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作文全程导练---议论类文章的文采

 许愿真 2015-04-08

 高考作文全程导练---议论类文章的文采

第二节  字句传神,沁人心脾

——议论类文章的文采

知识导学

增强议论类文章文采的方法有:

一、巧用名句  画龙点睛

郭沫若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如果我们能够自然地把久经岁月磨炼至今仍放出夺目光彩的古诗文名句恰到好处地镶嵌在高考作文当中,不仅能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主张,更能增加文章的思想的内涵和语言的文采,提高品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名言名句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是一种哲理的闪耀,是一种思想的火花,是知名度高且常被引用的精粹语言。这些语言或在内容方面揭示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谛,或描摹人物的情貌,或表现事物的真相,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语言简练,涵义深刻;表现手法方面,构思精巧,想像联想丰富,角度新颖,手法独特;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包括格言(含有劝诚意义的语句)、名言警句(语言精练、内容丰富的语句)和名篇中的主旨句。

在高考作文中,我们把精炼的名言警句引入自己的文章,确实能展示考生丰富的文化底蕴,展现文章灵动的文采,给自己的文章增色,让阅卷者刮目相看。

二、字字传神  句句关情

文章的文采靠具体的词句来体现。对文采的追求,首先表现为对词句的修饰,考生要善于选用生动形象的词语,为语句添光增彩。

自古以来,我国名家为诗作文十分注意词语的锤炼,叫“炼字锻句”。也流传许多锤炼语言、讲究文采的佳话,如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廷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欧阳修“求得一字稳,耐褥五更寒”。孙犁先生也说文章应该“明朗而有含蓄,流畅而有余韵,于细腻之中,注意调节。每一句的组织,无文法的疏略,每一段的组织,无浪费或枝蔓。可以说字字锤炼,句句经营”。他不仅这样要求别人,还自觉地在创作中实践着自己的理想。《荷花淀》便是典范。

词语生动是指在恰当的基础上增强词语的表现力,就是要求我们选用恰当精妙的、新鲜传神的、具有形象性的、极具表现力的词语,使所描述的对象给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的感觉,以增强感染力;把所阐发的事理表达得清楚明白,深刻透彻,以增强说服力。

“词语生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形象,是指语言具有画面感。“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读者的眼睛接触到文字,文字寄载的形象立刻幻化出来。第二,新鲜,“陈言之务去”,用最富创造力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第三,传神关情,“境界全出”、“尽得风流”,选用词语要刻画出事物的神韵来,并蕴含情感。

三、句式灵活  摇曳多姿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要写成美的文章,就必须美化文章的语言。正如冰心所说,如果“没有很好的表达工具,无论多么美好的思想感情,也是表达得不好或表达得不完全的”。

灵活地运用不同句式,使语言准确自然,这是文章有文采的一个重要标志。写作时要善于根据抒发感情、体现思想或表达内容的不同需要,恰当选用不同的句式,以变换节奏,使语言抑扬有致,波澜起伏,文采飞扬。

句子是文章表情达意的基本单位,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一般用于文章的句式有: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常式句和变式句、陈述句、感叹句或反问句、书面语句和口语句等等。不同的句式表达效果不同。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但表达的语意轻重、情感态度、风格色彩不同。写作时,要准确表情达意,就必须选择恰当的句式,句的选择还应与文章整体协调,做到句式灵活,力求达到最佳的效果。这就需要反复锤炼语言。

方法导引

如何运用上述方法增强文采呢?

一、巧用名句  画龙点睛

诗词名句,历来具有表达精练、含义深刻、脍炙人口等特点。引用得好,往往有助于表达的精练和生动。写景状物时,引用田园山水诗句、景物会变得内涵丰富,说理辩论时,引用哲理名句,有如撞钟击鼓、振聋发聩;抒发情感时,引用抒情浓郁的诗句,必能收到情真意切、文采飞扬的好效果。

名句虽好,关键在于巧用。

1.直引名句。在行文中,为引出观点,引出故事,作出结论。为了行文的简洁,同时增强句子的表现力,可直接引名言名句,常常是完整引用。可以起到用语凝练、表达含蓄、画龙点睛的作用。如: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的确好问,也很会问。他这一问可谓一问问千古。(2000年高考优秀作文《问世间情为何物》开篇语)

