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备战2015年高考“全国百强校”模拟金卷分项汇编第二期专题6:古典诗歌阅读

 许愿真 2015-04-07

备战2015年高考“全国百强校”模拟金卷分项汇编第二期专题6:古典诗歌阅读

1.(15届黑龙江哈师大附中第一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 隔绵州。

【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小题1】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感情?请作具体分 析。(5分)

【小题2】诗歌颔联和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2.(15届江西师大附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夏日三首(其一)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小题1】 这首诗运用了反衬手法表现环境的“清”,请简要说明。(5分)

【小题2】 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6分)

3.(15届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

邯郸道上

清·宋荦

                                       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

                                       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

注:唐《枕中记》载,少年卢生在邯郸客店中自叹穷困,却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及醒,店主所蒸黄粱尚未熟。后人称此为“邯郸梦”或“黄粱一梦”。   

【小题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4分)

【小题2】简析本诗结尾句所使用的表现手法。(4分)

4.(15届重庆南开中学高三9月月考)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谢薖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注]①锦楼:乞巧节时,当时富贵人家在庭中所结的彩楼。

【小题1】这两首词的最后两句都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2分)

【小题2】请说明两首词中都用到了什么典故,并分析两位作者用此典故的不同用意。(5分)

5.(15届江苏扬州中学高三10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惜余春

贺铸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留恨城隅,关情纸尾,阑干长对西曛倚。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注】 ①词人时年四十六、七岁,在江夏任钱官。②西曛:斜阳。

【小题1】从全词看,词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分)

【小题2】后人评价“春归不解招游子”有“无理之趣”,请对此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3】请简要赏析“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这两句的艺术特色。(4分)

6.(15届湖北黄冈中学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边的题目。(8分)

感  遇(其二)

陈子昂①

兰若②生春夏,芊蔚③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④冒⑤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释】①陈子昂:唐代诗人,有政治抱负却屡遭排挤。② 兰、若,指兰花和杜若,皆是草本植物。③芊蔚,草木茂盛。④朱蕤,红色的花。⑤冒,覆盖。  

【小题1】前四句中,作者笔下的兰若有怎样的特点?(4分)

【小题2】在这首诗中,作者借兰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7.(15届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三10月月考)阅读下面首宋词,然后回答后面题。

浣溪沙

苏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注释:①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③使君,指作者自己。

【小题1】词人为什么会发出“何时收拾耦耕身”的感慨?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回答。(5分)

【小题2】简要赏析“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两句写景的妙处。(6分)

8.(15届江西上高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逢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小题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舟行江上时的哪些情感?(4分)

【小题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

9.(15届四川仁寿一中高三第二次诊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两题。(共8分)

阮郎归 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 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小题1】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做简要赏析。(4分)

10.(15届广西桂林中学高三10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题。

卜算子·旅雁

朱敦儒①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②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注 ①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朱敦儒加入了流亡队伍,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②矰缴:系着丝绳射鸟用得短箭。

【小题1】本词描写了“旅雁”怎样的形象?透过旅雁的形象,呈现出的是一幅怎样的南渡画面?(5分)

【小题2】本词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11 .(15届山东日照一中10月第一次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1]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2],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1]估客:贩货的行商。[2]三湘:泛指今洞庭湖及湘江流域一带,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

这首诗主要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12.(15届安徽马鞍山二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各小题。(8分)

春日怀秦髯

李彭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流莺。

【小题1】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4分)

【小题2】诗人在前两联极写春色的美好,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13.(15届山西大学附属中学9月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幽居初夏[来源:学科网]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 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交旧尽,睡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小题1】前两联诗人是如何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4分)

14.(15届江苏盐城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寄黄几复

黄庭坚①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②。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诗人少时好友,时为广州四会县令。② 蕲:求。三折肱:古语有“三折肱,知为良医”的说法,这里是说黄几度政治经验丰富,可做大事。

【小题1】“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被称为“奇语”,请从对比手法运用的角度进行简要赏析。(5分)

【小题2】请结合诗的后四句,简要概括黄几复的形象特点。(3分)

【小题3】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结句。(3分)

15.(15届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问题。

醉 花间

南唐·冯延巳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小题1】“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一句,运用了何种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在词中所蕴藏的丰富感情。(4分)

1 6.(15届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唐)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小题1】作者在首联怎样描绘了山村景象?(4分)

【小题2】结合全文看,作者内心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17.(15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题。

念奴娇·登石头城

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释】①石头城:即金陵城,在今南京清凉山。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小题1】本词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来创设意境,请结合上片作简要赏析。(5分)

