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妃阿巴亥是不是皇太极害死的?

 汉青的马甲 2015-04-07

 

            

要大妃阿巴亥以身殡葬,真是努尔哈赤的遗命吗?

如果不是,阿巴亥的三个亲生儿子为什么没有站出来保护母亲呢?

如果是,三个儿子还未成年就要了他们亲妈的命,太祖对这个宠爱有加的小妻子哪来那么大的仇呢?

 

                 “小姨娘”和“大公子”的要命绯闻

 

根据文献记载统计,努尔哈赤一生之中共有十七位妻子。虽然距中国古代帝王妃嫔如云的情形相比略为逊色,却也称得上是妻妾成群、艳福不浅了。

对一个普通男人来说,妻妾成群固然艳福不浅,但众多老婆难免会彼此嫉妒,争风吃醋,令人头疼不已。即使身为一代汗王的努尔哈赤也难免后院起火。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努尔哈赤的两个庶妃告发:阿巴亥与大贝勒代善来往密切,关系暧昧。大福晋曾饰金佩珠,锦缎装扮,备佳肴,深夜出宫,去大贝勒府与代善幽会。

听完两个庶妃的话,努尔哈赤备感诧异,半信半疑,但因为此事所牵扯到的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自己的大福晋,而另外一个则是自己有意确定为汗位继承人的儿子,在思考再三之后,努尔哈赤不愿因此而家丑外扬,就亲自出面向众人解释说:“我曾说,待我死后,要将我的幼子等以及大福晋,托大阿哥(即指大贝勒代善)照顾抚养。以有此言,大福晋倾心于大贝勒”,以此来平息因庶妃塔因查告发而掀起的这场轩然大波。

作为后金汗国最高统治者的努尔哈赤已经亲自出面干涉了这件事,后金群臣本不敢再有任何异议或者怀疑,事情也应该就此告一段落了。但是,因为这件事牵涉到了汗位继承人的大贝勒代善,也就是说,因为这件事已经同未来的汗位传承建立起某种微妙的关系,所以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努尔哈赤的想象。

被挑唆的庶妃塔因查一口咬定大福晋同代善有染:“每当大臣于汗屋聚筵会议时,大福晋即以金、珠妆身,献媚于大贝勒。”

这是一个非常狠毒的计策,因为这种谣言是无法澄清的,你越是想去辩白,就越有可能被人怀疑真有其事。阿巴亥与代善真正地体味到了其中的尴尬与无力。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努尔哈赤虽然没有抓住大福晋与代善有染的确凿证据,但是也架不住身边的人一再煽风点火,从维护家庭声誉考虑,只得借口从阿济格家中搜出了大福晋所藏匿的绸缎为由,将大福晋休弃。

 

                     猜忌是扎在太祖心中的刺

 

大妃阿巴亥,姓乌拉那拉氏,是乌拉部贝勒满泰的女儿,十二岁时嫁给努尔哈赤为妃。天命五年,努尔哈赤的第二位大福晋富察氏因罪被废,乌拉那拉氏被继立为大福晋。

努尔哈赤一怒之下曾离弃大妃,后来看在大妃为自己生了三个儿子的份上,又恢复其大福晋的身份。当然,汗王的心里,还是放不下这个比自己小了三十一岁的女人,只是不愿意公开承认罢了。

但是,喜欢归喜欢,阿巴亥与大贝勒有染这件事始终是根刺,一不小心就会刺痛努尔哈赤多疑的心。

那么,阿巴亥为什么对大贝勒代善“情有独钟”呢?其中还有一个原因,这得从清初皇室的“收婚”习俗说起。

作为关外的少数民族之一,满洲继承了传统的收婚习俗,“嫁娶则不择族类,父死而子妻其母。”即父亲死后,儿子可以将其后母收为妻子;哥哥死了,弟弟可以将嫂子收为妻子。

因此,努尔哈赤才说出,自己死后,要将大妃与幼子托付给大贝勒代善。这种托付,实际上就是收婚。而大妃在努尔哈赤尚且在世的时候,向大贝勒代善频频示好,暗送秋波,这就太过分了。

在满、蒙两个民族中,已婚女子改嫁他人,是屡见不鲜的。

在努尔哈赤的后妃中,最能体现女真人婚俗的,是“衮代皇后”富察氏。据《清皇室四谱》卷二皇后篇记载,“富察氏名滚代,莽塞杜诸祜之女,初适人,生子昂阿拉,复归太祖”、《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传一“继妃,富察氏”,“子二:莽尔泰、德格类。女一,名莽古济”,从中可以清楚地知道,富察氏在嫁努尔哈赤之先曾有丈夫,并生有一子。富察氏原是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三哥索长阿之孙威准的妻子,她的丈夫死后,被努尔哈赤纳为继室。又为努尔哈赤生了二子一女,并一度成为努尔哈赤的大福晋。

而皇太极的东宫妃,蒙古扎鲁特部落戴青贝勒之女,在为皇太极生下两个皇女之后,却因“不合汗的意”,被迫改嫁出宫,嫁给叶赫的德尔格台吉的儿子南褚。而此时,她为皇太极生下第九女仅十一天,还没有坐完月子。