2.活引名句。在行文中,为了使语言简洁、凝练、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而引用名言名句作为自己句子的一个成分,常常是部分引用,在句内引用。这种引用,更能显出用语的娴熟,丰富文章内涵,平添文采。如:

寂寞是什么?我说,寂寞是屈大夫在“漫漫其修远兮”的路上“上下而求索”的身影;寂寞是鲁迅先生在“彷徨”中的思索,在“呐喊”中战斗的心灵伴侣;寂寞是我们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新社会中摸索前进的步伐。(《散文选刊》《寂寞》)

3.仿用名句。名句不仅言简意丰,而且句式颇有特点,已是大家耳熟能详。恰当仿用名句,或将古诗文篇章的某些字、词稍加改动,更是新颖独到、妙趣横生、文采倍增。如有一篇文章叫《感悟考试》,开头这样写道:

“室外,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有太阳。室内。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里明显地“仿用”了歌曲《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有太阳》和《三国演义》中的开篇诗,但就是因为这样的“仿用”,才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4.化用名句。将名句中写景、抒情、言志的意境化入文章之中,为表现文章主旨服务,使文章富有诗情画意。古今中外的诗歌中,可说是写尽了人世间的情、志、景,因而任何文章,都可以化诗人文,以增强文章的文采。如:

张志和渴求隐逸,在桃花流水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林黛玉在冷风敲窗之时倍感寄人篱下的凄凉,便觉得秋窗愁不尽了,但风雨还要助凄凉;刘禹锡心胸开阔,众人悲秋,他却从排云而上的白鹤中品出了诗情,欢歌“秋日胜春潮”……(《海棠依旧?绿肥红瘦?》)

当然,在“引用”出彩中,意境深远、传诵千古的古典诗句当是首选。别忘了,流行歌曲更是一笔可观的财富。如“‘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穿行街巷,融人人流,今天的你我却很难‘重复昨天的故事’。”凡人俗语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如,“一支钢笔用得像博物馆的‘三八大盖枪’,可还不能光荣‘下岗’。”三言两语,简洁明快,自有一种“调皮”之趣。

二、字字传神  句句关情绿杨烟外晓寒轻

锤炼词句,力求字字传神,句句关情。其一是精心选用词语。写景状物,力求绘形绘色;写人叙事,务能生动传神;议事言理,当求形神兼备。要找准惟有的无可替代的“这一个”,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中一个“闹”字化静为动,便给人以灵动的形象、生动的感受。

要寻求语言达到“字字传神,句句关情”,必须在锤炼词语、咬文嚼字上下苦功夫。

1.精心锤炼动词。前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曾经指出:语育艺术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因为全部生活都是运动的,大凡运动的东西,往往最富有感人的魅力。动词是文章活的灵魂,动词运用得妙,就能准确地反映出形象特征,传达出作者的爱憎感情,使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一种浮雕感。就能增强文章的精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使文章富有文采,令人耳目一新动词运用得有灵气,还能增强文章的气韵,使文章活起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如: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如果说,仅仅把月光比作流水不算稀奇,那么一个“泻”字配上“静静地”这一叠音词,就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又无声响,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思。

(2)“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孔乙己》)本来很穷,只有“九文大钱”,却偏偏要一个一个地“排”在柜台上。正是这个“排”字,淋漓尽致地“排”出孔乙己穷酸、迂腐、好炫耀的性格特征。

2.精心锤炼形容词。形容词又是阅读写作思维的主要语言工具之一。诗人、作家很会运用形容词,创造优美的文句来描绘人、物、事的性质和状态。特别是那些色彩的形容词,用得好,可以增强语言的意境美、绘画美。正如冰心所说,写作是“用文字作画”,写文章时,要注重词语色彩的调配,创造出一种具有绘画美的语言艺术来。如:

(1)“四围山色之中,这油然一碧的天空,充满了一切。漫天匝地的斜阳,酿出西边天际一两抹的绛红深紫,这颜色须臾万变,而银灰,而鱼肚白,倏然间又转成灿然的黄金。”(冰心《到青龙桥去》)由于准确地选择了形容词,夕阳下落时的色彩变化被描写得极为细致,极为生动。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的《使至塞上》)这一名句很具有绘画美。写“孤烟”着一“直”字,既明状“孤烟”之高,又隐状“孤烟”之浓黑;写“落日”遣一“圆”字,既明状落日之低,又隐状落日之残红。这一红一黑,色彩鲜明,对比强烈,逼真地描绘出了一幅塞外特有的绮丽壮美的画面,具有绘画美。真可堪称千古绝唱!

