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斯拉之殇:汽车界的苹果毕竟不是苹果

 立业有方 2015-04-06
财报显示,特斯拉2014年产量为3.5万辆,销量为3.17万辆。其中,北美地区销量为1.74万辆,占总销量的55%;欧洲销量为9500辆,占总销量的30%;亚太地区为4750辆,仅占总销量的15%。而根据中国进口车数据,特斯拉2014年在中国销售4000多辆,而上牌量仅为2499辆。整整一年,特斯拉在华已经感受到了明显的高开低走,从万人追捧,到高管调整,特斯拉的马斯克现在估计还没想明白,为什么我这么好的东西,中国人怎么就不识货。当然,马斯克还有一点不甘心,都说我的特斯拉是汽车中的苹果,苹果卖那么好,没道理特斯拉卖不动啊。到底问题出在哪呢?
 
首先,特斯拉是汽车,而汽车就不是快速消费品,跟手机的快速迭代不一样,买个汽车是要开5-10年的,所以由于周期很长,对于很炫的东西,大家依然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会想这东西成熟不成熟?是否真的像传说中的那么好?
 
其次,特斯拉定位的科技人群,基本属于年轻人居多,而年纪轻轻就能拿出百八十万买汽车的人,在中国少之又少。大家还在为房子的首付而发愁,更别提汽车了。真有几个富二代,土大款要么接受不了高科技的文化,要么看不上这个价位的车。所以,从人群定位来说,特斯拉在中国是失败的,国内外零价差,未必是好事。马斯克也许不明白,对于跑车这样的东西,你卖便宜了,还真没人要。
 
第三,特斯拉不知不觉走上了营销之路,自打特斯拉入华之后,或大或小的展览活动,最爱用的三样展品就是大胸美女,草泥马,第三个就是特斯拉,这东西新奇特确实很吸引人,但看多了也就那么回事了。特别是特斯拉被专车玩坏了,比如易到用车AA租车这样的公司,干脆用特斯拉开起了专车,一下让这种高科技的神秘感荡然无存。被过度营销和曝光之后,给人的印象是,特斯拉不再稀缺,对于花了百八十万买来一辆街车土大款来说,恐怕十分的接受不了。
 
第四,特斯拉的线下体验不足,相比于满大街的奥迪、奔驰4S店来说,特斯拉的销售点凤毛麟角,想去试驾,都要在网上搜索半天。给客户的第一印象就是,这车用起来,维修保养一大堆后续问题都是麻烦事。
 
第五.关键的关键,充电问题一直没有特别好的解决,标成能500公里,但其实也就400公里左右就得琢磨充电的事了,这么用特斯拉的,还都得是胆大的,放眼北上广深这样的特大城市,又有多少特斯拉的充电站呢?我就曾经亲眼见到机会,3-4个人推着特斯拉艰难前行的感人场面。而解决充电问题的关键是要拿到批文,解决高层关系,特斯拉这点确实跟苹果很像,但苹果虽然很长一段时间没搞定移动,但并不影响苹果手机用移动的号啊,可特斯拉就不行了,没有成规模的充电站,这车顶多就是一个摆设,一个奢侈品,而不是一个工具。就像做手机做产品一样,特斯拉到最后给用户的感觉就是产品体验不好。之前花里胡哨的营销再好也没有用。
 
电动车本来就是个新鲜事物,如果没有政策上的倾斜,用户迁移成本将很大,而特斯拉的美国式思维,让他们在这方面动作缓慢,甚至远远落后于国内企业。再怎么说汽车也是个大件商品,消费者对待他的态度,绝不会像一般科技拼那么疯狂,况且百八十万的价格,即使想疯狂也不是随时都能疯狂起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