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采收,讲究几多?

 月光山百草园 2015-04-06




中药采收,讲究几多?

北京 邹慧琴 韩玉 闫永红




传,古时候有个叫张小二的小伙子,他患了一种名叫出血症的疾病,他的口、鼻流血,大便也出血,眼看张小二的生命危在旦夕。一天一位姓田的江湖郎中来到张家,一边诊治,一边询问病因最后他拿出一种草药的根研末,给病人吞服,过了一会儿,说也神了,张小二的血就给止住了。张小二全家感激不尽,一定要留田郎中在家住上几天。田郎中见张小二的病已快痊愈了,便告辞欲去,临行前,送张家一些草药种子。后来他们将它种植在园中,并加以精心管理。

过了一年,知府大人的独生女儿,也患了出血症,虽经多方医治,都未见好转。这位知府大人为此急得团团转,并贴出告示,谁能妙手回春,治好女儿的病,赏白银两。这天张小二揭下告示,带上草药,便直奔知府衙门,拿出药来研末,给小姐服下。谁知不到一个时辰,这小姐竟一命呜呼。知府大人大怒,认为女儿是他毒死的,将张小二捆绑起来,严刑拷打。张小二忍受不住这皮肉之苦,终于讲出了实情。

张小二供认后,知府大人即下令通缉捉拿那姓田的江湖郎中,不久田郎中就被差役捕到了。田郎中不服,大声辩道:此草药对各种出血之症均有奇效,但必须是生长三至七年的方能有效,张小二所用的药,仅生长刚满一年,时间太短了,没有药性,当然是救活不了小姐的性命。言毕,他请求知府大人当众验证,知府大人同意,于是他从差役手中要过利刀,在自己的大腿上划了一刀,顿时血如泉涌,接着他不慌不忙地取出药末,内服外敷,即刻便血止痂结,他这一用药在自己身上做实验的表演,使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知府大人也惊叹不已,无话可说。为了让后人记住这一件惨痛地用药教训,人们便把这种草药的根,定名为三七,表示该根作药用时,生长年限必须是三至七年的。


中药主要来源于植物药,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各个部位所含药效物质,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都会有很大的差异。也就是说,中药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采收季节和时间密切相关。




历代医家也早已重视到这一点。

陶弘景言:“其根物多以二月八月采者,谓春初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也。”李杲曰:“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孙思邈亦云:“夫药采取,不知时节……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虚费人工,卒无裨益。”民间也有采药谚语:“春采茵陈夏采蒿,知母、黄芩全年刨,九月中旬采菊花,十月上山摘连翘。”

这些宝贵的传统经验,已被长期临床实践证实,现代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槐花中有效成分芦丁的含量,在花蕾期可达28%,到了花期时便急剧下降;甘草中的甘草酸含量,在生长初期为6.5%,开花前期为10.5%,生长末期为3.5%。所以适时采收可以提高中药的质量。

利用传统中药采集经验,根据各种药用部位的生长特点,分别掌握合理的采收季节和时间是十分重要的。而植物药的不同药用部分,包括根及根茎类、茎木类、皮类、叶类、花类、果实种子类、全草类等,各自采收时间也不同。以下逐一举例介绍。


根及根茎类药材,一般在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及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采收,此时节根及根茎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最为丰富,通常所含有效成分也比较高,如牛膝、黄连、防风等;有些中药由于植株枯萎时间较早,则应在夏季采收,如浙贝母、延胡索、半夏等。


茎木类药材,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此时有效物质积累丰富,如关木通、大血藤、忍冬藤等。有些木类药材也可全年采收,如苏木、沉香等。


皮类药材,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此时树皮养分及液汁增多,形成层细胞分裂较快,皮部和木部较易剥离,采药后伤口较易愈合,如黄柏、厚朴、杜仲、秦皮等。根皮常在挖根后再行剥取,或趁鲜抽去木心,如牡丹皮、五加皮等。


叶类药材,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或者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如艾叶、臭梧桐叶等。但也有例外,如桑叶应在秋季经霜后采收。


花类药材,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在含苞待放时采收的如金银花、辛夷、丁香等;在花初开时采收的如洋金花等;在花盛开时采收的如菊花、西红花等。红花则要求在花冠由黄变红时采收;蒲黄、松花粉等不宜迟收。


果实种子类药材,一般果实多在自然成熟时采收,如瓜蒌、栀子、山楂等;有的在成熟经霜后采收,如山茱萸经霜后变红、川楝子经霜后变黄等;有的采收未成熟的幼果,如枳实、青皮等。种子类药材须在果实成熟时采收,如牵牛子、决明子等。


全草类药材,多在植株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收,如青蒿、穿心莲、淡竹叶等;有的在开花时采收,如益母草、荆芥、香薷等。全草类药材采收时大多割取地上部分,少数连根挖取、全株药用,如金钱草、蒲公英等。另外,茵陈有两个采收时间,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收的,习称“花茵陈”。


此外,在采收中药时,需要注意保护野生资源,计划采药,合理采挖。凡地上部分者要留根,地下部分者要采大留小,采密留稀,合理轮采。如此,保证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和为人类所用。






——摘自《家庭中医药》杂志2014年11月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