【小题2】作者在此首词中抒发了哪些感慨,请分条概括并简要分析。(6分)

18.(15届湖南衡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8分)

酬李穆见寄

刘长卿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小题1】和三、四两句比,一、二两句的写作角度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三、四两句蕴含了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

19.(15届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旅夜怀远客

许浑

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

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

【小题1】“竟晓月空明”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何作用?(5分)                                                                        

【小题2】请结含诗句简要分析“异乡多远情”中的“情”包括哪些方面。(6分)

20.(15届贵州贵阳一中高三第五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流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 ,几曾著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 ①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词人的青壮年时期是在徽宗朝度过,期间蔡京、王黼先后当道。此词作于南渡前。②清都:天帝之宫阙。

【小题1】本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找出不少于三种加以分析。(5分)

【小题2】全词之眼,在“疏狂”二字,请分析其是如何统领全词的,词人“疏狂”的实质是什么?

21.(15届重庆市重庆一中10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感事

【元】张昱

雨过湖楼作晚寒,此心时暂酒边宽。

杞人唯恐青天坠,精卫难期碧海干。

鸿雁信从天上过,山河影在月中看。

洛阳桥上闻鹃处,谁识当时独倚阑?

【注】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江浙行省左丞相杨完者从张士诚手中夺得杭州,聘张昱入幕,官右司员外郎。十八年(1358),张士诚重陷杭州,杨完者被杀,张昱从此不仕,流寓城中。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小题1】“雨过湖楼作晚寒”中哪个字用得好?请找出并简要分析。(3分)

                                                                              

                                                                              

【小题2】诗歌首联中的“此心”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4分)

                                                                              

                                                                              

                                                                                    

22.(15届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

清平乐

朱淑真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临歧嘱咐,来年早到梅梢。

注:临歧,本为面临歧路,后亦用为赠别之辞。

【小题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的上片分析。(6分)

【小题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缱绻临歧嘱咐,来年早到梅梢”两句(5分)

23.(15届浙江绍兴一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题。(7分)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小题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        之感。(2分)

【小题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5分)

24.(15届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清平乐

李煜

别 来春半,触目愁断肠。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小题1】作者之“伤”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触目之伤”的。(5分)

【小题2】这首词的结尾,历来被词家公认为经典。请谈谈 它为人称道的原因。(6分)

25.(15届山西康杰中学、长治 二中、临汾一中、忻州一中高三上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慈姥矶    何逊 

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

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客悲不自已,江上望归舟。

【注】①这首诗写作者辞家出门,有友人送至矶下。

【小题1】诗的颈联中,有两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加以赏析。(6分)

【小题2】诗人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全诗分析。(5分)

26.(15届福建师大附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列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大德歌·秋

【元】关汉卿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也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注】①陈抟:五代、宋初的道士,曾在华山修道,相传他嗜睡,能入眠后百日不醒。②蛩(qióng):蟋蟀。

【小题1】此曲写闺怨,所盼之人未归,从秋景写起,又以秋景作结。主要从哪个角度来描写       景物?其作用是什么?(4分)

【小题2】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闺怨”之情?试举两种作简要分析。(6分)

27.(15届甘肃兰州一中高三9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边上闻笳 (其二)

杜牧

陆无尘边草新,荣枯不见绿杨春。

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乡万里人。

【注】①边上:指边塞、边关。笳是一种乐器,流行于塞北游牧民族。②海:瀚海,即戈壁沙漠。

【小题1】诗歌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5分)

【小题2】诗中“愁”从何而来?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6分)

 

1.(15届黑龙江哈师大附中第一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小题1】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感情?请作具体分析。(5分)

【小题2】诗歌颔联和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先写游览锦江之喜悦,次写离别友人之怅恨,再写与朋友之深情与对锦江的留恋。(2分)诗歌开篇叙写诗人一年两次游览锦江,流露出喜悦之情。接着取景寄情,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绪。极言离别之难,以学科网表达对蔡氏兄弟的友情,寄托对他们的怀念。末联回首远望,借寄书之便,再度抒发对锦江山水的留恋。(3分)

【小题2】情景交融、拟人(2分)颔联中芳草碍马,好云遮楼,诗人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和好云,说有意拌马蹄和遮楼台像友人一样殷勤挽留自己,表达了朋友对自己的热情和殷勤。(2分)颈联说山牵着别恨,水带着离声,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依恋难舍。(2分)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5届江西师大附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夏日三首(其一)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小题1】 这首诗运用了反衬手法表现环境的“清”,请简要说明。(5分)

