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主编 | 如何让孩子一时产生的兴趣与好奇心更持久

 长发与裙飞舞 2015-04-08

正文:

所有的孩子对未知的世界都有同样的天生好奇,不同的是,有些孩子的好奇心慢慢消失了,而有些孩子,探索未知的渴望会一直保持,并且成为伴他一生的特质。

孩子会在不同阶段,萌生不同的兴趣。有的兴趣只是一时兴起,维持三分钟热度,之后就渐渐磨灭。而有的会一直持续,成为一种长久的坚持,并日益增强,而且由此变为促使孩子主动探寻未知的动力;作为母亲,我想要做的就是用优质的陪伴,保护好孩子这种好奇与探索的热情。

 

记得第一次给孩子读“一粒种子的旅行”,他开始对植物的种子产生兴趣和好奇,走在路上看到各种植物就会不停地问:这个是怎么发芽的,那个是怎样传播种子的……从开始好奇到深入去了解,再到自己亲自种植,孩子的兴趣日益深厚,甚至可以说是着迷,再发展到当农夫成为他的长大后的理想心愿,这一过程至今已持续一年多,回顾这过程,我们这样快乐地一路走来:

当开始发现孩子兴趣所在的时候,首先从孩子的视角去接纳他的兴趣,用一颗孩子的心和他一起体验与分享。

我带着一颗孩子一样的心,和孩子一起体验他发现探寻过程中的各种惊喜,和孩子一样去爱上他所喜欢的关于植物的一切。

当他想停下来看路边的花花草草的时候,我随时随地都愿意停下来陪他一起看;

当他在树林里、草丛里有意外发现的时候,我会表现得和他一样兴奋和惊喜;

当他在纪录片里看到他喜欢的植物即将出现而呼唤“妈妈,你快来看”的时候,我会立马跑到他身边一起等待那个镜头的出现;

当他发现雏菊的种子带有小钩子而兴冲冲地告诉我的时候,我装作刚刚才知道的样子,并谢谢他告诉我这一新发现。

孩子的感受就是我的感受,我只有拥有和孩子一样的童心,才能去体会和分享他的各种惊喜,才能给孩子所期待的回应和共鸣,这种情感上的共鸣让他更有兴趣和热情地去发现和观察自然界中的点点滴滴,更有好奇心去探寻关于植物的各种问题。

 


要想让孩子好奇心层层深入,得为他拓展相关视野,广泛了解。

于是,我开始搜集有关植物的各种题材,如植物题材的绘本、记录片、百科书等,去了解孩子经常问到的一些问题。我给他挑选了一系列关于植物的绘本:安的种子、一粒橡子的奇遇、原始森林里的老树、我们的果树朋友、我们的蘑菇朋友、我们的花草朋友、蒲公英的旅行等等。

我找来纪录片《生命》陪他一起观看,这是一部非常好的关于植物生命的纪录片,我们一起看种子在空中飞翔,看灯台百合如何枯萎,看树形仙人掌如何在夜间开花,看捕蝇草如何捕食苍蝇……这一切在我们看来都是那么神奇。这些题材拓展让他对自然界植物有了更浓的兴趣和更深的好奇,特别是平时户外难以见到的一些有趣的神奇植物,孩子对自然界的探求欲被完全勾起来了。

为孩子提供适合兴趣发展的环境,那是兴趣持续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土壤。

周末和节假日,我尽可能选择去户外,亲近大自然,因为那段时间他是那么地迷恋大自然,只要是有各种植物的地方,他都喜欢,他都会停下来不舍得离开。

 孩子喜欢的地方并不是我们成年人所认为的好玩的场所,也许只是一堆沙,一湾水、一片他感兴趣的草丛。我只带他去他认为的好玩的想去的地方。

家里阳台不大,但为了给他创造实践的机会和条件,让他能拥有一小片菜地,我给他在阳台摆上花盆和种植箱,买来种子、锄头,爸爸搬来泥土,捡来搭架子用的竹棍儿……有了这片小菜地,他可以随时尝试埋下他想种的种子,看着他发生根、发芽、长苗。


