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能忘却的纪念——纪念鲁迅先生

 CLib 2015-04-06

郑建钢

    鲁迅先生离我们而去已经120个年头了,学生时代我们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体验和模仿先生儿时经历,至读《呐喊》走入《阿Q正传》、《药》、《狂人日记》,继而《彷徨》、《故事新编》……让我们去思考现实的中国,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似乎依然在我们眼前浮现,他的思想、意识影响我们直至今日,他的精神依然在激励着我们前行……

    怀念鲁迅是我们的幸事,还是我们的不幸?“为了忘却的纪念”——既然先生都要“忘却”,而又何苦让我们再想起?读鲁迅的书,与鲁迅相遇是痛苦的,这需要勇气!要面对一种精神的拷问,人们有着各自的答案。而笔者认为,之所以不能忘却,是因:读鲁迅使我们开始思考什么是中国的脊梁,读鲁迅使我们唏嘘慨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读鲁迅使我们的头脑激烈地自检和索求,读鲁迅使我们学会另类审美,读鲁迅使我们对灵魂更加刻薄,读鲁迅使我们明辩:或愚蠢或智慧都要心地坦荡。

    敌乎,友乎?余惟自问。知我,罪我——公已无言。

    当然,从20年代始至今,对鲁迅的毁誉有之,批评有之,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作为中华历史上的一代文豪而存在,正如65年前郁达夫先生所说:“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特别是当今,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后现代主义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纪念鲁迅,反思历史,对于而今社会所存在的不要深度、不思理想和不求永恒,一切都是平面的、机械的、复制的和短命的过渡理念,都是一面很好的镜子;亦如鲁迅所说:“非有天马行空的大精神即无大艺术的产生”。到今天,我们仍然需要鲁迅这样的精神界的战士,需要有良知、有理性、为华夏与呼的“民族的脊梁”,需要这样的用如椽大笔书写我们这个大时代的艺术家。

    这就是我们不能忘却的纪念。

2001.9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