清初皇室这种在汉人看来不可想象的婚姻遗俗,就是建州女真人原有的“婚嫁不忌异姓四、五寸”,即不受辈份限制,可以任其婚配的旧俗。到清崇德年间,皇太极下令禁止这种婚姻陋习,“凡娶继母、伯母、叔母、兄嫂、弟妇,永行禁止。”

努尔哈赤去世时,阿巴亥痛哭不已。因为她是后金国的大福晋,也是努尔哈赤最心爱的女人之一。如今老汗王驾鹤西行,自己年仅三十七岁,三个儿子还小。当老汗王活在这个世上时,无论如何,她和她的三个儿子还有一个依靠。而且,假如老汗王身体健康,再多活几年,等她的三个儿子长大成人,势力稳固了再去世,那时,她也不会感觉这么孤苦无助。

阿巴亥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并且情况比她所预想的还要糟糕一百倍:执政的诸贝勒要求她为努尔哈赤殉葬,而所找的借口非常的冠冕堂皇,即老汗王努尔哈赤生前曾有遗命,要求如此办理。

史书记载:阿巴亥丰姿绰约,但是嫉妒心很强,总是令努尔哈赤不高兴。她很不安分,但最终被努尔哈赤的英明制服,留下恐怕以后成为国家动乱的祸害,因此努尔哈赤曾经对诸位王公贝勒留下遗嘱:‘我死后,一定要让她殉葬。’”

努尔哈赤要大妃为自己殡葬,一是恐她三子长成以后,仗着国母大福晋的地位作乱。第二个原因,应该是对她不忠的惩罚。生前不断猜忌,死后更要彻底断绝大妃和代善的非分之想。

大妃则认为,努尔哈赤去世前五天,自己一直随侍在旁,大汗并没有当面提出让自己殉葬,甚至没有流露出这样的意愿。

无奈的是,四大贝勒众口一词,四位小贝勒包括大妃的三个儿子,二十二岁的阿济格、十五岁的多尔衮、十三岁的多铎也没有异议。要知道,在当时,十四岁的女真人已经是娶妻生子、成家立业的成年人(后来,这也是清朝皇帝亲政的年龄)。这表明,共柄国政的八和硕贝勒可能确实听到过努尔哈赤说过这样的遗命。

被逼无奈之下,阿巴亥悬梁自尽,以身相殉。此后的清代官方史书中,对此事记载得十分简略,只是记载说:“孝慈皇后(皇太极生母孟古)驾崩后,努尔哈赤立乌拉国贝勒满泰女乌拉那拉氏为大妃,辛亥辰刻,乌拉那拉氏以身殉葬。”

多年以后,多尔衮抱怨过皇太极夺了自己的汗位,却从未提到过皇太极逼死自己的亲生母亲,应该不是没有原因的。

 

               阿巴亥不得不死的三个理由

 

殉葬作为一种野蛮而残忍的落后制度由来已久,尽管早就有人提出应将其予以废除,却始终未曾彻底消失。明朝代替元朝之后,在复兴中原先进文明的同时,也恢复了这种落后的殉葬制度。明朝的成祖、仁宗、宣宗等都曾强迫大量的妃嫔为其殉葬。

朝鲜《李朝实录》中颇为详细地记载了明成祖死后三十余名妃嫔被迫为其殉葬的惨剧。

公元1424年,明永乐二十二年十月的一天,已经被预定为殉葬者的三十余名妃嫔先是被带到殿外用餐,之后便被带到了殉葬的殿堂之中。殿堂之中已经放好了三十余张“小木床”,这些妃嫔被勒令站到木床上去,在她们的头顶上方是已经准备好的绳索,“殉葬者哭声惨绝,声震殿阁。但只能就范,别无生路。宦官迫使她们将头缪入绳索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转瞬之间,三十多个如花似玉的妙龄女子就被活活地吊死了。

而阿巴亥不得不死的理由是什么呢?有三个:

第一,大福晋阿巴亥的得宠,早已引起许多人的嫉妒和不满,而大福晋性情善妒,从不懂得掩饰自己的情感,估计也得罪了不少人,早就成了人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努尔哈赤在世之时,人们尚且有所顾忌,诸人不敢轻举妄动,不敢对大福晋流露出半点儿的不敬。但等到努尔哈赤死后,他的遗孀大福晋也就成了待宰的羔羊,并且无力还手。

第二,新君政治集团的需要。对于任何企图争夺汗位的诸子或者将来继位的新汗而言,大福晋都是一个潜在的政治威胁。因为乌拉那拉氏身为后金的国母,地位至尊,如若不让她殉葬,等到她的三个儿子长大成人之后,倘若出现母子联合的局面,那么对即位的新君将是一个巨大的政治威胁。权衡再三,也只有先下手为强,借此良机先行除掉大妃。

第三,努尔哈赤在世之时,又曾明白说过待其死后要以大妃乌拉那拉氏殉葬,诸贝勒也就乐得以此为借口,名正言顺地向大妃乌拉那拉氏开刀了。

由此看来,说阿巴亥是皇太极阴谋害死的,的确是有些冤枉。在这件事上,皇太极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