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旧城老黎 2015-04-10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创建时间:20031222 来源:云南民族网 打印文章

地理位置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地处东经101°14′~102°19′、北纬22°20′~22°56′之间。东与绿春县为邻,东南与越南接壤,南与老挝交界,西与勐腊县、景洪市毗邻,西北与翠云区、宁洱县相连,北与墨江县隔江相望,国境线长183千米。国土面积3 544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2个镇、5个乡。

民族与人口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成立于1954518。县内居住着哈尼族、彝族、汉族、傣族、瑶族、拉祜族等25个民族。2010年全县总人口为12.1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为9.11万人,占总人口的74.93%。其中哈尼族人口为5.74万人,占总人口的47.29%;彝族人口为1.49万人,占总人口的12.27%

自然资源 全县森林覆盖率56.17%,有3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 000多个中草药品种,10多种竹藤植物,30多种野生水果与花卉。境内有曼老江、勐野江、李仙江、曼连河、腊户河、土卡河等30多条江河及200多条溪流,水资源总量达168.9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02万千瓦,水资源开发潜力巨大。金属矿产有铜、铅、钨、锌、辰砂,非金属矿产有岩盐、钾盐、煤、石膏、石灰石、石棉等,其中已探明岩盐储量25亿吨,钾盐的储量2 000多万吨,是我国唯一的可溶性古钾盐矿床。可溶性古钾盐矿床储量较大,为全国独有。

旅游人文资源 江城是云南唯一与两个国家接壤的县,“一眼望三国”的区位条件和“内环三江(李仙江、勐野江、蛮老江)”的水文地理特点,为江城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三国交界的十层大山、李仙江畔的亚热带雨林、狮子岩大山的奇峰异石、曲水乡的万亩胶园、牛洛河的万亩茶园、中老边境的7号界碑、整董镇的傣家竹楼,可使旅游者饱览边疆的壮丽山河与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边境旅游,从江城水路可通越南的莱州、河内,陆路可达老挝的丰沙里、万象。

江城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6个世居民族中除哈尼族和拉祜族外都有文字。现有保存完好的彝文手抄书,内容包括天文、地理、文学、医药、祭祀。瑶族文字使用汉字读瑶音,字形是在汉文上多一笔或少一画,主要用于记录经书或歌词,现存一部分手抄本。

 

旅游观光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地处中、老、越三国交界,国境线长达183公里,又处在思茅、红河、西双版纳三地州的结合部,具有独特的"一县连三国""一县接三地州的"的地缘优势,有着对内对外开放的良好区位优势。因境内有李仙江、曼老江、勐野河环绕流过,故名江城。

江城又是云南少数民族众多的县份,主要有哈尼族彝族傣族瑶族拉祜族等,主要节日有哈尼年、火把节、泼水节、新米节、盘王节等。较流行的民间歌舞有跳笙、嘎尼尼、阿迷年、烟盒舞等。而最具有特色、富有魅力的民俗要数瑶族的"度戒"(成丁礼)。

江城土地宽广、雨量充沛、四季如春,是一块绿色宝地。全县3460平方公里土地上64%被森林覆盖,有多种植被类型。拥有众多的珍禽奇兽,主要有虎、野牛、鹿穿山甲、白鹇等70多种野生动物,珍稀植物品种多,数量大,主要有千果榄仁、龙脑香箭毒木、八角香兰等30多种国家保护植物,生长着全国唯一的珍稀植物滇南出乃木(俗称大树花生)。还有野芝麻、天南星、大黄藤等1000多种野生药材。在这绿色宝地上还有很多令人留连忘返的旅游胜地:一眼看三国的高地、风光旖旎的李仙江、美丽大河边瀑布、神奇的狮子崖、独特的贺景塔。江城矿藏丰富,我国储量最大的第一个可溶性钾盐矿订就在江城。丰富多彩的人文自然景观,独特的民族风情,一县连三国的区位优势,使边境贸易和生态旅游的开发前景极为广阔。江城,一块绿色的田野,等待开发的旅游黄金宝地。神奇的边陲,美丽的热土,多彩的民族,迷人的风情,期待着您的光临。

参考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