3.精心锤炼叠音词。叠音词是重复同一个音节所构造的词。它反复作用于人们的听觉,能增强人们对语音的感受,使听觉能得到一种回环往复的语音美感,并且这种叠音词格外能表现出一种亲切、爱怜的情感。巧妙地使用叠音词,增强语言的音乐美,同时使词语描述更形象,表情更细腻浓烈,增强语言的意境美。我们最熟悉的《荷塘月色》叠音词比比皆是,不但传神地描摹出事物的状态,而且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一唱三叹的美感。再如: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悄悄”等叠词的反复运用,透露了作者难舍难分的离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又衬托出了诗人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令人回味无穷。

4.精心锤炼成语及其他四字短语。成语及其他四字短语能形成一种整体和谐美。成语的主要特点是形式简洁,意义蕴丰,可以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成语的连用有时还可以有增强情势的效果。

5.巧用文言。文言句式言简意丰,典雅端庄,口头语言自然鲜活,明白晓畅,巧妙使用都会增加文章色彩,例如“任何一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一点长处。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一得之功,一技之长,或许正是别人之短。别人难能者,我能之,岂非得天独厚也哉?我是冬瓜苗,决不打算结辣椒。冬瓜虽不红,却比辣椒大,各自显神通。”这段话中“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直接把古语化入自己的文章,“别人难能者,我能之,岂非得天独厚也哉”使用文言句式;“我是冬瓜苗,……”等句,则纯粹口语。自然贴切,与文言句式相映生辉,使文章大为增色。

6.巧借新词。把用在各行业、各学科、各领域的边缘新语巧妙地嵌进文章的语句之中,兼收并蓄,创设全新的时代词汇平台,打造别开生面的时文妙语。

(1)移用词语。就是把惯用于甲事物的词语临时用来说明或形容乙事物,从而获得一种错位的美。如:“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一句中“节奏”本来是音乐术语,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现象,这里却用它来形容建筑物色彩的浓淡明暗和位置的高低错落的情况。

(2)巧妙嫁接。把大家共知的词语、句子巧妙地“嫁接”到作文中,使之与文章融为一体,也可收到幽默风趣的效果。

7.精心选择同义词。汉语同义词词汇丰富多彩,在表达同一个内容时,既要善于选用最有表现力的词语,同时要避免相同字面的重复。要使文笔更加生动活泼,读者感受深刻,便要选择同义对举的表达方式。如:

(1)“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句中“顾”和“盼”是一对同义词,如果将句子前后一都改用“顾”或“盼”字,这样,虽然文句也连贯,但显得重复单调,呆板干瘪,缺少一点音韵美,影响了感染力。

(2)“联合国期限将到,美国人加紧备战”就不如“联合国期限将到,美国人扣紧扳机”更为生动形象,不但更能使人感到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的追在眉睫,而且仿佛能够看到美国大兵咄咄逼人的面孔。

三、句式灵活  摇曳多姿

锤炼语句的基本方法是对同义句式的选择和调整。所谓同义句式,即意思基本相同或相近,而在表达重点、语意轻重、语言态度、风格色彩等方面有所区别的句子格式。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做到恰当得体,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灵活搭配,交替使用,语言就会变化多姿,产生一种特殊的美感,就会使文章文采飞扬、文气流畅。

1.锤炼句式的原则

(1)句式的选择和调整要服从表达的需要,不能为灵活而灵活。一般而言,客观描写景物,烘托气氛,可用常式句型,若抒发胸中积愤,重在抒情,或语意强调重点不同,可用变式句型,这都取决于表达目的和表达的需要。要批评一个将军的无能可说他“屡战屡败”,要赞扬一个人的顽强精神可说他“屡败屡战”。

(2)句式的选择和调整受语境的限制,不能以辞害义。首先句式的选择和调整要受文体限制。应用文体在句式上要求:一般结构比较完整、周密,句型较长,多用陈述句、判断句,少用省略句、疑问句、感叹句、口语句。科技文的句式大量采用结构复杂的长句。文艺体文章,形象化是它的特点,句式使用灵活多样,但要求节奏明快,色彩鲜明。其次还要受语境的制约,要求上下文句式和谐统一。

