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晖:苏雪林与杨绛一家的交往

 苏迷 2015-04-09
苏雪林与杨绛一家的交往



沈晖   《新安晚报》2011年10月24日



    在我珍藏的苏雪林与文友800多通往来信函中,有500余函是苏寄文友的,三百余函是不同年代各地文友致苏先生的,时间跨度长达一个甲子,这其中就有杨绛先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致苏先生函4通。



    苏雪林与杨绛一家的深厚友谊长达70 年,尤其是她晚年“临老思故人”的心情非常强烈,她用日记、书信的方式,来倾吐对友人的怀念与牵挂。苏雪林自1926年起在苏州东吴大学任教,到1930年秋就聘安徽大学,差不多在苏州生活4年,其间因出版了学术专著《李义山恋爱事迹考》,散文集《绿天》,长篇自传体小说《棘心》,一下子使她闻名大江南北。不大的姑苏城,谁人不知东吴出了个女作家绿漪女士(苏雪林的笔名),文名及才名,她成了无数文艺青年心中的偶像。1928年春,苏雪林应苏州振华女中校长王季玉女士之邀到校演讲,台下17岁高三女生杨季康(杨绛的原名)正双目炯炯地注视着台上的演讲者,未料到半年后,杨绛考取东吴,成了苏雪林的学生。与她同年入学的这一届学生中,有后来成为著名诗人的王佐才、徐雉,剧作家袁牧之、姚克,表演艺术家舒适,翻译家朱雯,知名作家冒舒湮(安大教授冒效鲁之弟),以及台湾女作家艾雯等,可谓青年才俊,济济一堂。杨绛东吴毕业后,又至燕京大学研读,不久就随钱钟书赴西欧研修,曾入巴黎大学。1950年已53岁的苏雪林第二次赴法,在巴黎大学研究巴比伦及西亚神话,如此说来,在东吴苏杨既是师生,又是校友,在异乡巴黎二人又再度成为校友了。除此之外,她与杨绛的亲密关系还有另外一层原因,就是苏雪林与杨绛的姑姑杨荫榆是非常好的朋友。原来早年留美的教育学硕士杨荫榆1924年就任国立女子师范大学(即苏的母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的前身)校长时,苏尚在法国留学,苏雪林回国后不久,杨因“女师大风潮”被撤职,避居苏州,后在东吴任教,与苏成为同事。苏对长自己13岁的中国第一位女子大学校长素怀钦敬之心,她曾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描述杨荫榆:“她同我说话时,精明强毅之气犹溢于眉宇,她果然是个充满魄力的女子。”抗战爆发后,苏雪林随武汉大学迁往四川乐山。苏州沦陷时,杨荫榆用积攒的私蓄,在自己住宅盘门小新桥巷12号,办了一所“二乐学舍”,专门招收流亡女生及已经服务社会而学问上尚想更求精进而无缘读书的女子。后因保护女生不受日本军人凌辱,而惨遭日本军人枪杀。苏雪林闻讯后,极度悲愤,和泪为墨,撰文刊发于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文章最后一段写道:“我们只需凭着良心,干我们认为应当干的事业,一切对于我们的恶视、冤枉、压迫都由它去,须知爱的牺牲在永久的未来中,是永远有它的地位,永远流溢着芬芳。”



    杨绛的大姐杨寿康,长杨绛11岁,小苏雪林两岁,在徐家汇启明女子中学任教,与苏雪林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友,抗战前苏雪林每年寒暑二假到上海,周日必去徐家汇天主教堂望弥撒,并访问杨寿康,二人以姊妹相称,过从甚密。杨寿康曾有《弥撒与教友生活》著作面世,苏雪林特在武昌《光华报》上撰文向广大教友介绍。



    杨绛的母亲唐须嫈,乃大家闺秀,与杨荫榆、章太炎夫人汤国梨皆毕业于上海务本女校,唐一生育六女一男(杨绛行四,上有三个姐姐,下有二妹一弟),她平生爱看旧小说及时兴杂志,新旧文学,颇有根底。杨绛在《将饮茶》散文集中,曾这样写到母亲读书的情形。



    “她床头有父亲特为她买的大字抄本八十回《红楼梦》,床角还放着一只台灯。她临睡前爱看看《红楼梦》或聊斋等小说。她也看过好些新小说。一次她看了几页绿漪女士的《绿天》,说:‘这个人也学着苏梅的调儿。’我说‘她就是苏梅呀’,很佩服母亲,怎么能从许多女作家里辨别出‘苏梅的调儿’。”由此足证苏雪林散文的独特魅力。从杨绛母亲的阅读感受中,印证了阿英先生对苏雪林散文的评价:“苏绿漪是女性作家中最优秀的散文作者,至少,在现代女性作家作品比较上,我们可以这样说。”



    1995年4月苏雪林迎来百龄华诞,文友们为她贺寿,精印了一册她平生得意的山水画作,名《苏雪林山水》,她从报上得知钱钟书病重住院,修长函问候,并惠寄画册至北京。杨绛收到信后,致函云:



    雪林师:

    感谢您还记得我,照片上您容止安详,想玉体康泰,为祷为颂。钟书去岁七月底重病住院,卧床将近九个月,病中得赐山水画册,展玩喜爱,不胜钦慕。近《槐聚诗存》出版,嘱寄奉一册请正。钟书神识甚清,身体则弱极,我心悬悬而琐事忙碌,未能早日修书致谢,深为歉仄,尚祈谅恕。遥祝

    健康长寿。

    学生  杨绛敬上

    钟书病榻附候

    一九九五年四月二十二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