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邻里间

 剪刀土豆汇 2015-04-09

作者:李北兰     剪自:2008-06-24《 人民日报 》

六 位 重 庆 女 作 家


旅居悉尼数年,曾零距离观察澳大利亚人的邻里关系,印象最深的还是中产阶级聚居地所流行的那种既保护隐私又密切关系、既保持距离又加强联络、既结构松散又组织有效的“邻里聚会”。

何为“邻里聚会”?即街坊邻居在节假日里自行组织的聚会。

其实这个“邻里聚会”也没有什么固定模式,可以是闲聊,可以是唱歌,可以是跳舞,也可以是结伴旅游。不用领导出面号召,也不用物业牵头组织,纯粹是邻居们自娱自乐。一般说来,活动由小区里的热心人发起,除了事前在小区张贴公告外,还给每家每户发一封印制精美的信,告之聚会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注意事项等等,让大家早作准备。

届时,邻居们便按照预先约定前往参加。临时有事来不成的邻居,则打电话致歉,并向各位芳邻问好。

我居住的小区罗斯诺原是澳大利亚退役军官安置地,住着很多军阶较高的退役军官。但小区一年两次的邻居圣诞聚会(澳大利亚除12月末的夏季圣诞外,还有一个7月末的冬季圣诞)却不由这些军官召集,而由一名精力充沛,房屋、庭院相对比较宽敞的北领地公务员出面组织。他在确定了参加人数后,便于聚会前一天开车去超市采购,聚会当天上午则在家里准备一些简单食物,到时间便在当街的花园里摆上简易桌椅,放上茶、饮料等,恭候大家光临。

下午3点,邻居们陆续进场,手上皆拿着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礼物及聚餐食物,如一只自制蛋糕,一瓶自制果酱,一盒咖喱牛肉,一袋茶鸡蛋等,待主人过目致谢后,便装盘摆在桌上让大家分享。从下午到晚上,邻居们可以自由出入。而聚会除了吃喝之外,主要就是聊天,聊澳大利亚百年一遇的干旱,聊橄榄球比赛,聊澳籍好莱坞影星妮可·基德曼的善举……而更多的则是聊家长里短,聊生活经验,聊“互相守望”,与邻居分享自己的苦和乐。

这种形式轻松、自在、随意、自然,且慰抚心灵、增进情感,故很多搬走的邻居在得到聚会消息后,仍驱车上百公里赶回来参加,不为别的,只为再见见老邻居。

也许是参加“邻里聚会”建立的友情,我家就常得到邻居们的帮助和点拨,比如割草、掏沟、打扫房顶、打理游泳池等,有的邻居甚至把自家花园里收获的瓜果、蔬菜送给我们尝鲜……这看上去很像中国传统的“远亲不如近邻”的关系,其实也不尽然,除了聚会时的“亲密接触”外,平时邻居们并不随便串门,有事皆有礼貌地敲门,站在门口述说事由,未得邀请,决不踏进门内一步。邻居路上相遇,会热情地打着招呼、闲谈,但内容决不涉及人家的隐私。

不能说西方发达国家目前的邻里关系就是我们10年、20年后的样板,但人家好的东西却可以“拿来”。再说,社会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关键在于“为我所取,为我所用”。


剪记:

重庆作家李北兰在澳洲一边带孙子,一边体验异国生活,写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散文。

图片为小剪刀所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