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著名历史学者看诸葛亮的“勤与德”

 汉青的马甲 2015-04-08

四川著名历史学者看诸葛亮的“勤与德” - 李殿元 - 李殿元的博客
四川著名历史学者看诸葛亮的“勤与德” - 李殿元 - 李殿元的博客

  诸葛亮,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在其去世后的1700多年里,被众人极端美化甚至神化,成为人人崇敬的英雄。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27岁出山、服务蜀汉27年、活了54岁的诸葛亮,在人们心中活了1700多年?   

  知名历史文化学者李殿元解读这一现象认为,东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出山从政。自此之后,诸葛亮就任劳任怨,一心为公,将他的聪明才智全部献给了蜀汉的复兴事业。他先是从先主刘备南平荆州,西取益州,北定汉中,建立蜀汉政权;后又“开府治事”,辅后主刘禅内抚南中,外连孙吴,北伐曹魏,使蜀汉偏安西南。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因病殒身北伐前线。虽然他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的理想,但是,他在为事业而表现出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尤其是他的勤政和廉政的高尚品德,却受到当时及后世的一致赞扬。

  壹

  勤政

  善用重典 公平赢得人心

  建安十九年(214年),诸葛亮配合刘备取得益州,刘备集团有了立国的基地。可是新情况、新问题接踵而至,蜀地的豪强对这些突然而至的“荆州人”对抗情绪明显,他们是被原益州刺史刘璋宠坏了的一族特权阶层。诸葛亮对其越轨行为坚决打击,绳之以法,对态度好的愿意合作的则提拔任用。恩威并用,正是春秋名臣子产所谓“宽猛相济”的具体运用。蜀地平稳了,纲纪紊乱的局面彻底改观。

  施法要有所依据。诸葛亮领衔和法正、刘巴等制定蜀汉最早的法律条例《蜀科》,并亲自制定检察官吏的规章制度《八务》 《七戒》 《六恐》 《五惧》等,“皆有条章”,一条一款罗列分明,使蜀汉官吏知所“务”,知所“戒”,知所“恐”和“惧”,以此“训励”大家勤于职守。这即是他所说的“教令为先,诛罚为后”,先教育后惩罚。

  诸葛亮政治活动由于时代的特点,具有浓烈的军事色彩。因此,他的执法更多地体现在赏罚上,中心思想就是赏罚严明,公平合理。他说:“赏赐不避怨仇,诛罚不避亲戚。”诸葛亮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让被罚人心服口服。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一时击平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形势一片大好。不料先锋马谡违背谋划,踞山扎营,所领先头部队被魏军先锋张郃击破,蜀军丧失战略要地街亭,进退失据,只得撤回汉中。刚愎自用的马谡将蜀汉将士的辛劳化为泡影,军令在先,在所不赦。虽然马谡与诸葛亮的私交深厚,情同父子,谈论军机时常通宵达旦,但不能因私废公,于是“挥泪斩马谡”。斩首是为“公”,挥泪是为“私”。这是震撼人心的一幕。诸葛亮还为自己的用人不当上书请求自贬三级。同时,对王平等一班有功将领奖赏提拔。事后蒋琬到达汉中论及此事,认为国家正在用人之际,杀智谋人才有些可惜,诸葛亮的回答是:“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

  李严富有才干,与诸葛亮同为刘备“托孤”之大臣。诸葛亮北伐,李严留镇,督运粮草。不料身居高位的李严对连续北伐竟产生厌倦情绪,不仅督粮不力,而且弄虚作假,使第四次北伐半途而废。诸葛亮不念私情,随即上表弹劾李严,将其废为平民,流放梓潼郡。但诸葛亮不因此而株连其家人,其子李丰仍留丞相府为官。诸葛亮还写信劝勉李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好好工作,不要因为父亲被贬而丧失信心,诸葛亮给李丰的信的最后说:“详思斯戒,明吾用心,临书长叹,涕泣而已。”罢免李严是公,诫子李丰是私。一件棘手的事,处理得平实公道,让人叹服。

