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眼中的清华园-- 季羡林(电脑藏书)

 老北京的记忆 2015-04-08
  《季羡林随想录6:我眼中的清华园》内容简介:清华园这名称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它的自然风光又是无限的美妙。每当严冬初过,春的信息,在清华园要比别的地方来得早,阳光似乎比别的地方多。这里的春草从融化过的雪地里探出头来,我们就知道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了。过不了多久,满园就开满了繁花,形成了花山、花海。再一转眼,就听到满园蝉声,荷香飘溢。等到蝉声消逝,荷花凋零,红叶又代替了红花,“霜叶红于二月花”。明月之夜,散步荷塘边上,充分享受朱自清先生所特别欣赏的“荷塘月色”。待到红叶落尽,白雪渐飘,满园就成了银妆玉塑,“既然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就盼望春天的来临了。在这四时变换、景色随时改变的情况下,有一个永远不变的背景,那就是西山的紫气。“烟光凝而暮山紫”,唐朝王勃已在一千多年以前赞美过这美妙绝伦的紫色了。这样,清华园不是一首诗而是什么呢?
  知识分子这个行当是并不轻松的,在过去七八十年中,我尝够了酸甜苦辣,经历够了喜怒哀乐。走过了阳关大道,也走过了独木小桥。有时候,光风霁月;有时候,阴霾蔽天;有时候,峰回路转,柳暗花明。金榜上也曾题过名,春风里也曾得过意,说不高兴是假话。但是,转瞬间,就交了华盖运,四处碰壁,五内如焚。原因何在呢?古人说“人生识字忧患始”,这实在是见道之言。“识字”,当然就是知识分子了。一戴上这顶帽子,“忧患”就开始向你奔来。是不是杜甫的诗:“儒冠多误身”?“儒”,当然就是知识分子,一戴上儒冠就倒霉。我只举这两个小例子,就可以知道,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们早就对自己这一行腻味了。“诗必穷而后工”,连做诗都必须先“穷”。“穷”并不一定指的是没有钱,主要指的也是倒霉。不倒霉就做不出好诗,没有切身经历和宏观观察,能说得出这样的话吗?
  季羡林(1911.8.6-2009.7.11),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
  主要著述:《<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印度古代语言论集》等。
  主要译作:《沙恭达罗《五卷书》《优哩婆湿》《罗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主要作品:《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病榻杂记》《书斋杂景》等。
  报考大学
  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受用终生的两门课
  师生之间
  回忆陈寅恪先生
  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对陈寅恪先生的一点新认识
  西谛先生
  回忆雨僧先生
  也谈叶公超先生二三事
  悼组缃
  追忆李长之
  晚节善终大节不亏——悼念冯芝生(友兰)先生
  回忆王力先生
  记周培源先生
  悼念周一良
  北京忆旧
  我爱北京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
  赋得永久的悔
  寸草心
  一条老狗
  清华颂
  世纪清华
  我眼中的清华园
  清华梦忆
  温馨的回忆
  清新俊逸的清华园
  清华大学九十华诞祝词
  学习大师的风范——谈赵元任先生
  爱国与奉献
  《清华园日记》(节选)
  《留德十年》(节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