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乐考证》——姚燮之未完

 ganggang0611 2015-04-08

                      《今乐考证》----姚燮之未完

                                       周大风

《今乐考证》是姚燮著述中极为重要的巨著,也是一部未完成稿,即使是未完成稿,全书也已有12个“著录”(相当于“卷”),有2 0 余万字之多。原稿未付梓,亦未经校订,因战乱,已散佚,流入于民间。民国21年(1921),鄞县马裕藻的弟隅卿,在宁波一书肆中,突发现此书稿,惊为秘笈,就以重金购得,后由马裕藻赠给北京大学,因此稿极有价值,故于两月之后即印行。1959年,又由中国戏曲研究院收集于《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丛书中,并出版。

这部书的价值甚高,对中国戏曲发展,提供了不少珍贵的资料,这是姚燮长期来,收集资料,博览群书,兼收并蓄,去芜留菁后的积晶。全书共收集剧作家及剧目相当丰富,是 800 多年来戏曲史中收集最多的。因同类书中,如著名的《远山堂曲品剧品》、《传奇汇考》、《乐府考略》、《曲海总目》等等,其收集的都不及姚燮的为多为细。即使是近代著名学者海宁王国维(18771927)编写的《曲录》(过去,戏曲界公认是记载古代剧目最多的著录),共收宋、元、明、清历代作家 208人,作品2196个,而姚燮却收集了519人,作品2292个(还不含“宋剧” 975种,因宋时戏曲尚在萌芽之中),作家数多于王国维 311人,作品数多于王国维100个左右,但姚燮早于王国维7 0 年左右,况且今能见到的《今乐考证》还是姚的未完成的稿本。

  19971016 日,笔者去海宁出席“王国维学朮研讨会”,出席会议的大多是我国研究戏曲的专家。在会上,我既肯定王国维对中国戏曲研究的贡献,同时也以上述数据为例,提出被人将遗忘了的姚燮。在会上,介绍姚燮一生写了 6 0 0 多卷书,且诗词、曲文、书法、绘画、琴艺、篆刻、传奇写作等无所不涉,还在鸦片战争时,对侵略军罪行,揭露投降派等在他的诗作中,有所反映,并有历史佐证价值。但他的著作,一部分因战乱而散佚,一部分被英人攫去藏在伦敦,目前能见到的则并不太多,故使今人反而陌生疏远了。)

     再研究《今乐考证》的内容,后面十个著录与王国维的《曲录》相差不大,且各有千秋,确可为后世戏曲研究者,提供相映互补的历史资料。但前面一、二部分“缘起”和“宋剧”的内容,却是王国维所阙如的。前面两个著录是《缘起》部分及《宋剧》部分。第一部分,引经据典,广泛摘录历代文人著作中有关戏曲部分,即历代戏曲理论家如朱权、王骥德、沈德符、胡应麟、柯九思、李斗、徐渭、徐大椿、翟灏、陆容、毛奇龄、陶宗仪……诸家,对于戏曲起源、杂剧院本之由来,宋元南戏、词曲、部色班、南北曲、今曲流派、西曲、小曲、山歌、陶真、连廂,词曲的与后世戏曲关系;戏曲中某些名词的由来(如齣、宾白、科介渾、鬼门、开场、打箱等),都有所考证及查其出处。虽然,他多是从古人论著中撷取,但在当时尚未具备音响资料及图片、实物情况下,也只能彙集诸家之语为之佐证。但工程已是相当巨大。还有一些是他个人之独见,如“越东人呼弋阻腔曰调腔”,并考查出最早见于清初张岱的《陶庵梦忆》。另有砌末、行头,傀儡,古代各种乐舞,说书等等源流查考,对研究戏曲史极有价值。

   《缘起》的第二部分,大多是音乐方面的考证。范围也很大,且附录了“悄声谱”“小品谱”(古工尺谱)三行。关目也有历代曲谱的演变记述,各种乐器的来龙去脉,如杖鼓、羯鼓、太平鼓、沙锣、铜钹、笳、淳于、琵琶、阮咸、筝、洞箫、月琴、头管、双管……。对古代乐曲考查也相当精细,记录了名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海青弩鹤》《月儿高》《将軍令》《普庵咒》等各段小标题。最后还记述了弹拨乐器的左、右手指法。

   《缘起》两部分之后,有独立的一部分,名《宋剧》。所列实际上多是宋大曲的曲名,如六么、薄媚、梁州、伊州、剑器……以及金杂剧、院本、宋诸宫调、爨弄……共列有剧(曲)目千余(某些是有故事情节的,但尚未构成戏),这对南宋戏文(永嘉杂剧)刚产生之时,当时已有的戏曲形成胚胎或诸因素,提供了相当大的资料和佐证。

    《今乐考证》并不分卷,除《缘起》三个部分外,后面每一部分前,都以“著录”作标,共 1 0 个著录,分别为元杂剧、明杂剧、金元院本、明院本、清院本,相当全面。只可惜尚有个别处稍嫌简略,可能是他生前未及补校修饰有关。

    姚燮的有关戏曲编著中,尚有一部近500卷的《今乐府选》(另一说192卷),也是未定稿性质,因姚生前未作校订,故有某些错误或不足之处。但此书价值甚高,是我国戏曲优秀剧本的总汇。历史上类似此剧本汇集的,有《元曲选》收杂剧100种,《六十种曲》,《缀白裘》单折489出,《群英类选》单折150出。而《今乐府选》全剧就有423种之多,且都是经过筛选之后,留精去劣之作。其规模之大,可称观止。故近人学者郑振铎先生评:“网罗古今一切戏曲于一书,自古到今还不曾有过第二个人”。这是对姚燮的却如其份的评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