  斩马谡、贬李严是惊动全蜀的大事,制造、管理武器的制度就是小事了,但诸葛亮对不负责任者还是绳之以法。建兴七年(229年),将军陈式攻取魏武都、阴平二郡。部队休整,诸葛亮检查后勤,发现刀斧有质量问题,于是发布教令,让大家明白制造武器关系军事行动的成败,不能等闲视之。事后将主管官吏拘捕治罪,并以此告诫全体军政人员,恪守职责,认真办事,无论事情大小,法不能废。

  诸葛亮深知执法检查的重要性,他制定了五条标准,作为考核官吏乃至决定其升迁的依据。他在《考黜第八》中非常具体地列举了五条老百姓所憎恨的行为,称之为“五害”,并明确“有如此者,不可不黜;无此五者,不可不迁。”

  事必躬亲 创业进取不懈

  三国之世,蜀国实力最弱,要图存,很大程度上得仰仗人谋。对此,诸葛亮非常清楚,自出道以来即以天下为己任,竭力辅助刘备建功立业。章武三年(223年),刘备在白帝城“托孤”,将平庸的儿子刘禅交给他,还表示“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而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诸葛亮却坚定地表示:“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之后即“开府治事”,千斤重担一身挑,军机政务一手抓。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刘禅并不孤独,而诸葛亮却是孤独的,此时能共赴大业的豪杰已基本凋谢,只有他一人苦撑天下了。第一次北伐前的《出师表》最能见其心志: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诸葛亮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不单要守成,还要创业,尽管困难重重,他还是知难而进,加倍努力,以实现其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理想。

  刘禅是个不理政事的享乐皇帝,他只管当皇帝,其余的事情全由诸葛亮裁决,包括重要的诏书都由诸葛亮起草。“诸葛一生唯谨慎”,奉行唯美主义,任何事情都追求完美无缺,万无一失,因此只能少休息,多工作。恢复吴蜀同盟,平定南中叛乱,闭关息民,发展经济,操练军队,件件都要他亲自抓。尤其是在建兴六年至十二年(228年—234年)的七年间,诸葛亮五次北伐,几乎连年兴军,奔波于陇山蜀水间,和将士同甘共苦,劳作几无虚日,因此也严重地损害了他的健康,犯下了腿脚的毛病,只得坐四轮车继续指挥战斗。

  诸葛亮的工作责任感是极强的,为了减少差错,他有时甚至“亲校簿书”(官府中的各种文件簿册)。这种簿书的内容纷繁复杂,既有对上、对下以及平行的各种文书,也有涉及财务帐目的簿记和军需物资等项内容的簿册,不仅如此,他甚至做到了连受罚处杖击二十以上的处罚也要亲临过问。食少事烦,诸葛亮终于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军中。弥留之际,他还是不忘国家,逐一召见军中将官,安排后事,劝勉尽忠国事;安排好接班人,安排好退军策略,然后才很不情愿地闭上了他辛劳的眼睛。“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对于诸葛亮的身必躬亲,疑义者颇多。时任丞相府主簿的杨顒就对此提出批评,认为作为丞相就应该督导官府各司其责,具体的事情应让部下办理,大小事务都躬尽劳心的作法是不对的。诸葛亮认为杨顒的批评中肯,虚心接受;但是他就是做不到,因为他没有条件做无为而治的太平丞相。无论如何,诸葛亮勤政的精神可嘉,在一定程度上也引领了当时政府官员的工作作风。

  贰

  修德

  家教严格 三世尽皆忠贞

  诸葛亮严于律己,对子女的教育也是相当严厉的。原因只有一个,恐不成器,不成重器,这从诸葛亮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写成的《诫子书》很能说明问题。《诫子书》说: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诸葛亮是以政治家的胸襟,远大的眼光,要求子弟从修身养德做起,苦志成学,将来做一番事业的。他特别告诫子弟不要虚度年华,否则到头来后悔莫及。诸葛亮这通书中的一些话,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等,为后世人当作座右铭来传诵。诸葛亮所说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虽然采用了道家“长于养性”的修身之法,但却绝无离尘出世之意。再联系到他在《诫外甥书》中所说的“志当存高远”、“绝情欲”、“忍屈伸”这些话来看,诸葛亮教育子弟,是要通过淡泊、宁静的俭朴生活,修养品德,专心学习,像他当年在隆中生活那样,作好建功立业的准备。