最大程度地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用心保护孩子求知欲和热情。

他曾干过不少“坏事”和“傻事”,我的第一反应不会是生气或责备,我总会先听他说为什么要那样做。有一天,他拔出他种的好不容易才发芽的小苗,他说他很想知道植物的根是怎么长出来的,第二天他又把它拔出来,他说他很想知道过了一夜,植物的根能长多少;他曾经把买来的蘑菇剪掉菌盖埋进土里,想知道能不能培育出孢子长出蘑菇;他曾经把同学吃桔子吐出来的种子全装到自己口袋里,为了种下一大片桔子树……面对孩子天真的好奇心和似乎荒唐的举动,只要不是故意破坏性的,我都支持他去尝试和探寻,因为对孩子来说好奇心被满足那就是他的快乐,我尽我所能去实现他探寻的各种想法和心愿,支持他的各种实践行动。

自从他听说菠萝头可以种,一直很想尝试种菠萝头,于是我硬着头皮向路边卖菠萝的讨要他切下的菠萝头;他很想看看香蕉花是什么样的,于是我带着他冲下很滑的山路,到达山间的香蕉树林,让刚刚开花结果的香蕉树近在他手边;回到老家,为了让他看各种菜,我陪他在老家菜地呆了整整两个下午……

鼓励孩子亲自尝试,不直接给出答案,孩子通过亲自尝试得出的结论会让他更有成就感,更利于孩子渐渐养成主动探寻、自主求知的习惯。

看到家里买回的菜,他经常问:“妈妈,这个能种吗?”我经常说:“你试试就知道了。”于是土豆、红薯、绿豆、南瓜等各种蔬菜,都成为他尝试的对象,甚至是炒熟的花生和瓜子,虽然我可以直接告诉他现成的经验,但我从来不直接告诉他这不能种,更不会轻易阻止,我鼓励并支持他尝试,并且提供必要的协助。因为那个亲自尝试体验的过程远比仅仅教会他知识和经验更重要,来得更有乐趣。

 

第一次种菠萝头,他失败了,没有长出根,不知道原因,一次偶然的机会,水果店的老板告诉我们,菠萝头的切面只能刚刚沾到水,不能被泡在水里,否则就泡烂了长不出根来,于是他又开始第二次尝试;

有一次他种了一盒豆芽,他把它收割了要我炒豆芽,我知道那样种出来的豆芽会有点苦,我依然很乐意地炒了、吃了,并告诉他有点苦,他思考半天为什么会是苦的呢?然后恍然大悟的对我说,一定是水不够新鲜,换水不够勤,他说他一定要改变方法再种一次。他渐渐地从一次次尝试中学会了自己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再尝试。

 

把孩子的兴趣点与绘画和手工活动结合,达到互相带动和促进。

这一年来,他专注于观察植物,画了各种植物题材的画,玩了很多关于植物的手工活动,因为对植物的浓厚兴趣,让他很喜欢画各种植物,且平时在与大自然植物的亲密接触中,积累了许多关于植物的素材,观察到很多细节,使他的画面内容和细节更丰富,他从来不用思考画什么、怎么画,而是下笔就有素材。而画的过程中遇到不会画的,又驱使他再次去留意观察。


把孩子一个人的兴趣变成我与他共同的兴趣,这会是高质量的精神陪伴。

孩子需要现实中的玩伴,其实也需要精神上真正的玩伴,我愿意成为他这样的玩伴,看到路边的蒲公英,我和他一起去吹,帮它传播种子;看到路边的小花,我和他一起摘下一朵去触碰其他花朵的花蕊,帮助它授粉;我和他一起,把地上的落叶堆在树根旁,给大树做肥料;我和他一起管理和关心着他的小菜园,看菜、浇水,及时给长高的菜苗搭架子,他要回老家的时候,会交待我们照看他的菜,哪些喜欢阳光、哪些喜欢阴凉、哪些多浇水、哪些少浇水都一一细说。他会告诉我他的新发现,会问我各种问题,同样我也会告诉他我的新发现,会问他各种问题引发他思考,我们在这探索植物的道路上一起成长着。

一年多来,孩子对植物和种植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丝毫没有减弱,对他的小菜地能够坚持照顾,对那些小植物他充满爱心,会保护他的小草莓不被鸟吃、会给瘦弱的小苗加固、会亲手为植物们制作营养水、会帮野外的植物去传播种子……当然更多的是满满的快乐和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孩子的兴趣来得突然,要想它来得快、去得慢、持续久,作为父母,支持孩子兴趣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不一定是着急地把他送到兴趣班,也不一定提供多少物质上的支持,更多的是需要从孩子的视角,用孩子的心态和他一起去体验,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陪伴,孩子的兴趣发展不一定能带来我们所谓的成绩和收获,但至少做他有兴趣的事,一定会给他带去一段快乐的难忘的童年时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