【小题2】 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幼雀雏燕在檐前飞舞,蝴蝶飞舞,蜘蛛织网,反衬白天的清静;溪声嘈嘈,反衬夜晚的清凉。

【小题2】“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纳”字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一样,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表现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15届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

邯郸道上

清·宋荦

                                       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

                                       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

注:唐《枕中记》载,少年卢生在邯郸客店中自叹穷困,却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及醒,店主所蒸黄粱尚未熟。后人称此为 “ 邯郸梦”或“黄粱一梦”。   

【小题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4分)

【小题2】简析本诗结尾句所使用的表现手法。(4分)

【答案】

【小题1】通过秋风、古木、荒祠、雨水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秋风阵阵、古木沧桑、祠庙破败的古道秋景图(2分),营造了萧瑟凄凉的氛围(2分)。

【小题2】借用卢生“黄粱一梦”的典故(2分),含蓄地表达了对步卢生后尘、热衷功名利禄的“名利客”的讽刺(2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15届重庆南开中学高三9月月考)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谢薖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注]①锦楼:乞巧节时,当时富贵人家在庭中所结的彩楼。

【小题1】这两首词的最后两句都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2分)

【小题2】请说明两首词中都用到了什么典故,并分析两位作者用此典故的不同用意。(5分)

【答案】

【小题1】(1)议论

【小题2】(2)都用了牛郎织女的典故。秦词中用牛女典故,与固求朝夕相伴的世俗小儿女情态形成对比,凸显了牛女之间因真诚相爱而能经得起长久分离的时间考验的可贵;谢词中用此典意在以天上爱情的美满反衬人间自身爱情的不幸,银河里不起风浪,牛女的爱情,历千万年而至永恒,而诗人身边,佳人早逝,七夕之夜孤清一人,令人弥觉人间的不美满。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根据词中“银汉迢迢暗度“、“叹银汉、何曾风浪”等可以看出是用了牛郎织女的典故;至于回答其作用,则需要结合此举内容加以分析概括。注意:典故1分,秦词对比手法分析1分,对比目的1分,谢词对比/反衬手法分析1分,手法目的1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15届江苏扬州中学高三10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惜余春

贺铸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留恨城隅,关情纸尾,阑干长对西曛倚。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注】①词人时年四十六、七岁,在江夏任钱官。②西曛:斜阳。

【小题1】从全词看,词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分)

【小题2】后人评价“春归不解招游子”有“无理之趣”,请对此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3】请简要赏析“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这两句的艺术特色。(4分)

【答案】

【小题1】(3分)由惜春(1分)到思归(1分)再到怀人(1分)。

【小题2】“春归”本是自然现象(1分),词人埋怨春弃己而独归是“无理”的(1分),但无理却有趣,借此把游子游子思归之情表达得委婉、深挚。

【小题3】运用比喻、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以“鸳鸯”喻夫妻(有情人),以“江南、渭北”代指夫妻( 有情人)各自所在的地方,以“白头”“三千里”突出分别时间之长、相隔距离之远。意味深远,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震撼和艺术感染力。(如答“化用”,“两面兼写”等亦可酌情赋分。)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3】

试题分析:手法及分析,3分;表达效果分析,1分。若答出其他手法(想像、化虚为实、以景结情等)及表达效果,言之成理亦可赋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参考赏析】

这是一篇游子伤春怀人之作。

上片写惜春思归。“急雨收春,斜风约水”。写暮春时节,雨急风斜。这第一句写得别致新颖,其中“收”字尤见功力。不言春将尽,不言春归去,而曰“急雨收春”,看一“收”字,至使“急雨”反客为主,造语生动俏皮。急雨收回春天,斜风拂掠水面,而“浮红涨绿鱼文起”接着写暮春时节水面上的景致。红化凋零,飘飘洒洒落满江面;江水上涨,绿波荡漾;鱼儿游弋,激起阵阵波纹。这里的“鱼文”二字最易引起人的暇思。中国自古就有鱼雁传书之说,书信常被称为“鱼书”或“雁书”。这“鱼文”仿佛就是幻化了的书信,勾起游子无尽的相思。“年年”两句直写惜春。游子珍惜春天,舍不得春天离去,见春将尽,落红飘零,意绪万千。正如辛弃疾所云“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游子惜春,可春并不理会,春归时也不懂得招呼游子,不知约游子结伴而还。春本无知,春本无晓,如此怨春,似乎无理,然而更显其情真意切。这正是人们常说的无理有情之妙。[来源:学科网ZXXK]

