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生九子各不同”这老话儿过时啦!-- 老骥伏枥

 LuXin4164 2015-04-08

*老北京杂谈

“龙生九子各不同”这老话儿过时啦!龙之九子

有些老北京老话儿要是展开写,自己都觉得有些俗,但毕竟一些老话儿能流传至今,有他顽强的文化和实践生命力。如中国人,具体说就是老北京人,在向外人介绍自己的多个孩子性格不同或脾气各异等情况时,往往用一句俗语,也叫老话儿,就是“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为了标题简练,写成“龙生九子各不同”了。所谓“龙生九子”,是个古代传说,一条龙生了九条小龙,形状、性格等各不同,关于这龙生九子,我曾经发表文章谈过,不再重复了。其实龙未必生九子,只不过是人们为了比喻同胞兄弟的良莠不齐,创造出的神话和依据罢了。当然,不少古书里也确实有“龙生九子”的纪录和叙述,所以才流传至今吧。

比喻亲兄弟良莠不齐的俗语或老话儿还很多,如我母亲和一些邻居在谈到某些多子家庭孩子的良莠不齐时,都爱说“十个手指头还不一般齐呢”,意思与“龙生九子各不同”一样。这些俗语简练、通俗易懂,反映了古人的智慧和文化水平。多少年来,大量的实例证明这一说法的一定正确性,要是举例,那恐怕就要写一篇长篇小说了。

我第一次对这句话加深印象,是在看完国产故事影片《扑不灭的火焰》后,因为这部反映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军民对敌斗争的影片中,直观地反映了五个亲兄弟所走的不同道路。其中老二当了日本人的汉奸,死心塌地帮助日本鬼子残害同胞,甚至打自己的母亲;老三是八路军战士,带领其他兄弟也参加了抗日队伍,最后,老三亲手打死了自己的二哥、伪军汉奸中队长。回家谈论这部影片中的五兄弟时,我母亲说了上述那句话,而且给我解释了含义。渐渐地,大量实例说明了这句话的正确,当然这不仅是指亲兄弟走不同道路问题,而且反映一母同胞兄弟姐妹的各个方面,包括性格、爱好、为人等方面。所以看到一个家庭出现不同品质的孩子时,我也就不感到奇怪了。

“龙生九子各不同”,从道理分析透彻,我没那水平。不过我这个人好琢磨,越琢磨越觉得这句话文化内涵很深。老北京人中形容孩子排行特点的俗话,即“大傻子、二嘎子、三猴子”,也有这个意思。但是依本人一孔之见,这“龙生九子各不同”说法,也不是绝对正确,因为从我接触的人们看,也有“龙生九子一样好”或“龙生九子一样坏”的实例。这“一样好”的实例不少,仅从我的亲戚看,一个长辈家中有十个子女,每个人都那么孝顺父母,个个儿都事业有成,个个儿都没有不良行为,堪称“龙生九子一样好”。还有一个长辈亲戚有七个孙辈儿,人人都是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才。我所接触的朋友中,这样的家庭子女也不少。这些咱们就不多举例了。我的体会是,“人之初,性本善”,如果家庭教育好,那么“龙生九子一样好”是不难的!

