所谓昂贵的四合院会所中,主人能介绍的除了昂贵的地价,曾经是谁的旧宅外,没有任何与历史与文化有关的元素,环顾四周,一砖一瓦、家具及陈设,都是粗制滥造的现代仿品,不但没有创新,连传承的努力都没有。

这时你终于明白文化的消失是一点一滴的,最早消失的是人心中的那种价值观。

属于人类精神及艺术文化的基因也是如此,就像一代传递一代,累积千年的民间工艺,一旦消失就只能从典籍史料中臆想。现代中国的设计与自身的文化严重脱离,因为传统手工艺及民间文化的断层,无论是室内家居、建筑、服装、器具、工业设计等都有种苍白感。设计最需要参照的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千年所发展的地域及工艺文化。

转转会的一些成员多年来参与中国手工艺的再生与创新的工程,转转会也于今年参与主办北京设计周设计之旅:〝夏布之美〞的展览,未来将针对民间工艺与时尚生活部分进行更多的推动,期望透过艺术进入生活,并改变生活,让中国的民间工艺与现代化生活接轨,持续发光,持续璀璨。

以下将特别介绍致力于民艺及乡土文化推动的汉声杂志以及他们的故事,四十多年前的热血青年,如今黄永松先生已成花甲之翁,仍孜孜不倦的继续推动中国的文化基因库工程。


1971年1月,黄永松、吴美云、姚孟嘉及奚淞等四人,以「大汉天声」之理念,在台湾创刊《汉声杂志》英文版(ECHO),秉持着以「平衡东西文化交流」为出版宗旨。其企图接续东西文化之相融,固守「衔接傅统和现代」的信仰,以民俗文化艺术为已任,迈向民艺出版领域,而成为民艺文化的领航者。

ECHO Magazine 1971年创刊号封面

《汉声杂志》英文版总共发行6年,出版了61期。从1987年1月起,中文版《汉声杂志》正式创刊。探讨了「天、地、人」—有关中国历史、地理和人文的报导及论述。

1978年,《汉声杂志》(繁体中文版)创刊号《中国摄影专辑》

黄永松指出:「汉声的工作以传统文化的传承为根基,…1988年,海峡两岸开放,为汉声的田野调查拓展了辽阔的舞台空间。首先,为台湾的三大移民进行返乡寻根调查,推出泉州人、漳州人和客家人专辑。



在『初探文化母体』的系列专题中,也包括了器物文化、居住型态及古老风俗习惯的调查,完成《虎文化》、《福建圆楼》、《陕北年俗》专辑。」


福建土楼



黄永松更进一步叙述:「在推出属于濒临失传民艺的《戏出年画》之后,汉声已深切暸解到:在大陆偏僻村野,潜藏许多珍贵、宛如『活化石』般的民俗文化项目,在急速的现代化潮流冲激下,将飞快消失得无影无踪。为此,以『中国的』、『传统的』、『活生生的』、『民间的』,全面、快速、大量的从事调查、采集及整理成书的工作,这就是呼吁倡建『中华传统民间文化基因库』,并将汉声改版成为《民间文化剪贴》月刊的动机。」

黄永松为汉声擘画着未来:「1991年,以『老北京四合院』为主题的《民间文化剪贴》中,汉声首次提出了采集并保存民间文化的『天罗地网』。我们把民间文化划分、归纳成五种、十类、五十六项,使食衣住行育乐等传统生活智慧及表现全在采集之列。在详密的选题覆盖下,秉持一贯『计划编辑』方式,尽量『小题大作,细处求全』,使『中华传统民间文化基因库』的累积更加丰富,更能为未来人们的需求而服务。」


在手工艺方面:

曹雪芹風箏圖譜



民间剪纸精品


綿綿瓜瓞


吉祥如意


阳歌阳图

中国结

夹江造纸


中国女红


剪花娘子库淑兰


惠山泥人


杨柳青年画


诸葛村乡土建筑


手绘四川民居

梅县三村

古鎮磧口

婺源鄉土建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