上片惜春思归,下片自然而然地转入怀人。“留恨城隅,关情纸尾。”写当初与妻子的离别及日后的书信传情。城隅,即城角,当初与妻子离别之处。不忍离别,却又不得不离别,于是便有“留恨城隅”。一个“恨”字笼罩了下片,也为读者理解全词提供了一个契机。不能相见,只能在书信纸尾看到妻子的一片关切之情了。接下去作者描摹了抒情主人公凭栏远眺的镜头。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借凭栏远眺写愁绪。李煜有句云:“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浪淘沙》)辛弃疾有句云:“休去依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阑干长对西曛倚,”写抒情主人公倚着栏干长久地凝视着西天的落日。熟悉中国古典诗词的人都懂得这是一个痛苦的形象。结尾化用杜甫《春日忆李白》诗句,杜诗云:“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以遥望对方所见的景致极写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贺词云:“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写夫妻老矣,却关山阻隔、江南渭北天各一方。这结处用语质拙,不雕饰,不张扬;江南渭北已溢出无限情思,而鸳鸯白头更让人感慨万端。

贺铸善于写情,往往情真意切,此篇便是一例。贺铸善于处理结处,此词上片结处的无理而妙,下片结处的质拙含蓄,都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和启迪。

6.(15届湖北黄冈中学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边的题目。(8分)

感  遇(其二)

陈子昂①

兰若②生春夏,芊蔚③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④冒⑤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释】①陈子昂:唐代诗人,有政治抱负却屡遭排挤。② 兰、若,指兰花和杜若,皆是草本植物。③芊蔚,草木茂盛。④朱蕤,红色的花。⑤冒,覆盖。  

【小题1】前四句中,作者笔下的兰若有怎样的特点?(4分)

【小题2】在这首诗中,作者借兰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小题1】红花紫茎,生长茂盛,芬芳秀丽,压倒群芳。 (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2】①诗人以兰若自比,透露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抒发了年华易逝、时不我待的感慨。②“幽独空林色”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际上是诗人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四句中用“白日晚”“秋风生”写年华岁月的无情流逝,“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花草的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4分。感慨2分,联系诗句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7.(15届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三10月月考)阅读下面首宋词,然后回答后面题。

浣溪沙

苏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注释:①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③使君,指作者自己。

【小题1】词人为什么会发出“何时收拾耦耕身”的感慨?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回答。(5分)

【小题2】简要赏析“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两句写景的妙处。(6分)

【答案】

【小题1】“软草平莎”在雨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一层薄沙,经雨之后,净而无尘,(2分)作者纵马驰骋在这种清新宜人的环境之中自然有着舒适轻松的感受。(2分)触景生情(1分),情动于衷,遂脱口而出:“何时收拾耦耕身?”

【小题2】比喻,“光似泼”极言光线充足,“气如薰”表明香气浓郁;(2分)视觉、嗅觉相结合,桑麻在春日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绿光,暖风夹带着蒿艾的薰香扑鼻而来;(2分)对仗,日暖与风来,桑麻与蒿艾,光似泼与气如薰对仗工整。(2分)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8.(15届江西上高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逢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小题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舟行江上时的哪些情感?(4分)

【小题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

【答案】

【小题1】这首诗生动而有层次的写出了诗人舟行江上的复杂情感:“夜如何”写出了诗人  的担忧之心,“试卷”刻画了诗人即抱有希望而又有些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欣喜。 

【小题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托物言志)的手法,风雨夜行,孤舟危机重重,但风雨后仍是青山绿树,形象地表明了诗人在逆境中的达观态度,虽然身处逆境,仍能以平常心面对现实,坚定信心。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昨夜雨下得大,睡在床上只听得风吹浪打的声音,不知江上景色到底如何。在江上颠簸了一夜的诗人非常关心天气情况。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天一亮,他就迫不及待的卷起帘篷察看,结果欣喜的发现:青山依旧,绿树依旧,那看似颇有气势的风雨又能如何呢?