  诸葛亮不仅口头上这么说,也要求子弟在行动上这么去做。诸葛亮早年无子,过养其兄诸葛瑾之子诸葛乔为继子。诸葛乔娶了皇家闺秀,拜为驸马都尉。可是,诸葛亮却不让他安荣乐贵,平步青云。不但平常教育他俭朴度日,立志成学;就是外出打仗,也把他带在身边,让他和诸将子弟“宜同荣辱”,在山谷中做运输工作,一道过艰苦生活,经受锻炼。可惜这位经诸葛亮精心培养的继子诸葛乔,在25岁时就夭折了。当时亲生儿子诸葛瞻已出生,诸葛亮对他也从不骄纵,时时关注这一幼子的成长。直到他死的那一年,还写信给他在东吴的兄长诸葛瑾说:“瞻今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可见在临死前他还在担心8岁的爱子不能成为“重器”。但是,纵观诸葛瞻一生的作为,特别是在蜀亡时能阵战身殉,应该说还是成了“器”的。更可贵的是,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亦同时壮烈牺牲。无怪乎后世对诸葛祖孙“三世忠贞”赞叹不已。

  作为丞相,诸葛亮不给后代以特权、财物,只要求他们勤奋学习,勤奋工作,这也是廉政的具体表现,气节也是一种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诸葛亮的遗产是丰厚的。

  节俭自律 带出廉洁群体

  诸葛亮廉洁奉公,从不贪污受贿,这是古今所公认的。他在自己的遗嘱《自表后主》中自报家产,表明他死后对其家人、子女的交代和要求,明确表示不会让自己子女借名敛财。他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财产公开的官员。他说,“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诸葛亮究竟有多少财产?“有桑八百株”,按一棵桑树占地十平方米算,那么桑林总占地八千平方米,也就是十几亩,最多不超过二十亩地。“田十五顷”,汉代一顷为一百亩,十五顷即一千五百亩,折合到今天约1035亩。在今天看来,一千多亩地不是小数,但对于西晋时官吏占田标准,作为一品丞相的诸葛亮,他拥有的田地较于朝廷允许的五十顷还相差很远,只相当于当时的八品官吏。与当时蜀汉地区的地主相比,诸葛亮的家产也只能相当于一个一般地主。

  按理说,诸葛亮作为蜀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收入应该不低。蜀汉官员俸禄多少没有详细记载,但史记记载,刘备入成都后,论功行赏曾赐给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功臣每人金五百斤、银一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诸葛亮也曾对李严提到,他受到过八十万斛的赏赐,但“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虽然自己受赏赐很多,但没有作为私蓄,家人生活也俭朴,妻妾没有多余的服装。

  奉行节俭的诸葛丞相,去世后却蓄财无余,他的钱去哪儿了呢?诸葛亮曾对李严称“禄赐百亿”,但他提倡“将不可吝”,因此,有猜测,他绝大部分财物应该都用于赏赐有功将士了。在他病逝后,后主刘禅派人清点了他的财产,与他自报的情况完全一致。

  再联系到诸葛亮在临死时留下的遗命来看,给人的感受就更深。他在遗嘱里要求丧事简办,不仅提出就近葬汉中定军山,而且还特别嘱咐:“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这在崇尚厚葬的当时确属少见。如果说诸葛亮这位权倾一国的丞相,在他生前就以其忠贞谋国、克己奉公的思想和作风给人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那么从他身后的这番安排,就更使人难以忘怀了。

