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的孩子缺少了什么

 理性与感性世界 2015-04-09


 

引子

英国男子徒手23小时攀上1800米高悬崖

Tom Randall Climbing (Don't expect anything normal…)

69日,四位24岁的英国小伙从美国加州中海岸的蒙特利出发,这四位年轻冒险家为了慈善,划船航行2000英里 (约合3218.69千米) 成功横跨了整个西太平洋,成为了实现这一壮举的最年轻船员。(早些时候)

看到这些报道,我不免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孩子能这样吗?我们允许吗?

我们的孩子缺少了什么,我们为什么输,怎样才能赢。

当孩子要冒生命危险从事一项极具挑战的活动时,我们的父母会说,不!而美国父母会说,孩子,你准备好了吗?

就这一点,我们已经输了。

没有父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冒险,但当成年的孩子告诉父母,我已经想好了,而且也做了准备。美国父母除了提醒孩子准备的更周全一些,他们已经知道这一切已无法改变。孩子已选择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此时最好的语言就是祝福。而我们呢,很可能做出极端反应,那就是,你要有个好歹,我们怎么活。

我们总说,自己一个人,出国后照顾好自己,危险的地方不要去,不要乱交朋友。可我们很少说,多交朋友,学习别人的长处;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学习别人的独立精神。

我们教孩子很多东西,但我们很少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美国父母把孩子的动手能力看的很重要,认为这是独立的基本条件和要素。看起来是简单的身体力行,但这里面蕴含了认知能力的提高,创意的启示,成就感的体验,这和我们有很大不同。单纯地教育永远是从别人哪里拿来,只有亲历亲为才有可能变成自己的。

我们总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我们的起跑线是什么。

我们的孩子要和别人一样,学外语、会钢琴、舞蹈、绘画。。。

我们问过自己没有,孩子首先必须(而不是应该)学会什么。

那就是大大的俩个字:独立

首先是生活独立,然后是精神独立。

独立的意义何在,那就是开始做任何事情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来,而不是找谁帮我搞定。

我们的孩子常常说,我要什么,你必须给我什么。

而美国孩子常常说,我要做什么,我想做什么,我要争取什么。

我们的孩子常常说,为什么别人有,我不能有。

而美国孩子常常说,我今天没有,不代表以后也没有,我要自己努力去得到它。

如果这样,我们怎么可能赢。

一个不独立的人,没有个性及特色的人,甚至不懂得怎样和别人相处,别人也不愿接受你。

我们不是主张特立独行,我们强调的是和而不同。

我们的80、90、00后天天喊要独立,而他们很少去了解怎样才能真正独立。而他们所谓的独立,常常理解为不再被父母和其他人管教。

我们的孩子交朋友,往往是交那些和自己家庭状况相似的,而不是那些有独立个性的。

殊不知,那些个性相对独立的孩子,往往更具吸引力,更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你不具备的特质。

当我们的孩子有问题时,尤其是在外面,我们会问,你和什么人在一起。谁欺负你了,或者你为什么和别人打架。而我们很少问,这种事情为什么会发生。

我本人是个非常调皮的孩子,当我和别人打架被状告到母亲那里时,她先不问我为什么,而是问有没有欺负别人。她无法阻止我打架,因为她知道,这不可能,但她会说,不能恃强凌弱欺负别人。于是,我知道什么架可以打,什么事不能做。

当我们说谎时,我们很清楚为什么。当孩子说谎时,他并不在乎你问他为什么,他唯一在乎的是,如果说实话,会产生什么后果。

一个故事,一对夫妻告诉我电脑昨天关机时没有任何问题,今天却不能正常工作。我说你的孩子用过吗,他们说他没有动过电脑,而且电脑需要密码才能进入。我查看了电脑对他们说,你回家把孩子带来,他们问为什么,我说回来你就知道了。一个15岁男孩,我问他,你真的没有动过电脑吗?他说没有,但眼神已不是那么坚定。我说,我可以查出所有的登陆记录,时间,上过哪个网站,孩子马上对父母说对不起。其实我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让孩子知道,你的谎言,父母不是不能揭穿,只要他们想,总有办法。而且父母当即决定,圣诞礼物取消;后来在我的劝说下,勉强撤回。所以,说谎是要付出代价的。

当孩子输在竞技场上时,美国父母,尤其是父亲会问,接下来你准备怎样做。

如果接受失败,为什么,是你发现你不适合这种竞技。你是对的。

如果继续挑战,为什么?因为你发现了不足,而且有进步的空间,你也是对的,而不仅仅是不服输。

而我们怎么说呢,孩子别难过,他们有什么了不起,我们不就差一点吗。对,是差一点,但这样做的结果差很多。

首先,孩子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其次觉得委屈。

告诉孩子,我们接受失败,不是我们不行,是我们不适合这项运动。我们有其它擅长的,我们可以找到更适合自己的。

我们逼孩子拼命学习,我们说你考不上大学我们的脸往哪放,我们只在乎自己的脸面和尊严。

我们问过孩子,他愿意为我们这样做吗?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尽最大的努力做力所能及的事。你不必担心谁比你强,你有你的特点。你可以规划适合你的人生,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尽最大努力帮你。

我们总愿当着孩子的面做这做那,但我们很少问孩子,你会做了吗?时间久了,孩子认为这一切都是应该的。他不必学会什么,结果还是不能独立。

我们担心孩子吃亏,怕孩子吃苦。但我们很少解释,什么是吃亏,怎样才算吃苦。

美国父母担心什么呢,孩子不能独立、不能自救、没有安身立命的技能。

而我们常说,听我的,我来教你,你怎么这么笨。

美国的父亲很少对孩子说我教你什么,而是说你看我怎么做。射击、打猎、修车、装修房屋、改建庭院、户外运动。他们常说,让我们一起来,我们试一下。不居高临下,让孩子感觉自己是参与者。如果有问题,父亲会说,来,看看什么地方出了差错。而且还有一点很重要,你要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到,你仍在学习一些新东西,也在享受这个过程,而不是表现的你什么都懂、都会,仅仅是在教他。

我们的父母也会教育孩子帮助别人,但怎么帮,为什么帮。

我们说他们可怜,他们境况差,需要帮助。

而美国人是这样吗?