朱熹的这首诗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生活中的风雨、磨难,看似来学科网势汹汹,不可战胜,但是,只要能坦然面对,以百折不回的勇气和韧劲与之较量,就一定会有雨过天晴的时候,人生也定会因此焕发绚丽的光彩。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15届四川仁寿一中高三第二次诊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两题。(共8分)

阮郎归 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 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小题1】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做简要赏析。(4分)

【答案】

【小题1】翻腾妆束,闹春苏堤,爱春之心; 步履迟迟,驻足流连,惜春之情;三三两两,唤船离去,叹春之意。

【小题2】香 红渐稀,是面的描写;花褪雨,絮沾泥,则是点的刻画。勾勒写意,细节传神,点面结合,相互映衬;以景起情,丰富了词作情感内涵。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要从具体的诗句中分析出诗句所运用的技巧,如“香红渐渐稀”是面,而“花褪雨”“絮沾泥”则是 点,也是细节描写, 由此归纳出点面结合、细节传神等要点。此外还可从诗句中分析出“以景起情”或“景中寓情”的表达方式。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15届广西桂林中学高三10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题。

卜算子·旅雁

朱敦儒①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②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注 ①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朱敦儒加入了流亡队伍,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②矰缴:系着丝绳射鸟用得短箭。

【小题1】本词描写了“旅雁”怎样的形象?透过旅雁的形象,呈现出的是一幅怎样的南渡画面?(5分)

【小题2】本词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

【小题1】旅雁的形象:失群孤独,饥寒交迫,心忧迷惘,凄苦哀鸣。(2分)(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南渡的画面:①风雨中大批民众仓皇逃难。②人们饥寒交迫,心惊害怕。③亲人失散,哭声不断。(3分)

【小题2】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2分)作者借南飞的失群旅雁,倾诉了个人孤寂凄凉的痛苦,也反映了广大民众流离转徙的苦难生活,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深哀巨痛。(4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15届山东日照一中10月第一次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1]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2],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1]估客:贩货的行商。[2]三湘:泛指今洞庭湖及湘江流域一 带,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

这首诗主要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这首诗主要抒写厌战、伤老、思归之情,“归心”是全诗之眼。首联讲汉阳城虽然已经远远可见,但坐船还要一天。一个“犹”字,道出诗人归乡的急切心情,一个“孤”字,流露出旅途的寂寞情绪。颔联写旅途中内心的纷乱不宁之情。颈联进一步写内心纷乱的原因。“三湘”“万里”,写的是战争的境遇和身世的飘零,“衰鬓”想到了人生易老,“秋色” 的肃杀增添了内心的孤苦。“明月”,更增添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尾联把这种忧心愁思更加深化了,“旧业”已随着战乱而化为乌学科网有,而江上仍然传来战鼓声声,诗人把这一切的根源归结为战争,思归的同时显露出对战争的厌恶和伤时之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15届安徽马鞍山二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各小题。(8分)

春日怀秦髯

李彭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流莺。

【小题1】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4分)

【小题2】诗人在前两联极写春色的美好,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小题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花能理解人的语言,迎人而笑;春草随意而生。(2分)把盎然春意具体刻画了出来,同时也烘托出了人物欢愉的心情。(2分)

【小题2】乐景写哀情,与颈联写自己的苦闷心情形成反衬;(2分)又以心情的苦闷来衬托尾联对友情的执著,从而突出了友谊的弥足珍贵(2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15届山西大学附属中学9月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交旧尽,睡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小题1】前两联诗人是如何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

【小题1】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③以声衬“幽”(“鸣蛙”)(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小题2】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②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15届江苏盐城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寄黄几复

黄庭坚①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 治病不蕲三折肱②。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诗人少时好友,时为广州四会县令。② 蕲:求。三折肱:古语有“三折肱,知为良医”的说法,这里是说黄几度政治经验丰富,可做大事。

【小题1】“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被称为“奇语”,请从对比手法运用的角度进行简要赏析。(5分)

【小题2】请结合诗的后四句,简要概括黄几复的形象特点。(3分)

【小题3】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结句。(3分)

【答案】

【小题1】①“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一忆京城相聚之乐,一抒别后相思之苦,形成对比;(2分)②“一杯酒”与“十年灯”,一言欢会极其短促,一说飘泊极其漫长,形成对比;(2分)③通过对比,凸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1分)

【小题2】为官清廉、怀才不遇、好学不倦。(每点1分)

【小题3】①运用想象,②描写了友人生活环境的凄凉,③表达了对友人境遇的不平和惋惜。(每点1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3】

试 题分析:回答此题,最好先解说诗的结句,然后再分析。不难看出,结句以“想见”领起,与首句“我居北海君南海”相照应。他“读书头已白”,还只在海滨作一个县令。其读书声是否还象从前那样欢快悦耳,没有明写,而以“隔溪猿哭瘴溪藤”作映衬,就给整个图景带来凄凉的氛围;不平之鸣,怜才之意,也都蕴含其中。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 评价D。

