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或怕热:血液质量下降,体内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就像脏东西堆积了会发酵一样;产热散热不平衡。王清任称为“灯笼病”,一团热气闷在当中;用活血的方法把堆积的垃圾散散开,热自然就没了。这样的热往往呈现夜热早凉的特征。晚上重,白天轻。血为阴类,入夜后阳气潜藏,在血分就呈现正邪斗争的情形而发热,早晨阳气出表而热不显。而大多数情况并不能这么典型,这种发热,西医是莫名其妙,往往发热待查很多天没有结论,抗生素甚至激素都没有效果。而且,可以是低热,也可以是高热!(这种情形提示我们,正气不虚,瘀血较新) 渴欲漱水不欲咽:血主濡之,血液质量下降,脏腑口唇粘膜失于濡养,患者会自觉口渴,而身体并不缺水,遂出现自觉口渴,但不喜喝水的反常现象。(临床提示,此时瘀血已经比较典型了) 腹不满,其人言我满:气血是一对阴阳,血属阴而有形,一旦变质,总要占据一些地方,而人体警报系统也会发现报告,受重力影响,瘀血一般向下沉积,可容纳较多瘀血的地方就属盆腔了,静脉丰富,运动又少,位置靠下。外表看形态并未改变,而内部自己已觉胀满。(临床提示,瘀血已经形成,而且不少,但是尚不严重,因为不痛,不痛可能是没有堵住经络,也可能是正气不足无以驱邪) 痛有定处:当瘀血进一步发展,影响经络通畅,自然是不通则痛了;另一方面,身体也不会坐视,免不了正邪交争,故而疼痛;其特点是针刺样疼痛,痛有定处。(正邪斗争开始明朗化了,心绞痛就是其中一种) 其人喜忘:瘀血的存在,一方面是现有血液质量下降,另一方面新造血也受其影响(在一个脏乱差的环境中,能保存精美华丽的家具吗?出淤泥而不染毕竟少啊);所以,各个器官的血液供应质量和数量都打了折扣,但是像心脏和大脑这样对需血量大的器官尤其敏感,心脏缺血是不可以容忍的,马上绞痛;大脑呢,只好委屈一下,降低运转速度——健忘。(比起疼痛来,说明正气有所亏虚了)健忘最常见。不过影响到精神系统,意识不能自主控制,也可能或默然抑郁,或暴躁发狂。 能食或异食癖:瘀血的状态继续,身体也会有自救;渴不欲饮是一种,但是饮解决不了问题,还有个途径就是食,一种是食量很大,通过增加数量来补血;另一种是吃一些怪异的食物,常见的有喜食生米、吃土等,通过改变质量来改善血液;不过身体已经进入了恶性循环,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不健全,所以越吃越饿,越饿越吃。(临床提示,瘀血比较深了,正气进一步虚弱) 交节病作(过敏):倘若正气无力驱邪,邪气也并不进展,平时大约相安无事,但是外界环境在不断变化,身体原本要不断调整以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就差了;或者外界环境正好又对瘀血有所帮助的话,身体必然会经历一番不适,常常以发作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发的急一些的,就有点今天过敏性疾病的样子。古人说,交节病作,必无补法。说的就是这种内有伏邪的情况。(当然,伏邪不一定是瘀血。不过正气之弱邪气之强已经不容迟疑了,再不理,恐怕就要出事了,接下来看:) 出血:血液质量进一步下降,很多正常的功能开始丧失,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凝血功能了。正常的血液在皮肤破损遇到空气后是会凝结的;瘀血不会,就像月经一样。瘀血占据血管,新血不能归经,这种很难止血。(终于出事了吧,但是这时候果断的活血化瘀,可以起到不止血而血止的奇效,云南白药当中就有这样的成分,所以止血的范围就很广,是止血圣药) 癥瘕:如果正气不弱,可以抗邪,但也不强,无法驱除体外;结果大约是分庭抗礼,坏人们占山为王。瘀血本身可以结块,也可以把他们所浸润的细胞搞变质了——癌变。可以摸到有形包块了。(而不仅仅是自觉症状的“我满”,邪之深重,大约可以想象) 肌肤甲错,两目暗黑:矛盾不会停止运动,阴阳总是消长。瘀血不除,正气终被蚕蚀。细胞长期缺乏营养,代谢水平低,表皮细胞不能及时脱落,变成死皮硬皮;五脏精华将尽,神彩难觅。(这恐怕是正气削弱到极点了) 以上不过是将临床上瘀血的辩证眼目略加归纳,其实远不止此,久病入络,病形多变,所谓久病多瘀,怪病多瘀。有兴趣,可以去翻翻《医林改错》《血证论》奇形怪状不可胜数。但是不管症状如何多变,内脏既然瘀血,舌质必然青紫,(唇萎舌青),甚者舌下静脉曲张,成团成簇;脉道不利,搭脉必然滞涩。此乃一定不易者也。临床上有上述症状,再加上这个舌苔脉象,就算是瘀血的铁证了!证据确凿,就可以放心治疗了。 瘀血治疗 瘀血之治疗总以活血为主,活血又可据血病的久暂,正邪之对比可分三种情形:一种是机体缺血机能下降为主,故用补益性活血药,地归芍芎阿胶之类。二种是机体尚有能力排瘀血,故以一般活血药助其排之:桃仁丹皮红花大黄之类。三种是时间经久,瘀血固着难去,甚至机体因为瘀血发生改变,或者精神狂乱或者形体甲错或者结块有形,用强力破血药,大率为虫类:水蛭虻虫土元地龙之类。三种情形可以单现,也可二者并见或三者同见。 若要方便简单也有方法:首先是放血疗法,瘀血去而新血自生;刮痧拔罐,使瘀血离开经络,元真通畅,自可逐渐吸收瘀血。最近还发现,拍打吊痧的方法也不错,心肺有邪留于两肘;肝有邪,留于两腋;脾有邪,留于两髀;肾有邪,留于两腘。不过拍打吊痧钻心之痛只有尝过的人才知滋味,不过刚开始痛,痧出之后则越拍越舒服;思之良久,若有所悟:诸痛疮痒皆属于心,心主血脉;瘀血之病,乃是心病;拍打疼痛,乃是治心。君主之官一振作,则邪气无遁形;难怪乎拍打疗法收效神速。 当然,仅仅因为识得瘀血,而用活血化瘀的药物,还不能尽善尽美,因为瘀血的产生有其原因:治病要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瘀血要活血不错,瘀血之因呢?气虚要补其气,当归补血汤用大量黄芪补气在先,常量当归补血,还有有名的补阳还五汤;气滞的要行气,血府逐瘀汤当中有四逆散行气解郁;血寒的要温经散寒,比如少腹逐瘀汤中有姜桂茴香;血热的还要清热,三黄泻心汤,泻火而鼻衄自止,犀角地黄汤用犀角清透血分的热毒;名方之所以是名方,就是因为制方者用思精微,看深一层,而在实践中稳操胜券,屡试不爽;学名方,其实学的就是这锐利的眼光。 但是,若要刨根问底,真正的原因,恐怕还在日常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上。所以,早日远离喧嚣纷扰,放下勾心斗角,免得女怨男痴;回归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的生活,才是杜绝瘀血为患的根本啊。正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