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如何使一个人变好?

 温暖地寒流 2015-04-08

王磊,灼见专栏作者,北京大学硕士


前晚,爸爸说读书五车能改变面容,我说未必。但如果换成张载说的,“为学大要,在于变化气质。”我则认同。


问题在于,其一,“读书”与“为学”不同;其二,读书为学是变化气质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读书为学的典要与理想状态在于改变气质,学做圣人,但是读书为学很大程度上未必能结出此果,有时甚至恰得其反,把人读得死气沉沉,迂腐支离;其三,未经过读书为学的,如何不能够为善为贤为圣呢?我完全确信音乐、美术、雕塑、工艺这些不假文辞的艺术、还有科学、修道、口传身教的家教都足以使一个人变好,成为整个人类灵魂的滋养者。


其一,读书与为学如何不同?形象上说起来,读书有点像旅游,但为学则是栖居或耕耘。旅游可以游得饶有兴味收获不菲,但通常的状态是走马观花偶有所得,甚至疲惫伤神索然无味。为学之栖居则不同,它不同于定居,它并非是一个常态化的居所,而是有意辟出一个不同的所在,在那里用心感受思考着生活下去,往往要亲自从事饮食的生产。栖居的为学方式是一种悠游涵养,是一种养出来的学问,经典精熟于胸次,用之左右逢其源。 耕耘则是另外一种为学之态度与方式,有明确的生产目的和计划,汗酬拔地,苦心积虑,穷思猛索,刨根问底。


我所读的哲学系,中哲专业就很像栖居地为学,西哲专业则很像耕耘地为学。宋明理学当中,程颢阳明那路很像栖居地为学,程颐朱熹那路就很像耕耘地为学。


其二,读书为学是变化气质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孟子、陆九渊讲先立乎其大,阳明讲致良知,看起来陆王学派所主张的都是要先立住一个堂堂的人,也就是《论语》中的先登堂,而后有所谓入室,《中庸》中说的先致广大,而后尽精微。否则,为学过程中很容易陷于细枝末节当中,不得大体;陷溺于学问之中,而不尽人情,甚至读成一个支离破碎迂腐扭曲的人——一个被知识阉割了的人。为学的终极的目的也在于人的本身,在于道德的实现,人格的完善、充盈与超越,关于这个终极目的,基督教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大致都同样认同,但是认识论、知识论、语言分析趣味的哲学则似乎以真理与真理认识与表达之可能为终极目的。张载所谓变化气质,旨趣是放在人本身的,人之气质清明醇厚,就是为贤为圣,浑浊鄙薄便是斗屑之材。


其三,显然还有其他的很多使一个人变好的方式。 因为即使天天读圣贤书也有极大的可能会禽兽不如,一个玩弄权术的窃国蠹民者,反不如做一个风月场上的性情中人可爱。


即使不读圣贤书,也有很多使人变好的方式,有自然朴素的路径:一个生活于原始朴素之境遇的人,其德性与智慧未必会是不好的,甚至往往更容易完好无损,老子和卢梭都是这种反思文明假设自然的立场。


有无文字、轻理趣的路径:礼教、乐教、诗教、家教、美育、体育都不必是通过文字、义理、理性、思考来完善人生,而当下我们的学校教育恰恰几乎完全忽略了这些教育,结果使人只会记忆、分析、评判,重理趣,好功利,而没有面对日常的逸趣与格调;没有面对风物的感受与表达;没有面对人情的通达与颖悟,没有面对伦理的秩理与融合。这样的一个社会与以诗文取进士的盛唐,其气质风貌大概是完全不同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