是的,美国人看起来比较冷漠。但是,他们是这样做的。

看到有人摔倒,他们首先会问,你需要帮助吗? 如果你说不,他们认为你真的不需要,你自己有能力站起来,这也是一种尊重。如果真的需要,双方都不会拒绝。

这有什么不同吗?

当然,提出帮助的人认为自己做得对,体现了他的能力和善意,而被帮助的人仍然有尊严。

一个美国朋友,有一天带来儿子的电脑让我检查,儿子上大二。我在电脑里看到很多成人照片,我们俩相视一笑。父亲的脸上没有一丝尴尬,只说了一句,我年轻时也这样,而且笑容里甚至能让人感受到一些父爱。有趣的是,父亲是一个教育学博士,中学校长。

而我们的父母呢,尴尬、愤怒、失望。可是,这是你能阻止的吗,而且孩子这样是学坏了吗?

与其阻止一些事情发生,不如参与进去。告诉孩子,我们也曾这样。但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个过程并不完全像你想的那样,我们是不是能做一些修正和调整。

当我们教育孩子孝敬老人,我们常常给孩子产生这种感觉。那就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把我们养大,很不容易。现在他们老了,不能做什么了,需要我们照顾。但我们很少告诉孩子,我们从上辈人哪里学会了什么,而他们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

我们总认为美国人对父母不如我们,其实不然,因为我们的认知有所不同。

还是一个美国朋友,每次到我这里都是带着她的母亲。老太太坐在车里,从未下来过。她第一次来时,本人60 多岁,母亲80多。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问她,为什么每次都带着她。她告诉我,从小姑娘时就跟着母亲学习各种技能,那时觉得母亲什么都会,离不开她,一直学到自己也做了祖母。现在母亲老了,我要让他觉得我们还需要她,我们离不开她。以后她每次来,我都要去车边和老人打个招呼。10多年后,有一天她告诉我,母亲走了。她看起来不是很哀伤,因为她觉得母亲的晚年是幸福的。

而即使是我们,在孝敬父母时,也常常给他们一种感觉,认为我们是可怜他们。他们已经没有能力照顾自己,我们不得不这样,这就造成了很多老人经常用各种方法试探儿女,以此弄清儿女的心思。而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要发自内心的让他们觉得,你们还需要他们,现在你仍把他们看作是你们的精神支柱,他们才是这个家的中心和基石。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你们还有东西可以从他们那里学。那你的儿女就会理解和明白,孝意味着什么,该怎样去做。

我们的孩子可以轻易为当红的歌星影星疯狂,甚至掉泪。为什么,因为那是他们的精神食粮,他们青春的血液里需要这些动能。而我们很少去问,你喜欢他们什么?他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不了解这些,你又少了一个和孩子沟通地渠道。而美国的父母会告诉孩子,我们也曾和你一样,我为什么喜欢谁,这样也就有了理解和分享。

我们的孩子会关心在乎父母吗?

孩子很可能认为我们为他们做的是应该、是必须、而不是他们成长过程需要我们的帮助。所以他们甚至不懂得怎样关心,用什么方法表达对父母的感激。

我们教孩子行善,但常常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做法。那就是我给你的是我不在乎,且随时可以得到,而你却没有的东西。我的母亲曾这样做过,孩子,这些旧衣服家里没人能穿了,把它送给有需要的小伙伴。她从未说过,他们很可怜。而我给他们时也说,我妈说这些东西我们用不上了,你们也许用得着,这不是一种教育吗。以平等的心态帮助别人,而不是怜悯。我们的父母愿意给孩子朋友分类,有钱有势一个圈子,没钱没势一个圈子。我们却很少告诉孩子,怎样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而不是避开哪些人,讨好哪些人。

我们总愿告诉孩子,这是对的,那是错的。但我们很少说,那样做会让大多数人不喜欢,不认可,这样做才会被大多数人接受和喜欢。

当我们对孩子说不时,我们的意思是你不能或不行,而没有解释为什么。

当美国的父母说不时,常常告诉孩子,你坚持这样,不是得到而是你将失去什么。

我们的孩子知道吗? 无论出国留学,还是踏入社会,你一定会和一些你不喜欢的人打交道,想躲都躲不掉,你准备好了吗?

我们的孩子羡慕别人比自己条件优越,会抱怨自己的父母。

而美国孩子很少这样,要么接受现实,要么去努力,去想法改变。

我们的孩子学会了什么呢?而且学的最好,那就是自我。

这都怨孩子们吗?父母难道没有责任?

从小,父母就给孩子画了一个中心,而这个中心是一个能让他们有一天远走高飞的中心吗?

美国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学会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而父母也尽可能创造条件放飞。

而我们给孩子的感觉是什么呢,你离不开我们,你需要我们。这样,谈何有朝一日独立。

我们的孩子缺什么?

缺深度思考的动力、缺创造力、缺动手能力、缺沟通能力、缺自律能力、更谈不上独立。只想从这个世界得到什么,很少想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

我们什么都懂,但我们就是做不到。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历史,还有我们的环境。

因为我们活的太沉重。

大家都这样,我们这样做别人怎么看,我们为什么要和大多数人不一样呢?

我们把孩子送到美国,我们间接地承认了一个事实,我们的教育有缺憾,我们的孩子在自己的国家很难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