反之,这“龙生九子一样坏”,那真是“难得”,但这样的实例也不少。咱们不能说这些“龙”的父母的不是,只是奇怪怎么有的家庭的子女一个赛一个坏,按老北京人话讲,就是“怎么凑来的”。这方面咱们不想举太多例子,只介绍一个家庭的“七个龙子”情况。这家子有八个孩子,“七个龙子”自然是男孩子啦;那老八是个闺女,是这家男主人50多岁后出生的“老闺女”。我们胡同及附近胡同拆迁时,那八丫头才九岁,又没有接触过,所以这闺女的人品好坏咱不知道,但是那“七个龙子”之坏,耳闻目睹真是“触目惊心”!邻居们感叹,怎么这“龙生九子各不同”的老话儿,在这家子的七个儿子中就不灵了呢?哪怕有一两个好“龙子”也好呀!就说这“大龙子”、“二龙子”两个带头儿的兄长吧,从小儿在七个弟兄“比坏”的竞赛中,就稳居前两名!那细节就不多举例了。就说改革开放后,哥儿七个没有一个人奔“文凭”去,共同守着父亲的一辆平板儿三轮车,歇人不歇车地开始了在北京火车站揽客的“致富”之路。不过按照老北京人的说法儿,就是这哥儿七个“油锅里的钱都敢捞”!只要能赚钱,从来不在乎“缺德”二字!先举个老大的例子吧,一天晚上,一个外地男子下火车后,走出“火车站出站口”一直往东走,遇见一个拉三轮车的汉子,就向他打听地铁站在哪儿。而这个三轮车夫正是老大,老大一听,就“热情”地说:“前边不远,来我送您去!”这个外地客人行李很重,遇见这么个“热心人儿”,直庆幸自己运气好。其实地铁站就在客人背后近在咫尺处,这外地人只要回头儿看一眼就能看到。可是老大不容他多停片刻,拉上这客人可就一直往东去了,到了二环路往南,绕着东便门儿,又一直往西到达崇文门路口,然后向东一拐弯儿拉了几百米,可就把那客人又送回北京火车站啦!不过,这次停在了火车站西边不远处,那外地客人倒是也看不出来。当老大告诉客人往东走几步就到了时,客人还一个劲儿地道谢。问老大多少车钱时,老大可就狮子大开口啦,一下子就要30元钱。那客人虽然觉得多,但碍于人家主动热情,痛快地付钱后,提着行李又“重返北京站”。白白被人拉着绕北京站转一圈儿,耽误了时间,还赔进30元钱,“被人卖了还帮助人家数钱”,您说这客人冤不冤?您说这老大缺德不缺德?

咱再举个老二的例子。一天老二拉车在北京站前大街东侧马路边儿,遇见一个外地农村女青年向他打听旅馆在哪儿。老二热情地问:“姑娘,你是第一次来北京吗?”当得知姑娘初来北京后,老二那肚子里的坏水儿可就泛滥啦!他热情地说:“姑娘,你刚来北京人生地不熟,这附近不远处有个价钱便宜的旅馆,是我朋友开的,你给我30块钱,我骑车到那儿给你登记后,我再过来拉你过去,你看好不好?”那姑娘初来北京人生地不熟,加上人很憨厚,不知道社会的复杂性,她不仅给了老二30元钱,还直道谢。老二让姑娘在原地等着别动,千万别动,20分钟后他肯定来接她。结果,这姑娘白白等了一个多钟头,也没见到老二的影儿!就在姑娘急得痛哭时,有好心人听了姑娘述说后,主动到车站附近的派出所给姑娘报案了。那警察问明情况后,主动帮助姑娘联系了旅馆,详细询问了姑娘所记得的那个人(“老二”)的外貌等。老二拿钱以后的事儿我就不知道了。但是您必定要问,这事儿是你目睹还是听说呀?我可以告诉您,无巧不成书,就在老二骗了那外地女孩儿第二天,这老二又蒙骗了一个外地人,被外地人识破诡计后,那个经常出差的外地人不干了,结果二人吵起来,就在要互相动手时,警察赶到了。警察在解决纠纷时,恰好上述那个被骗的外地女孩子经过这里,当他看见老二后,立刻告诉那个警察,就是这个人(老二)骗她,结果该着老二倒霉,也是报应,被警察带到派出所,还给了那个外地女孩子30元钱后,还被警察狠狠教训一顿!而这派出所中的一个警察是我的邻居,就是他告诉我的。您又要问,我怎么知道老二一家,因为他家和我家、包括那个警察,都是一个胡同里的邻居,对“老二”这缺德的一家子,早知其臭名儿!

说“龙生九子各不同”也好,或出现“一样好”、“一样坏”也好,这句俗话之所以能流行至今,最根本的就是昔日的国人绝大部分是多子多孙,也就是说,有诸多子女,才能比出良莠不齐。可是自打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我们这一代人绝大部分都只有一个孩子!就说现在允许生二胎啦,但据闻年轻人中有不少人表明不要二胎,更有不要孩子的年轻夫妇。所以那些生二胎的夫妇,用这句俗语都勉强;也只能供那些大胆地敢生三胎以上的夫妇参考这句老话儿含义啦!估计那敢于生三胎以上家庭的孩子,肯定有良莠不齐的!

至于大部分独生子女的父母吗,只能用老北京那句老话儿来安慰自己啦,即“好儿不用多,一个顶十个”。那“龙生九子各不同”的俗语在这些独生子女父母这儿,已经是过时或干脆说是无效的比喻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