  在诸葛亮这种公忠体国的思想和作风影响下,蜀汉任事的官吏多能廉洁自律,从而在蜀汉军政界出现了一个廉洁群体:董和参与机要二十多年,忠勤治事,死后家无余财;尚书令刘巴身自清俭,不治产业;蜀郡太守杨洪对待公事就像对待家事一样认真;邓芝做将军二十多年,素俭作风不变,不敛私财,乃至妻子不免挨饿受冻;大将军费祎雅好节俭,家不储财,对待子女极为严格,不准摆将军公子的架子,让他们布衣素食,出入步行,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军事方面继任者姜维忠于职守,好学不倦,清素节俭,住宅简陋,资财无余,侧室不娶小妾,后庭不置声乐,饮食节制,从不浪费,堪称蜀中楷模。

  正是因为有这么一班公而忘私的官员的支撑,蜀汉这条三国中的小船才不至于很快覆灭。诸葛亮的智慧、作为、人品、治国方略、理民之干在当时就受到了敌我友各方的肯定。司马懿赞叹说:“天下奇才也!”钟会伐蜀,“至汉川,祭亮之庙,令军士不得于亮墓所左右刍牧樵采”。陈寿受晋朝廷委托“定故蜀丞相诸葛亮故事”。其后,历朝历代都把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精神的楷模,以至于《三国演义》更是把诸葛亮作为一个超级完人来塑造。他励精图治,清正廉明,洁身自好,忠君、爱国、为民。中华民族优秀的东西,在他身上都能找到许多事例,他的风范被当作民族精神而一代一代传承。

  李殿元 成都晚报记者 滕杨

  武侯遗迹在 驻足宜静思

  自公元214年诸葛亮随刘备入主成都,到227年率军北伐,出屯汉中,前后约13年,他的主要活动都在成都。他“好治官府、次舍、桥梁、道路”,使成都空前繁荣,“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因此,成都有关诸葛亮的传说和遗迹也特别多。

  成都武侯祠

  5世纪,南郊刘备墓附近建武侯祠,到唐代,已成为文人墨客吟诗凭吊的胜地。明朝初年,蜀王朱椿下令废武侯祠,迁诸葛亮像于刘备庙内。明末,刘备庙毁于兵燹。清代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建君臣合庙于原址,门额大书“汉昭烈庙”,但人们仍习惯称此庙为“武侯祠”。   

  诸葛亮观星台

  在正府街。此地自宋代以来,为历代成都府衙署所在。据《太平寰宇记》载,蜀汉在此建观星台,传刘备、诸葛亮曾于此观星。

  诸葛亮点将台

  在蜀都大道东风大桥附近,有“点将台街”,相传是诸葛亮当年操练军队的地方。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东风大桥至水碾河段的“点将台”还留存一块半亩大小的土台。

  九里堤

  位于市区西北部,现仅存38米土埂。原堤从现存残堤处一直延伸到今北门龙王庙,长达九里,故名。九里堤又称“诸葛堤”。据《成都府志·山川》载:“九里堤府城西北隅,其地洼下,水势易超。诸葛亮筑堤九里捍之。”

  新都八阵图

  位于青白江区弥牟镇北约300米的市场坝,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现只残存6个高低不等的土堆。土堆呈圆形,纵向(东西向)两排各3个,横向(南北向)3排各2个。土堆残高1.3米至2米、直径4米至4.2米。据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载:“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因此说,青白江弥牟镇八阵图即是诸葛亮统率蜀军的“演兵场”。

  万里桥

  横跨老南门南河,俗称老南门大桥。此桥大约始建于公元前秦国蜀守李冰任中,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初名长星桥或七星桥,三国后名万里桥,亦称笃泉桥,是成都古代著名的二江七桥之一。桥得名于诸葛亮“结好孙权”的事迹。

  诸葛亮旧居葛陌

  在今双流金花乡,为诸葛亮的旧居。诸葛亮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就是指这里。《元和郡县志》载:“诸葛亮旧居在双流县东北八里,今谓之葛陌。”唐代的双流县治,即今治所,其“东北八里”为现金花、九江两江交界处的葛陌村。

  诸葛亮读书台

  招募人才是诸葛亮治国的重要举措之一。诸葛亮读书台,宋代时遗迹尚存。《太平寰宇记》载:“读书台在(成都)县南一里。” 此外,在崇州道明镇有一处丘陵,上面有一座庙,当地人也称此处为孔明读书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