(3)句式的散整松紧和长短要灵活得体,以简洁明快为原则。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因此适于表达丰富的感情、深刻的感受,给人以鲜明的想像和强烈的感受。散句的结构灵活多样,其表达虽不像整句那么集中,但散而有序,丰富多彩,故能避免单调、呆板,收到生动活泼的效果,所以,很多作家都是以散为主而整散搭配着运用语言。

2.锤炼句式的具体方法。

(1)灵活运用长句与短句。长句字数比较多,结构比较复杂,节奏舒缓,表意严密、细致、精确。短句结构简明,节奏紧凑,表意简洁、明快、有力。写作时,要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根据整篇的语言格调,慎重选择。或用长句,或用短句,或长短结合,如果调配得好,语言就能因此增色。不过从考场作文看,一般不要使用过长的句子,因为考场写作时间仓促时,长句不易把握结构,容易出现结构不清的语病。

(2)灵活运用常式句与变式句。变式句是相对于常式句而言的非常规句子形式,常式句就是按照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前因后果等正常语序组成的句子;变式句则是为突出表达某方面的内容,临时改变某些成分的位置的句子。在特定语境中,变式句常常能取得常式句所无法达到的表达效果。如《荷花淀》“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写水生嫂的问话,用主谓倒装的变式句。就更能突出她对丈夫的关切,情感表现力大大增强。

(3)灵活运用整句与散句。整句是一组形式短小整齐,结构相近,气势贯通的句子,而散句的形式灵活多样,结构简单,句式独立。在文章中整句和散句如能灵活搭配,交替使用,会收到互衬互补、文采斐然、变化多姿的理想的表达效果。在描写、议论、抒情时运用整句往往能取得增强语势,达到引人人胜的效果。

(4)灵活运用不同语气的句子。反问句与陈述句,表达的语意可以相同,但反问句比陈述句更肯定有力,往往既能强调,又能表达强烈感情。

(5)灵活运用主动句与被动句。一个主谓句,既有施动者,又有受动者,可以按表达的需要,或者选用主动句,或者选用被动句。但选用不同的句式,表达效果是不相同的。一般情况多用主动句,但在强调的是被动者时,或主动者往往不需要或不愿或无从说出时,或为了使句式整齐,或为了表示特定情感,则应选用被动句。

(6)灵活选用肯定句和否定句。同一个意思,可以从正面去表达,也可以从反面去表达。从正面表达意思,是肯定句;从反面去表达意思的是否定句。但不同的句式,表达语气轻重是有差别的,一般说来,要表达同一意思,双重否定句重于肯定句,肯定句重于否定句。

总之,不同句式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如文言语句含蓄典雅,口头用语简练泼辣,长句周详严密,短句简洁明快,独词句鲜明突出,感叹句便于抒情,对偶句铿锵凝练,反复句余韵悠然,排比句气势磅礴,反问句加重强调,引人深思。句式的灵活,表现了思维的灵活,表现了驾驭语言的能力。根据表达需要,灵活使用句式,语言就会变得摇曳多姿,大放异彩。如:

“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小屋迷失在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光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这一段话,于匀称之中见错落,呈现出一种参差之美,堪称景象美妙,意境深远。

佳作导读

猛虎与蔷薇

2003年重庆考生

“名山大川,小桥流水,可悦人目;蝉吟虫唱,风声雨声,可愉人耳;涛走云散,潮涌星移,可启人思;珍器古玩,诗文书画,可怡人情。”这斑斓绚丽的事物,给了我们最直观的认知。

高山流水,天涯毗邻,给了我们知己的感动;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给了我们爱人的感动;合家欢乐,天伦之乐,给了我们家的温馨。这何尝不是感情的体会?

英国当代诗人西格里夫曾写过一行不朽的绝唱“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这说明人拥有两面性:感性和理性。感情亲疏是感性的,对事物的认知是理性的。从历史的源头漫步到现代,我们人类便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演绎着动人的人生哲学。

我们往往因过分亲近或疏远对感性事物的认知蒙上了一层稠密的感性云雾。子日:“仁者这是必然的。但如果因此而悖驳事物价值的惟一性,这是荒谬的。楚国国君不就因为听取爱妃谗言而使屈原因直谏而放逐吗?夫差也是因此而丧国的,历史中有太多太多这样的昏君,有太多太多这样的闹剧。

