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风雅

 杨关桥 2015-04-06
   对于书法的学习、研究、实践迄今已有45年之久。然而,对于这门传统艺术学问,更多时候是以爱好者心态对待的,因此,极少参与所谓书法界的活动。当年书法热时如此,如今书法进入冷却期也是如此。原因只有一个,想最大限度地保持对于书法的那份“独立”与“自由”的心态与品格。不欲随流行,也无能追风尚,只是随性吟啸徐行而已。而对于书法之“现代”乃至“后现代”,则敬谢不敏,只能甘居人后,自守边界,如此则心安理得,有所不为乎?
回首前尘,愧多鲁莽,再睹旧书,悔为少作。襄日《现代书法家系列批评》与《现代书家咏诗》,均觉时过境迁,故旧事重温,曷胜感慨!重择已故40位现代书法家以诗咏之、以书写之,不仅遗珠有憾,尤惭句俚字平,乏善可陈,然敢野叟献曝,实随缘天性,又欲以此斯文结识同道雅士也。
此展诗、书之作,概出阅月间,未能精雕细琢,如磋如磨,一时兴到而成,不过滴水,略映日光,希博雅之士不吝以教。我于诗、书,虽耽之既久,而无师承,书写尚有师指点,诗词则纯出所好,而今老大,亦仍记少年时浏览唐诗宋词之“少年不识愁滋味”,却“到黄昏点点滴滴”,“怎一个愁字了得”之况味!
诗为民族文化之心。
字为民族文化之根。
书为一人心性学养之所发露。
值此小展之际,铭感于镇江博物馆、华侨博物院之大力支持,以及中国国家画院、中国书法院等单位之主办,也感谢所有学术支持方、承办方,媒体及诸多同道友人之关护,也为学弟钱陈翔之精心策划而认同感谢。

——梅墨生

乙未春正
名家专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