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飞越疯人院》,飞不过的牢笼…… - 《飞越疯人院》影评- Mtime时光网

 孙皓623 2015-04-09
经意间,我又看了一部自认为是给愤青看的电影——《飞越疯人院》,对于个人而言,这样的沉重是我现在所无法承受的,那种感觉鲠骨在喉,不吐不快却又不知道如何去表述自己的感觉……
如果说,自由的抉择和希望的幻灭之间有紧密联系的话,那这部电影让我深深的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绝望中,只是对于我们而言,这类绝望来得快,去得更快,当电影结束的那一刻,绝望变成了适应性的麻木……
或许有时候人生的抉择非常重要,选择浑浑噩噩的好于去选择追逐自由的。但很明显,这不是电影所要给人的思考和抉择……
墨菲死了,但却灵魂自由不死;他带给一帮疯子们永远追逐的执着的梦;只是,现实中有几个人能充当墨菲这样的悲情人物?疯子追逐到了自己向往的梦,那我们“正常”的人呢?
我不会去疯人院,因为我们的社会其实就是硕大的“疯人院”而已,铁栏杆下的墨菲和疯人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放大,每个人的嬉笑怒骂、喜怒无常、麻木冷漠都是在这个“正常”的社会中天天在演练的一部分……
我不会对疯子去袒露什么心灵的感悟,因为我们都自认为自己是“正常人”。有时候甚至觉得Rachel这位护士就是我们众多人群中的一个“普通人”而已,她的自私,她的冷漠都是我们玩过的伎俩而已……
Rachel没有死,墨菲死了。说明社会是容不得变通的,就算不死,那被切除了脑白质的行尸走肉,的确比死还煎熬,因此酋长给了墨菲一个痛苦的安乐死:肉体的非正常死亡,而精神永驻的一种祭奠……  只有被改造才能存活,另类永远会被扼杀,这是一种规则,我们都在适应的规则……
《肖申克的救赎》给人们希望,说:”希望是一件好事——Hope is a good thing.”而《飞越疯人院》显然给人的不是希望,而是深深对自己的一种莫名叹息:
叹息你我,叹息生命,叹息这一切被禁锢的欲望……
突然想到余华的一本书《活着》,其实书的内容和电影内容毫无任何关系,只是自己想到“活着”这两个沉重的字眼:活着做人,活着去死……
活着,其实是很艰难的一种洗脑过程……尤其是像墨菲那样活着,是一种容不得的异类,应该像动手术般把墨菲这颗癌症给剖去……
所以《肖申克的救赎》永远是个成人的童话,而《飞越疯人院》才是社会真实可悲的写照……那记忆的海洋是Andy的梦,而打破的疯人院的牢笼,只是走向一个更大的牢笼罢了……
重看此片,翻老帖以祭奠远去的青春…… 2006-06-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