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恒芳“四维”物理------------人文视角构建物理知识框图

 许愿真 2015-04-08

孙恒芳“四维”物理------------人文视角构建物理知识框图

【摘要】

    物理教学中,依据中学生认知规律,采用鸟瞰、解剖、会通三步教学策略,把物理知识教学和物理学史教育两根藤蔓相互缠绕,从人文视角展示物理学思想和方法,把各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连结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在学生心中构建中学物理知识框图。

 

【关键词】 鸟瞰,解剖,会通,人文视角

    古人云,“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作为一名中学物理老师,不应把自己演变成一个匆匆赶路的人,对着教材急急忙忙赶进度,拿着试卷反反复复搞演练。而应依据中学生认知规律,采用鸟瞰、解剖、会通三步教学策略,有效地把物理知识教学和物理学史教育两根藤蔓相互缠绕在一起,从人文视角展示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把各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连结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学生心中构建中学物理知识框图。

    鸟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鸟瞰即概略的观察,明确主体内容。教学实践中,教师引领学生将看似独立的知识点,构建成一个个有框架的整体,从宏观的角度去把握中学物理的结构,必然会产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进入一轮复习,学生已对物理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只是比较零散,不成体系,如何给知识的“珠子”穿上绳索,一下子能全部提起来。享有“开尔文勋爵”称号的著名物理学家威廉·汤姆孙,在1900年英国皇家学会的新年庆祝会上曾说, “科学大厦已经基本完成,未来的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就可以了。不过,明朗的天空中还有两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这里所说的科学大厦是指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大厦,麦克斯韦建立的经典电磁学高楼,以及包含光学、热力学、统计物理学的综合大厦,两朵乌云是指现代物理学中的两个重要理论,即量子论和相对论。

    威廉·汤姆孙的话虽具有科学历史的局限性,但他所表述的内容刚好涵盖了中学物理学科五大知识内容。不过,各类高中教材在编排时,考虑到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已把完整的知识体系分解到各个章节中。复习时,再现威廉·汤姆孙的话,引导学生从人文的视角去重新构建中学物理知识网络,把物理知识做出历史的叙述,作为一种激动人心的知识奇遇来讲述,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引起共鸣,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产生探索兴趣,真正树立三维的课程目标。

    分散的、片断的、杂乱的知识总是记得不多,也不能长期保持,如何抓住物理知识本身的内在规律,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概括化,有利于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万有引力与航天这部分知识,公式多,情境杂。教学中,让学生始终牢记“建立一种模型、抓住两条思路”的技巧,即质点绕另一质点的匀速圆周运动模型,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解答思路,有效地帮助学生寻求信息,正确列式作答。

    再如,电场这部分知识内容可简单概括为:掌握一个规律,即库仑定律;理解两个概念,场强与电势;明确三种关系,即场强方向与电荷受力方向关系,电场线与场强方向、电势降低方向关系,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关系;熟悉四个应用,即静电平衡、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偏转。研究电场特征时,我们可以用光芒四射、藕断丝连、火光四溅、万箭穿心、背道而驰、齐头并进六个成语,概括六种不同电场线的特点,利用形象语言帮助学生对抽象内容有效记忆。这些都需要老师做个有心人,不断地积累总结。

    解剖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解剖即将相对独立的各部分知识以一定方式肢解剖析,作深入的分析研究。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善于运用逻辑的手段去讲解物理基本概念、理论和规律,把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连串成线,将一条条知识链交结成网。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的执著追求。

    法国物理学家庞加莱曾说过,“物理学是一系列事实、公式和法则建立起来的,就像一座房子是用砖砌成的一样。但是,如果把一系列事实、公式和法则就看成物理学,那就犹如把一堆砖看成房子一样。其实,物理学要比组成它的事实、公式和法则深刻得多!”循着这一想法,依据人类认识物理世界的历史,可将与中学物理有关的一串光辉名字:牛顿、伽利略、开普勒、卡文迪许、麦克斯韦、奥斯特、法拉第、赫兹等,联系鲜活的科学事件,以楼梯式框架构建出物理知识形成的流程图,让学生了解科学源流,品味科学成就,掌握科学方法,欣赏和体验科学理论本身和谐对称美。

鸟瞰路解剖路会通鈥斺斎宋氖咏枪菇ㄎ锢碇犊蛲

鸟瞰路解剖路会通鈥斺斎宋氖咏枪菇ㄎ锢碇犊蛲

    纵观经典力学和经典电磁学发现过程,均遵循着从实践到理论,又由理论到再实践的循环往复螺旋求进的过程。对比以上两条“行迹”我们可以感受认识论的规律,即机遇是由偶然造成的,但偶然中又存在着必然……这些丰富的素材对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的作用不容置疑。

    会通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会通,上下左右融会贯通,即依据一定的规律,将两个理论或学说体系整合在一起。物理学本来是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的结构、最一般的运动和最普遍相互作用的科学。教学中,若能找到物理学本身的规律并能在各规律间建立某种逻辑联系,一定会产生“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感受。教学时,可从以下几个途径建立知识点的联结。

鸟瞰路解剖路会通鈥斺斎宋氖咏枪菇ㄎ锢碇犊蛲
    牛顿由苹果落地联想到月亮为什么能绕地球转。依据伽利略的力学发现规律,作出地面的运动和天体运动是一回事的判断,进而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从而建立经典力学体系。

    库仑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启示,通过扭秤实验得出库仑定律,富兰克林为寻求天上的雷电和实验室摩擦起电是否一回事的答案,凭着举手向天攫雷电的科学精神成为电学的开山鼻祖。

    卢瑟福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发出挑战权威的感慨,“原子模型不是汤姆孙先生描绘的那个西瓜,倒是哥白尼描绘的太阳系;正像牛顿发现天上和地上一样,我们又发现太阳系和原子内部一个样。”

    比较以上事实,不难发现,科学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人们认识事物必然是由近及远,由能感知的推知难以感知的,这一认识过程中,联想和想象对科学的发现起着重要作用。

2.讲规律的相似性

鸟瞰路解剖路会通鈥斺斎宋氖咏枪菇ㄎ锢碇犊蛲
表中所渗及共十二个中学物理常见的物理量,教者若能从教学哲学视角去引导学生理解这些物理知识,即遵循着为什么建立这些概念,也就是概念的物理意义,怎样建立这些概念,即比值定义方式。这样的教学留给学生的就不仅是知识,而更多的是物理思想方法。

3.重思维的技巧化

    类比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逻辑推理方法,它给人们提供了一把认知未知世界的钥匙,通过实践证明,将电场与重力场类比,有效降低学生思维坡度,易于学生接受新知识。鸟瞰路解剖路会通鈥斺斎宋氖咏枪菇ㄎ锢碇犊蛲

    对比也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通过事物间相同特征或相异特征的对比,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区别。教学中,将两个描述电场的重要物理电场强度和电势加以对比研究,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鸟瞰路解剖路会通鈥斺斎宋氖咏枪菇ㄎ锢碇犊蛲

    鸟瞰、解剖、会通三步教学策略,其本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合——分——合的方法,它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更适合中学物理学科内容的特点。复习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努力挖掘教学素材,有意设计好教学情境,重视学生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并以此在学生心中构建物理学科这张网,彰显物理教学的育人价值和学科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