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第三次去婺源采风了,这次的行程就是为了石城那一抹秋色,十一月底连续两次周末的阴雨让我错过了石城最漂亮的秋,到石城的时候高大的香枫已经败落,一地的枯黄让人心疼,唯独保留的是那袅袅升起的炊烟飘荡在古宅上空;远处,群峦叠嶂,层林尽染。夕阳下的石城你完全无法领略他的美丽,但是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山凹打在马头墙上,一幅美妙的国画秋色图便展现在你的面前,并随着光线和角度的改变而变幻莫测。 今秋的石城不属于我,可那最后一抹嫣红却被我牢牢的抓住,天青色的烟雨而我在等你。 ![]() ![]() ![]() ![]() 篁岭改造的已经差不多,去年一片灰败的景色今年已经欣欣向荣,秋天的篁岭最出名的就是晒求,晒秋就是农家用晒匾盛着秋收的农作物放在阳光下凉晒风干。篁岭一道秋天,既是丰收,又将储藏,于是家家户户窗口墙上都向外延伸着排排木架,构成了凌空而悬的空中晒架。架上摆满盛着各种各色农产品的圆圆晒匾,鲜红的是辣椒,嫩绿的像茶叶,雪白的数萝卜,金黄的不是菊花就是谷粒。一眼望去,层层叠叠,五颜六色,色彩缤纷。这本来是当地人解决山上无平地凉晒的无奈之举,无意之中产生的视觉效果却成了艺术家们的厚爱。于是乎下里巴人的农俗习惯摇身变为阳春白雪的文化精神,以前鲜为人知的山旮旯儿小村焕然成了现在闻名遐迩的“篁岭晒秋人家”景区。 篁岭还有一个出名的就是千亩的梯田花海,由于来的不是时候所以没去专门拍摄。篁岭一春(油菜花)一秋(晒秋),一上(天街)一下(梯田)总会让你目不暇接,但是,这商业化的进程让原本的古朴已经变的荡然无存。 ![]() ![]() ![]() ![]() ![]() 婺源月亮湾因江中有一江心洲如一轮眉月而得名,它依山伴水,水面平静如镜。因为修路,这次到篁岭多绕了将近一百公里的路程,恰巧的是从篁岭到婺源的国道路过月亮湾,停车拍了一张就匆匆上路了,走过路过也算到此一游了。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