15.(15届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问题。

醉花间

南唐·冯延巳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小题1】“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一句,运用了何种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在词中所蕴藏的丰富感情。(4分)

【答案】

【小题1】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1分),描写出鸟雀营巢(动),月映碧草(静)的景致(1分),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明快动人)(1分)的景象。

【小题2】本词的思想感情丰富,包括:对美丽(生机勃勃)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人生苦短,别离多、相聚少,世事无奈之情;华年易逝,青春不再的伤感之情;风景古来依旧,人生聊聊百年,感叹人生的渺小,自然的伟大。(情感每点1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结合词句合理分析,2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6.(15届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唐)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小题1】作者在首联怎样描绘了山村景象?(4分)

【小题2】结合全文看,作者内心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答案】

【小题1】

起句从听觉(1分)形象写起,诗人路过一个山村,远远便闻到山涧的潺潺流水声;在“数里”的范围内能清晰地听到细微的水声,可见山区的寂静凄冷(1分)。次句为视觉描写(1分),映在眼帘的是稀稀落落的人家──“山家少四邻”,生动地渲染出山村的萧索而冷落的氛围(1分)。勾勒出一幅荒凉的山村远景(1分)。

【小题2】诗的开局以“寒水”“少四邻”写起渲染荒凉景象(1分),给人以寂静清冷之感(1分);三四句以“怪禽啼叫”、“落日恐人”描摹山区萧瑟阴森的景象(1分),给人以恐惧不安之感(1分);五六句写初月高悬,烽火不过秦地,描绘了山区的寂静平安(1分),给人以平静心安之感(1分);七八句隐隐约约地看到山村人家宅边常种的桑柘树和茅舍上升起的袅袅轻烟,先前的惊惧心情渐渐平静下来(1分),转而产生一种欢欣喜悦的感情(1分)。(第三点可不答)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15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题。

念奴娇·登石头城

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释】①石头城:即金陵城,在今南京清凉山。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小题1】本词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来创设意境,请结合上片作简要赏析。(5分)

【小题2】作者在此首词中抒发了哪些感慨,请分条概括并简要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上片:实写了石头城天地无物、惟有青山如壁的空旷寂寥之景;(2分)虚写了昔日战争连年的激烈残酷、豪杰消逝的苍凉悲壮之景。(2分)虚实结合使意境更深远,情感更深沉。(1分)

【小题2】①对世事(历史)变迁/昔盛今衰的悲哀。(1分)曾经的繁华六朝,现已成空荡的江山;曾经的行宫内院,早已是芳草萋萋。世事(历史)沧桑/盛衰无常,让人倍加感伤。(1分) ②对自然永恒、物是人非/人生短暂的无奈。(1分)曾经的江山明月离宫依旧存在,而曾经的豪杰宫人却已随时光流逝而“消磨”,一片空冷孤寂,让人顿觉自然永恒、人生短暂。(1分 )③对战争残酷的心痛。(1分)战火纷飞,摧毁了往日的繁华,只剩下生灵涂炭,白骨遍野,让人心痛。(1分)④对青春易逝的感伤 。(1分)多少美丽如花的歌舞粉黛,对镜施粉理鬓,却又青丝变白发,消磨了青春美丽,这应该是诗人对自已也是对世人青春易逝的感伤。(1分)(情感概括及简要分析各1分;答出任何三点即可给满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8.(15届湖南衡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8分)

酬李穆见寄

刘长卿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小题1】和三、四两句比,一、二两句的写作角度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三、四两句蕴含了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小题1】一二两句站在访客(远客)的角度写,三四两句从主人(作者)的角度写;(2分)想象访客旅途的艰辛,(1分)暗含对远客的体贴以及对客人来访的感激。(1分,“体贴”或“感激”,答出一方面即可)

【小题2】打扫柴门迎接远方的来客,既有对访客的盼望,又流露出有客来访的欣喜,还体现了好客之情。(4分,“盼望”、“欣喜”和“好客”答出其中两方面得2分,结合内容简析2分)“青苔黄叶满贫家”,表明贫居无学科网人登门,颇有寂寞之感,从而为客至而喜。(2分,感情1分,简析1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找出含蓄却富有深意的关键词来推断,想象作者的情感,通过“扫柴门”、“黄叶满贫家”去理解,可以想象得到对访客的盼望,又流露出有客来访的欣喜之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9.(15届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旅夜怀远客

许浑

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

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

【小题1】“竟晓月空明”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何作用?(5分)                                                                       

