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镇旧镇 何时再现辉煌

 博览谦益 2015-04-09
    旧镇镇位于漳州市南面,六鳌、古雷二半岛之间的浮头湾凹岸海港,漳浦县的主要河流鹿溪及浯江汇入旧镇港。

    旧镇原名牯镇,以在牛牯(公牛)山下得名,土名牯镇,后去“牛”旁改为古镇,别称旧镇。

    旧镇辖28个村委会,人口6.7万人,面积104平方公里,海岸线8.85公里,滩涂广阔,自古发展近海捕捞及滩涂养殖渔业。滩涂养殖发展到2.6万亩,年产量1.9万吨,海产主要有牡蛎、鱼、虾、贝类,有鲈鱼、大蚵、对虾、黄花鱼等,旧镇港大牡蛎名闻遐迩。农业主产水稻、花生、小麦、红薯、甘蔗,水果有荔枝、龙眼、桃、李、香蕉、杨梅、枇杷等。“乌石”荔枝曾获福建名牌绿色食品荣誉称号,在海内外享有盛名;是福建省最大的无污染白鳗养殖基地,旧镇白鳗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旧镇大蚝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

    乌石天后宫在两岸影响大。旧镇老人多长寿;旧镇是漳浦剪纸的发源地。旧镇旧街,是中国罕见的临港古街道,两侧一律民国初期的店铺风格,记录着旧镇昔日的繁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海云家庙,占地50多亩,是福建省最大的林氏祖祠,其家族培育出探花1名、进士11名、举人25名。美国新闻媒体看东岸曾到访。

    旧镇宋代已形成集镇,北宋元佑元年(1086)建敦照镇。明代开放与东南亚通航贸易。清康熙年间称旧镇。清末“五口通商”后,旧镇港与厦门、汕头、温州、台湾、香港等埠的通航贸易更加频繁,旧镇成了土产和舶来品的集散地。民国初期至抗日前夕,旧镇经济极度繁荣,出现振成、捷发、美孚、义合、宝成五大商行,时称“五行”。 

距县城9.5公里,现8车道,决定改为12车道,已征迁,建设中。

渔具店。

进镇。

遮阳网实用。

挂钟。

羊毛线。

 

 

烟花店。

戏台;肥料店。

 

农具店。

小帅哥。

金店。

特色食品翰林糕,据称是从京城传回的。

肉粽飘香,老字号,在县城开了分店。

新鲜螃蟹。

小本生意。

一公里老街,历史深处的回眸。这里的人们,对于旧镇港昔日的风华仍有自豪的记忆。

右侧整排房子都是前店后港的浮水店。

“家”。

以前的老宅,前面是店面,后面是码头,船一靠岸,就可以卸货。当时的繁华老街沿着港区延伸两公里左右。在普通老百姓都在使用煤油灯时,这里的米厂发电,沿着一条街都有电灯,内街路面还铺起了漳浦县第一条水泥路。由于经常跟外界贸易往来,这里街上行人的打扮都很洋气。民国时期,街上男女上衣都是以左掩右的襟衣时,富人家的就有人穿长衫,少数女青年开始穿着开衩的旗袍。

这里曾经出现过漳浦最繁华的街镇,是富人商贾云集之地。民国初年往后的二三十年间,这个小镇出现了时称“五行十八号”的商业胜景。漳浦一带腹地土特产品,全部都要用小船运到这里提供出口,这里成了土产和舶来品的集散地,号称万乡云集之地,有漳浦“华尔街”之称。

如今,这里的老街一侧紧挨着旧镇港,两侧的店面,建筑的风格是红砖墙绿栏杆木廊檐,有的店面还有当年的回廊,夹杂在其间有不少翻建的钢筋水泥房。

 

因为昔日有个繁荣海港贸易,这里的商贸中转逐渐形成一条兴盛的街区,紧紧依靠在港口的岸边,如今这条老街还保留着昔日的遗址,闽南一带难得一见的古镇落,通过这条街可以一窥港区往日的兴盛。

民国初期至抗日前夕,旧镇经济极度繁荣,出现振成、捷发、美孚、义合、宝成五大商行,时称“五行”。这五大商行以港口贸易为主,经营这五行的家族,振成行陈氏、捷发行陈氏、美孚行蔡氏、义合行陈氏、宝成行刘氏。

美孚行后裔蔡老先生说,当年他的父亲经营美孚行时,出口当地的荔枝干、大米、花生油等土特产,一路运到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再从外面带回来煤油、石灰、香皂、棉纱、香烟、火柴、布匹、化肥等日常生活用品,当时,因为只有旧镇有水务,漳浦的所有土特产都要用小船运到港口,从这里下水。

织渔网。房子尽头处即海水。

菜市。老街宽6米,样子没有太大的变化。刚刚从海港边打捞上来的海鲜就放在马路边上叫卖,最多的是青蟹、小鱼,渔民挑着担子竹筐沿街叫卖。

这里形成了一个繁荣的市镇,当年海外华侨往家乡寄信,信封上的地址是这样呈现的:中国福建省漳州府旧镇市,直接跃过漳浦县,当时很多人知道旧镇而不知道有漳浦。

小街即菜市,海鱼还在活蹦乱跳。

前店后港。一整排房子都这样结构,屋后是海水。有同事家就住这,也没听说有人因此落水。

捷发行后裔陈先生父亲所经营的捷发行,是白手起家一手操持起来的。从雇工挑担做起,渐渐把买卖做大。加工农产品,当时雇工很多,单是榨花生油就有好几十个人,当年他父亲的木帆船一路驶到广州、汕头、香港等地。当时他家老宅的电话,是全镇所有电话线的总机,所有的电话线都要从他家里面转分路。现在新福街最高的那栋三层楼,就是捷发行的原址,当时很少人能盖到三层,现在老宅还保存得很完整。

19世纪30年代末期,抗日战争爆发,福建沿海一带加强海防,为了防止日本军舰从旧镇港区上岸,当时用大船运载大石条,连船带石头一起打沉填入海底,海床升高之后,大型船只无法再靠岸,涨潮时只有小辆的船只可以通过。

前店后港。

当地农业发展,旧镇建闸拦水灌溉,河水的流速放缓,航道内的泥沙淤积越来越多,目前的航道只剩30米左右,靠岸的船只也就慢慢变少了。解放后,陆路交通系统日渐发达,港运的地位开始下降,昔日繁荣的海港在历史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慢慢褪去了它往日的风采。

小码头。

满载海蛎而归,往码头上岸。

刚上水过秤的锯缘青蟹,1.9斤,味道最鲜美的螃蟹。

黄鲷鱼。

石灰。在这个一公里的街道上,沿街叫卖海鲜、蔬菜、水果的人们,尚留有商贾之地的余温。

靠海吃海,当地的经济收入靠养殖和出海捕捞为主,生态养殖造就一方富庶。

补网。

镇外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