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工业如此先进,为什么没有很成功的航空发动机?

 pgl147258 2015-04-08

【知乎用户的回答(88票)】:

历史沿革原因。

飞机发动机属于燃气轮机类。

燃气轮机GE属于航改机,因为他们从飞机发动机开始,然后衍生出工业用燃气轮机。

西门子燃气轮机属于工业机,因为二战后,德国航空工业被限制,西门子从民用工业和发电行业涡轮机开始,以此为基础设计出工业燃气轮机。

燃气轮机门槛极高,所以两家各自的产品体系形成之后,一般就沿着自己的方向发展了,不会出现GE或者罗罗突发奇想,做几款工业机冲击西门子;也不会出现西门子突发奇想,做几款飞机发动机冲击GE或者罗罗,因为对任何一方,这种改变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成本,都是极其高,甚至是很难实现的。

但是单就航改机和工业机两种流派来说,并不存在谁更好谁更差,也不是天上飞的就优于地上转的。技术流派,历史沿革不同,导致具有不同特点罢了,航改机轻便,紧凑,体积小,但是维护频率较高,而工业机继承了电厂和工业驱动设备的特点,皮实稳定,效率高,维护间隔时间长。

所以,某种角度来看,西门子是具有设计生产高品质航空发动机能力的,但是,它有自己的产品线,没有驱动力去让他做这件事。因为进入一个新的市场,不单单是弄出产品这么简单,所以我想西门子即使是打算进入这个市场,也会收购罗罗,以获得整套成熟人马,工厂,业绩,渠道,等等,成本更低更高效。

总的来说,德国没有大的航空发动机生产商主要就是历史沿革,加上现实驱动力不足的原因了。

【胡虎的回答(4票)】:

德国的MTU也是世界一流的航空发动机企业,曾经和正在参与很多商用发动机项目,包括A320上正在使用的V2500发动机和普惠正在研发的齿轮传动发动机等等。

【君子乾乾谦谦的回答(4票)】:

能力具备的,比如世界上第一台涡轮发动机是德国人首先试飞成功的。二战期间也造了好多,只是因为是战败国,有条约限制。况且,大家都以为的美国和俄罗斯为什么是航空强国?二战结束后,美和苏联将德国技术都瓜分了,硬件设备去了俄罗斯,人才被分给了美国。

【PatrickPeng的回答(3票)】:

几点想法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请大家斧正

  1. 一个民用产品,是否能够成功,技术诚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绝非唯一。对于行业的了解(比如获得适航当局的认可),完备的销售和售后支持网络(某种意义上讲,发动机也是个耗材),都提高了这个行业的门槛。简而言之,发送机是典型的”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以及”长研发周期“的行业。
  2. 作为一个门外汉来说,技术层面上,从最基础的材料,到加工工艺,到发动机整体的设计,都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举个简单的例子,发动机叶片和短舱(可以简单包着发动机的外壳)之间的间隙就有很大学问。缝隙大了,肯定影响效率;缝隙小了,当叶片因为高速旋转和摩擦的高温产生形变之后,就会发生摩擦。这其间的拿捏,就少不了功夫来琢磨。
  3. 顺道回应一下MTU的话题。现在的发动机产业(或者说大部分的产业)都是一个全球化的供应链。发动机厂商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零部件的采购,这些零部件的技术含量也有高有低,有的也是只有世界上某一两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可以制作的。这其中肯定会有很多的德国企业。包括国内的很多企业也是供货商之一。
  4. 关于技术的夸领域扩散。企业通常会利用自己在某一个领域的优势(包括技术,以及商业运营等方面),试图进入更多可以盈利的领域。大公司可能在这方面会更加的审慎,会进行充分(但通常并不准确)的评估。通用已经开始将航空发动机的技术通过改造,应用到一些能源行业。同时,我们也期望在未来能出现革命性的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造特斯拉汽车的哥们已经打算进入这个行业了,我们拭目以待。
  5. 关于我国自己研制发动机,以及飞机的话题。我觉得”时间,资金,技术”都不是最困难的。最大的障碍恐怕是体制了。勿需多言,且行且珍惜吧。

【YehhuiKuo的回答(1票)】:

1、题主可以去查一查MTU Aero Engines这个公司,是GE、普惠、Engine Alliance的合作商/分包商(视情况而定)。这说明撇开研发能力不说,制造能力德国还是具备的。

2、航空发动机技术和涡轮技术完全不是一码事,而且西门子的涡轮和飞机上用的涡轮不管是工作条件还是性能都不能相提并论吧

【zhejiang的回答(1票)】:

简单一句话,因为2战失败了,据说同理的还有 高频电磁波领域。

同意king one的说法,没有需求。就像历史上中德俄注重陆军,英美日注重海军。地理或者地缘决定需求,需求决定供给。德国,法国地理狭小,本国运输需要高铁就好了; 美国地大而人口离散在众多城市,需要大量的客机。

西门子不做飞机发动机,原因众多,最大的原因是需求不足,进入这个行业门槛高,代价大,风险大。一个飞机发动机的研发过程在90年代是15年,现在就算再快也得7,8年(版本升级不算),一个公司在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下你等得起吗,就算你等待得起你的投资者等得起吗?

再说技术,从科学角度来说,燃气轮机和飞机发动机差别无几,从工程技术角度差别大了。GE两者都有(飞机发动机,燃机),用的是Ni基金属,西门子(只有燃机)却尽量不用Ni基,以降低成本,把耐热不锈钢的性能发挥到极致,但这也决定了杀入航空,等于技术上另起炉灶,还有供应链,其下游原材料供应商全部得换。

再科普一下,航发的减重技术,冷却技术,大量铝合金,钛合金,Ni基合金,维修和检测为导向的易损件,这些燃机都没有或很弱(发电用途的燃机的停机检验要比发动机低不止一个数量级)。客户群不一样,这个很关键。技术背后的质保体系不一样,什么,你没听过AS9100, 没听过试航证,没听过Nadcap...想想俄罗斯没有商用飞机发动机,就应该明白质保和认证的重要性了吧

【新人王的回答(0票)】:

不是因为二战的原因,日本和德国都不允许制造他们本国的航空发动机/飞机吗?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貌似西门子的燃气轮机蒸汽轮机做的非常好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看来题主不知道一个MTU

【符子的回答(0票)】:

二战时德国的航空制造业是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而最早的喷气式发动机也出现在德国,以及现在导弹的前身_V3飞弹

二战结束后美国苏联吸收了大量的德国科学家,而德国的军工业(航空制造业这类断代差距就大了)受到重创。借着驻军,美国也要求德国装备美国制造的飞机,德国自己的飞机制造业就荒废了

………………………………………………

以上仅从军事历史方面看,毕竟最新科技集中在军工

以上仅凭回忆,以前某期《世界军事》貌似写过,找到再补

原文地址:知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