【小题2】请结含诗句简要分析“异乡多远情”中的“情”包括哪些方面。(6分)

【答案】

【小题1】这句诗的意思是:直到天亮,都只有月色“空明”,无人欣赏。(2分)(“竟晓”一词遥承“梦断”,)暗示诗人(梦醒之后,)辗转无眠,直到天明。(1分)这一句寓情于景,皓月当空本是极美的景致,但诗人无心欣赏,含蓄地表现了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人的思念。(2分)

【小题2】“情”包括:①客居异乡的孤独飘零之感。“异乡”言其飘零,“梦断”言其孤独难眠,乡梦难成。②对贫病交加的境遇的喟叹。爱书成癖却因病不能读,心生愧意,有嗜酒之名却家贫无钱沽酒,这种境况令人感慨无奈。③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暮春时节花自飘零,“过”字写春天已逝,暗寓时光易逝的感慨。④对远方故人的思念。想着故人远行天际,自己思念故人却不得相见,只能把思念化作一声长啸。[6分;答出一点给2分(概括和分析各1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15届贵州贵阳一中高三第五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流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 ①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词人的青壮年时期是在徽宗朝度过,期间蔡京、王黼先后当道。此词作于南渡前。②清都:天帝之宫阙。

【小题1】本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找出不少于三种加以分析。(5分)

【小题2】全词之眼,在“疏狂”二字,请分析其是如何统领全词的,词人“疏狂”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

【小题1】夸张:下片写词人作万首诗、喝千杯酒,用夸张手法,表现词人的狂放。(1分)

反问:几曾著眼看侯王?以反问手法表达词人对达官贵人的不屑。(1分)

拟人:上片,写上天将疏狂交付给词人,还曾批过支配风雨的手令,词人也多次上奏留住彩云,借走月亮。此处将天拟作人。(2分)

象征:词人用天地间至清之物-----风、雨、云、月、梅象征其志向的高洁。(2分)

(回答夸张、反问只能各得一分,若回答拟人、象征可各得2分。)

【小题2】疏狂即放任不羁之意。上阙词人出口便狂,谓自己是天宫里主管名山大川的官员,得天帝御批支配风雨的手令。以狂学科网谲荒诞的奇妙构思,表现词人的狂放浪漫。(2分)

下阙写词人只管作诗狂饮,连“玉楼金阙”都懒得归去,又怎肯拿正眼看王侯权贵呢,只愿醉酒插梅花。(2分)

实质:诗人以此种种“疏狂”来表现自己志向的高洁,不愿与权贵为伍。“疏狂”与“高洁”,一表一里,有机地统一在词人身上。惟其品性高洁,不愿与世俗沆瀣,才有自命天官、赋诗醉酒、插梅等疏狂之举。(2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15届重庆市重庆一中10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感事

【元】张昱

雨过湖楼作晚寒,此心时暂酒边宽。

杞人唯恐青天坠,精卫难期碧海干。

鸿雁信从天上过,山河影在月中看。

洛阳桥上闻鹃处,谁识当时独倚阑?

【注】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江浙行省左丞相杨完者从张士诚手中夺得杭州,聘张昱入幕,官右司员外郎。十八年(1358),张士诚重陷杭州,杨完者被杀,张昱从此不仕,流寓城中。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小题1】“雨过湖楼作晚寒”中哪个字用得好?请找出并简要分析。(3分)

                                                                              

                                                                               

【小题2】诗歌首联中的“此心”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4分)

                                                                              

                                                                              

                                                                                    

【答案】

【小题1】“寒”字用得好。(1分)既写出了西湖上一阵黄昏雨留下了寒意(1分),更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凄寒、悲凉(1分)。

【小题2】对国事的担忧和无可奈何,对家乡的思念(无家可归的感概),山河破碎的悲凉(有国难投的悲凉),心事无人理解的寂寞。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2.(15届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

清平乐

朱淑真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临歧嘱咐,来年早到梅梢。

注:临歧,本为面临歧路,后亦用为赠别之辞。

【小题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的上片分析。(6分)

【小题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缱绻临歧嘱咐,来年早到梅梢”两句(5分)

【答案】

【小题1】表达了词人对春的怜惜和留恋之情。(2分)“风光”与“紧急”搭配,突出时光之速,三月马上就到三十日,更见已是暮春;(2分)“绿野烟愁露泣”运用拟人手法,写绿野上的烟、露因为“拟欲留连计无及”而发愁、哭泣,这其实就是词人在表明自己惜春的心迹。(2分)