当然,也有看穿迷雾而感悟觉醒的人。邹忌说:“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他运用这琐事中的感悟,成功地说服了齐王广开言路。

其实,对事物的感知也需要感情的柔化。正如棱角突兀的坚石需要柔水圆润,奇伟雄丽的火山需炽热融化为岩浆,这样才能在逆境中“柳暗花明又一村”。亲情留予我们关怀,给予我们安慰,当我们对事物越发亲近,我们的认知就越发深刻。纣王曾问云中子:“先生何处而来?”答日:“公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纣王发难:“云散水枯,君归何处?”答日;“云散皓月当空,水枯明珠出现!”正是这种对自然的无限亲切,才孕育了博大的旷达的人生哲学。

然而真正的大智慧,是兼容二者的。庄子便是这棵享有阳光同时设下树阴的哲人之树。他妻子死后,他大哭须臾,后又会心地笑了起来。正是这种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完美结合,成就了他物我合一、无所依赖的无我哲学。

用感性赋予理性以灵性,用理性铸造感性的肌骨。山高月小,落花流水,当我们寄以情思,这种认知也富有哲理。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种认知也可勾起我们奋斗的冲动。

在情感亲疏面前,我愿做一株蔷薇;在事物的认知上,我愿是一只猛虎,用理性的心细嗅感性的芬芳。

【简评】这是2003年高考作文题“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话题作文,作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笔下呈现出斑斓绚丽的自然万物,丰富多彩的社会人情;诗词歌赋、名言警句信手拈来,洋洋洒洒,各得其宜,各尽其妙。它显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表达技巧。

锤炼词语,善用修辞,为文章增添了光彩。开头两段排比,气势贯通,表明了“情感与理智”之间关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排比之中见文采。论述中化抽象为形象,“我们对事物的认知蒙上了一层稠密的感性云雾。”“庄子便是这棵享有阳光同时设下树阴的哲人之树”,比喻之中见文采。遣词造句方面,也可见作者精深的语言功底。开头两段排比可谓字斟句酌,“从历史的源头漫步到现代,我们人类便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演绎着动人的人生哲学”形象生动而富有深意,“用感性赋予理性以灵性,用理性铸就感性的肌骨”精警而又有哲理蕴味。还有骈散结合、灵活多变的句法,都使文章文采翩翩,摇曳多姿。

误区导诊

在运用上述方法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有:

(一)利用名句来增加文采,是一种简便而实用的方法,但写作中有几个方面是最容易失误的,应值得注意:

1.引用名言名句要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而引用,要做到恰到好处,千万不要为引用而引用,这种引用只能是多余的、失败的。

2.能让你的文笔飞起来的引用名句方法有很多,但无论运用哪一种方法,我们都要注意表意清楚,要使引用的名句与自己的文章融为一体,不能跳脱,全文连贯紧凑,这样我们的作文才能得到高分。

3.引用名句时,一定要对名句意思理解准确,要使名句意思与文章意思一致,不能望文生义,否则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贻笑大方。

4.引用名句时,要记准确,不能出现错别字或生造语句,如果记得不准确,不如间接引用。

(二)文章中的词语运用,是最容易显现出作者的语文功底的大凡作文中词语丰富,且用词生动的容易让人赏心悦目,颇受阅卷老师的青睐,这就要求写作时在词语使用上下功夫。但也有人在作文的词语运用上容易走入一些歧途:

1.文中表现同一意思时使用大量的词语,缺少锤炼。大量重复的词语,不是丰富,而是堆砌,更谈不上生动。

2.词语理解不准确,对词语缺少辨析,望文生义。

3.一味求新,写作时找不到恰当的词语而生造词语。

4.在文中使用大量的所谓“流行语”或“网络语言”,让人不知所云。

(三)写作时,灵活使用句式时,应不能出现下面失误:

1.不可单纯去追求句式的变化,那样是没有什么益处的,句式的运用,一定要注意写作的实际需要。

2.选用句式的意识不够,不能根据不同的材料、目的和语言环境,变换使用不同的句式。文章如果句式单一,不免呆板老气,而句式多变,则可灵动活脱起来。

修改案例

2003年全国高考题,话题为“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

情感与认知

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总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古代宋国的富人,深信自己儿子的话,怀疑邻居家老人,导致认知上的严重失误。这在历史上并不少见,而当代心理学家也证明了这一点。比如宋朝的女词人李清照,在经过一夜的雨疏风骤之后,由于家事国事,浓睡不消残酒,她询问花事。侍女笑着回答海棠依旧。女词人却叹息道:应是绿肥红瘦啊!(标题出得太简单,不能吸引阅卷者的眼球。根据本文内容,可考虑用设问、比喻等修辞手法拟题。拟的标题既要与首尾呼应,又要趋势从李清照一例写起,入题干脆明快些。)

