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西四大书院之一

 文化龙乡 2015-04-06

  鹅湖书院座落在上饶地区铅山县鹅湖山北麓,唐人王驾一首“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的诗句勾勒出一幅富庶悠闲的鹅湖田园美景图。

  鹅湖书院与豫章书院、白鹿洞书院、白鹭洲书院一起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座落在上饶地区铅山县鹅湖山北麓,唐人王驾一首“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的诗句勾勒出一幅富庶悠闲的鹅湖田园美景图。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强调“格物致知”)和陆九渊“心学”(主张“发明本心”)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见面。陆氏兄弟应约来到鹅湖寺,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淳熙十五年,辛弃疾与陈亮访鹅湖,在鹅湖寺同憩,瓢泉共酌,长歌相答,极论时事,亦留下一段佳话。

  为纪念“鹅湖之会”,后遂建四贤祠,淳祐十年(1250年)朝廷赐额“文宗书院”,明景泰年间更名为“鹅湖书院”。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书院又一次“辟旧址恢扩之”,康熙亲书“穷理居敬”匾额和“章岩月朗中天镜,石井波分太极泉”楹联赐书院悬挂。更使书院闻名天下。

  这所书院,自南宋至清代,八百多年来,几遭兵毁,又几次重建。其中尤以清代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整修和扩建工程规模最大:新筑山门、牌坊、大堂、浮池、拱桥、碑亭、御书楼;两侧更修建厢房数十间,作为士子读书之所。至今牌坊、泮池、后殿、厢房等建筑保留尚完好;泮池两侧的厢房内,尚存明、清两代古碑13块,是研究这座书院历史的珍贵资料。

  1957年,鹅湖书院被列为首批江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革文化命”期间遭“红卫兵”破坏。1983年,鹅湖书院按原样大规模修复,主要建筑安排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自北向南次第而建。书院基址无变,风貌依旧。2001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将鹅湖书院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鹅湖书院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文来源于:17U一起游(自游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