【小题2】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前一句中“缱绻”“临岐”“嘱咐”三个词,是把春当做了别离之人,鼓声软语和春告别并“嘱咐”:来年你要早点儿让梅花开放啊!(2分)此拟人手法的学科网运用,将对春的留恋具化为对春的叮嘱,可见盼春归之急切,更突出了惜春感情的强烈。(1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3.(15届浙江绍兴一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题。(7分)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小题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        之感。(2分)

【小题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5分)

【答案】

【小题1】燕子  兴亡

【小题2】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4.(15届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断肠。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小题1】作者之“伤”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触目之伤”的。(5分)

【小题2】这首词的结尾,历来被词家公认为经典。请谈谈它为人称道的原因。(6分)

【答案】

【小题1】伤:离愁别恨;怎样描写:融情于景,作者开门见山地写出了特定的环境和心情;纷乱的落花,使人联想到愁绪的烦乱,落花拂了还满,又使人联想到离愁萦怀,排遣不开;突出一个“乱”字,寄寓了作者特有的伤情。

【小题2】杜牧的“恨如春草多”只是一个静态的比喻,而李煜将它拓展到了“更行更远还生”的动态境界,将春草一样的离恨与离人远去的情景结合起来,写出离愁别恨的生长、增多过程,别有新意。这个结句,比喻新颖,化抽象为具体,浅显生动,而且通过形象给人以离恨无穷无有增无减的感觉,使这首词读起来显得意味深长。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学科网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5.(15届山西康杰中学、长治二中、临汾一中、忻州一中高三上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慈姥矶    何逊 

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

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客悲不自已,江上望归舟。

【注】①这首诗写作者辞家出门,有友人送至矶下。

【小题1】诗的颈联中,有两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加以赏析。(6分)

【小题2】诗人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全诗分析。(5分)

【答案】

【小题1】“合”“浮” (2分) “合” 字写出了诗人远望时看到的田野和沙滩合成一片的景象,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2分) “浮”字写出了诗人往更远处望时看到的连绵的远山被暮靄笼罩的景象,给人一种苍茫之感。(2分)

【小题2】诗人的情感由开始的“暂解去乡忧”变为后来的“客悲不自已”。(准确概括,给2分)开始有友人相送,和友人一同欣赏黄昏的景色,暂时缓解了离开家乡的愁苦,后来踏上行程,遥望前路,看到的是一片空旷、苍茫的景象,又看到了很多回家的船只,于是离家思乡的愁 苦变得更加深重了。(详细分析,给3分,此处分析,如把“归舟”理解为“友人乘船回去”也可以。)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6.(15届福建师大附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列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大德歌·秋

【元】关汉卿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也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注】①陈抟:五代、宋初的道士,曾在华山修道,相传他嗜睡,能入眠后百日不醒。②蛩(qióng):蟋蟀。

【小题1】此曲写闺怨,所盼之人未归,从秋景 写起,又以秋景作结。主要从哪个角度来描写       景物?其作用是什么?(4分)

【小题2】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闺怨”之情?试举两种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从听觉角度写景,描写风声、雨声、蝉鸣蟋蟀声、雨打芭蕉声不绝于耳,(2分)渲染了女主人公“懊恼伤怀”、“泪点抛”的愁肠怨绪。(2分)

【小题2】①“懊恼伤怀抱”直接抒情,抒发了懊恼伤心之情。②使用了陈抟的典故,抒写了秋风秋雨难成眠的愁怨;③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发了女主人公久盼人归人未归的伤心和愁怨。(衬托亦可)(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6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7.(15届甘肃兰州一中高三9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边上闻笳 (其二)

杜牧

陆无尘边草新,荣枯不见绿杨春。

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乡万里人。

【注】①边上:指边塞、边关。笳是一种乐器,流行于塞北游牧民族。②海:瀚海,即戈壁沙漠。

【小题1】诗歌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5分)

【小题2】诗中“愁”从何而来?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前两句写了塞外的沙漠、边关的小草和杨树(1分)。茫茫无边的戈壁沙漠上已经没有风尘漫天,边关的草儿也绽出了新绿(2分)。可是塞外依然没有多少春意,因为不管春夏秋冬,塞外的杨树始终不见洋溢春天气息的绿色(2分)。

【小题2】从“海”“边草”“白沙”“荣枯不见绿杨春”可见客居边关,环境萧索之愁(2分);从“独”可见离乡孤独之愁(2分);从“离乡万里”可见思乡之愁(2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