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险贬值?为什么说机率是0呢 请认真细读

 踏雪无踪 2015-04-08

 

 

  买了保险之后,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有一天很有用,证明当时你肯定需要这笔保险金,有总比没有强,应该感谢当初的英明选择(雪中送炭);要么感觉没有用,理由无非是你很健康或者很有钱,也不必后悔这笔微不足道的投资(锦上添花)。

  总有人担心现在买的保险将来贬值的问题,我在这里尝试提供我的理解:

  首先,抵御通货膨胀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投资,只有投资回报率超过通货膨胀率,才能达到保值的效果。但是投资不一定就能抵御通货膨胀,因为投资也有风险,如果发生亏损,或许比贬值的结果更惨。

  其次,贬值(通货膨胀)不是保险独有的风险,股票等金融工具都同样具有这个风险。我们常说的分红保险能抵御通货膨胀的预期,是基于保险机构的长期投资回报有超过通货膨胀的可能性。

  第三,保险兑现的时间是不确定的,出险早的客户虽然获得巨额补偿,但丧失得是将来赚取更多金钱的机会;出险晚的客户虽然从金钱的时间价值来看并不合算,但这 同时证明我们有时间去把握更多的赚钱机会,享受更多的生活美好(娱乐、亲情等)。所以可以说:买保险后,亏了(出险晚)就是赚,赚了(出险早)就是亏。

  可以用数学的思维来看待这个话题。如果一个人买了10万保额的保险,假如30年后他可以有资格说“这10万元钱不值钱”,也就是说他拥有的资产总额远远超过 10万这个量级,那么我们可以估算应该是超过1000万的人才有资格看不起10万,而一个拥有千万资产的人怎么会去计较这10万保额的保险投资的对与错 呢?千万富翁得到10万保险金的时候,就是锦上添花的感觉。

  反之,如果一个人买了10万保额的保险,假如30年后他还说“这10万元钱很值钱”,也就是说他拥有的资产总额和10万这个量级差不多,那么我们可以估算他的资产应该是不超过100万。只有几十万资产的人在得到10万保险金的时候,就是雪中送炭的感觉。

  综上所述,买保险没有错,因为雪中送炭必要,锦上添花更好。但不买保险有风险,因为需要雪中送炭时的结果常常是雪上加霜。

  至于有的人总是说还不如什么什么,其实也是基于一种不确定的假设:

  说不如买房子,那是在假设用的时候房子还在增值区间(但确实有可能在贬值区间);

  说不如股票,是假设用的时候股票在赢利区间,但很有可能在亏损区间;

  说不如银行,是假设在用钱的时候银行有许多存款,但现实可能是花得不剩多少。

  但保险最大的好处,就是保证“在未来不可知的日子(花钱的时候)里有一笔可知的金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