李清照感情细腻,对花有着深切的关心与怜惜,因此花遭受摧残丝毫没有触动她,甚至不被她觉察。可见,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知的正误深浅是有关系的。(应在本段开头加上揭示这则故事要旨的话,如“你情系一物,必然感悟深刻;你心存淡漠,必然视而不见”等。还可添加一些词语体现出李清照的生活年代及女词人身份。)

一般说来,当我们偏爱某一物,亲近某一物时,我们会觉得它特别动人,正如邹忌之妻,偏爱邹忌而认为他比齐国之美丽者徐公还要美。这正如古语所言:“情人眼里出西施。”人的感知是复杂的,又是简单的,当我们被事物所触动时,它们也便展示出自己独特的品性。这在古代诗文中随处可见。(后面几句在下文没有落实。可增加一段,以排比的句式、列举古代作家所写的诗文。这样既充实了文章内容,还能表现自己的文采。)

其实,万事万物都以它固有的规律运动着。世上万事是复杂的,你的认知正确与否与你的情感相联系。还有独特的万物,可能会由于你的喜怒哀乐而有不同的色彩。旷达者认识了万事万物,从中汲取力量;陶冶自己的心灵的,又是一个潇洒的人;自悲自叹者,又会非常感伤……无论怎样,能有所感受,是可贵的,但我们还应保持一种平和的心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笔锋一转,提出了“应保持平和心境”的看法,使文中的感悟充满了辩证。但句式散乱,可考虑用排比句式表述。)

我很佩服与敬仰不以感情亲疏远近定是非的人。他们大义灭亲,或者做到了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在他们的灵魂中,总有一种高尚的理智,从而使他们超越了狭隘,超越了个人的恩怨得失,而代之以多数人的利益。这样的精神从远古流到今天,还将流向未来,它与世俗的东西不相同,闪烁着智慧与勇气的光华,常常让我们深思。(能抒发“不以感情亲疏远近定是非的人”佩服与敬仰的深情,但句式不够完美,表述不完整。)

是海棠依旧,还是绿肥红瘦?这是一个问题。我想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选择不同的认识方法。

(呼应开头,显示了作者对话题的深刻理解和理性思考的智慧。“这是一个问题”,说法含糊。)

【简评】本文主旨鲜明。颇有特色。但是,用来佐证的事例写得不够,材料的丰富性稍略。一些句式没有显现修辞的力量,文采不足,显得不够完美。

考场导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他钓了非常多的鱼,但每钓上一条就拿尺量一量,只要比尺大的鱼,他都丢回河里。

其他的钓客不解地问:“别人都希望钓大鱼,为什么只有你将大鱼丢回河里呢?”这人轻松地回答:“因为我家的锅子只有尺这么大,太大的鱼装不下。”

请以“鱼与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身处大千世界,我们会面临许许多多的诱惑。权重的高位是诱惑,利多的职业是诱惑,光环般的荣誉是诱惑,舒适的娱乐是诱惑;甚至,漂亮的时装,可口的美味都是诱惑……如此等等,不胜枚举。面对这些诱惑,我们中学生有着深刻的思索,随之而来的是不同的行动。

请以“诱惑”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春天到了,家园前的草坪露出了红红绿绿的生机。一位新搬来的中年人回家不忍心践踏那片草坪,便绕了点路。没想到刚上楼时,邻居老太太微笑着迎上来,一番话让中年人颇感意外;“我整天都在想,很有点担心,新来的邻居是个怎么样的人?”顿了一下,老太太又说,“当你刚才绕过那片草坪时,我算了解了你,知道我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生活常常是这样,刻意为之往往不能缩短彼此的距离,而偶尔发生的一个细节、一个举动,却会在人与人之闻架起美丽的桥梁。

请以“心灵的距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4.请以“正气”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5.有人说,牵挂是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线绳;也有人说,牵挂是瓜豆藤蔓缠绕着篱笆。以“谈牵挂”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